【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顶管法叠交隧道的始发钢平台及施工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地下工程
,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顶管法叠交隧道的始发钢平台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叠交隧道施工过程中,一般是先对下层隧道进行施工,施工完成后,再搭建上层隧道的施工平台,然后再对上层隧道进行施工,因为这种施工方式需要等待下层结构完全固化,因此施工速度慢,还会导致整体的工期延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顶管法叠交隧道的始发钢平台及施工方法,通过在隧道叠交处的同步施工作业来提高施工速度,进而起到缩短整体工期的目的。
[0004]本申请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顶管法叠交隧道的始发钢平台,包括:水平承载力框架;多组纵向承载桩,第一端固定在水平承载力框架上,第二端向远离水平承载力框架的方向延伸;多个操作平台上,间隔设在纵向承载桩上;转台,设在操作平台上;以及横向运输模组,设在转台上,用于在水平方向上将顶管移动到转台上。
[0005]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顶管法叠交隧道的始发钢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承载力框架(1);多组纵向承载桩(2),第一端固定在水平承载力框架(1)上,第二端向远离水平承载力框架(1)的方向延伸;多个操作平台(3)上,间隔设在纵向承载桩(2)上;转台(4),设在操作平台(3)上;以及横向运输模组(5),设在转台(4)上,用于在水平方向上将顶管移动到转台(4)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顶管法叠交隧道的始发钢平台,其特征在于,水平承载力框架(1)包括:平行设置的两根主横梁(11);两根横向连接梁(12),两端分别固定在相邻的主横梁(11)上;以及横向支撑梁(13),第一端固定在主横梁(11)上,第二端向远离横向连接梁(12)的方向延伸;其中,主横梁(11)上设有多根横向支撑梁(1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顶管法叠交隧道的始发钢平台,其特征在于,纵向承载桩(2)上设有液压支撑组(6),液压支撑组(6)的工作端能够从纵向承载桩(2)上远离水平承载力框架(1)的一端伸出。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顶管法叠交隧道的始发钢平台,其特征在于,液压支撑组(6)包括:第一液压缸(61),设在纵向承载桩(2)内的空腔中;以及支撑板(62),设在第一液压缸(61)的活塞上;其中,支撑板(62)可以从纵向承载桩(2)内的空腔中伸出。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顶管法叠交隧道的始发钢平台,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丽,张浩,赵广福,刘朋朋,赵娟,杨鹏,项恒,弓志萍,郭小红,葛洁,毛超,蒋丹枫,程传冰,刘林楠,高俊恒,杨朝民,张朋博,李永,陈静波,孙青,梁建锋,
申请(专利权)人:梁丽,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