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流水线采收的叶菜类植株的培养方法及设施技术

技术编号:34491243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0 09: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自动化、智能化领域,特别是涉及农业自动化、智能化领域,更为具体的说是涉及适用于流水线采收的叶菜类植株的培养方法及设施,通过对光照强度的控制可以有效增加植株的上胚轴长度,从而使整个植株高出栽培槽上沿,进而为后续自动化整株采割提供基础。实现温室栽培槽培植的叶菜类植株自动化采割后的商品性不受破坏,满足机械化、智能化农业发展需要。需要。需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适用于流水线采收的叶菜类植株的培养方法及设施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自动化、智能化领域,特别是涉及农业自动化、智能化领域,更为具体的说是涉及适用于蔬菜自动化生产流水线采收的叶菜类植株的培养方法及设施。

技术介绍

[0002]绿叶类蔬菜生产,需要大量劳动力。随着科学技术进步,蔬菜生产用“机器替代人工”,提升蔬菜生产机械化、智能化水平,成为现代蔬菜产业的发展方向。
[0003]现代化种植中普遍采用栽培槽种植叶菜类植物。将栽培槽放置在智能温室等特定环境下,通过对环境温度、湿度等影响叶菜类植物生长的因素进行调节,从而可以避免自然环境下叶菜类植物生长的不可控,生产出更加符合人们喜好的大叶片植株。
[0004]但是,目前在采收阶段还难以实现自动化采收。其主要的原因是自动化采收中,大量的植株会发生散株,这就极大地影响了蔬菜的商品性。因此,为了保证植株的整株完整性,目前仍然需要人工介入采收阶段。而人工的参与和介入无疑会极大降低自动化效率,影响整个叶菜类植株的出厂速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流水线采收的叶菜类植株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将叶菜类种子播种在装满基质的栽培槽中;然后由自动行走机器人(AGV)运送至指定培养区,滴灌浇水,完成滴灌浇水后罩上遮阳装置,进行遮光处理,遮光处理中控制光照强度基本处于小于2.5klx的光强区间;持续对植株出苗情况进行观察,当种子出苗后,不断观察植株的生长情况,当植株的胚轴伸长高出栽培槽的上沿时,撤去遮光装置,在自然光强继续培养直至植株收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流水线采收的叶菜类植株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处理后小于2.5klx的光强区间所占时间为白天时间的91.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流水线采收的叶菜类植株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长胚轴高出栽培槽的上沿指长胚轴高出栽培槽的上沿1

2厘米。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流水线采收的叶菜类植株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处理是指采用遮光网进行遮光处理。5.适用于流水线采收的叶菜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佳严少华马艳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