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益生元面霜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49079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0 09:09
本申请涉及日用化妆品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益生元面霜及其制备方法。益生元面霜,由益生元组合物和基质配方组成;所述益生元组合物的各组分重量份数如下:功能性低聚糖5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益生元面霜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日用化妆品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益生元面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面霜是专用于面部肌肤的霜状质地护肤产品,可有效改善肌肤各大问题、深层滋养和保护肌肤,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于面霜效果的更高追求,能改善肌肤表面微生态的益生元面霜也就应运而生。
[0003]相关技术中的益生元组分主要包括β

葡聚糖、低聚果糖、低聚木糖、低聚半乳糖、低聚异麦芽糖等功能性低聚糖类和基质配方,其在涂覆于面部后能通过功能性低聚糖类为皮肤上的有益菌提供生长的食物,以此在补水保湿、修护滋养的同时,促进有益菌的生长繁育。
[0004]然而上述益生元面霜,其修护滋养效果普遍受限于皮肤原有的菌落情况和外界不利因素干扰,在皮肤环境因过度的清洁、使用抗生素、紫外线、缺乏营养、寒冷等因素发生改变时,益生菌的数量会显著降低;并且由于上述益生元不具备特异性,当益生菌与有害菌严重失衡,有害菌占据主导地位并侵占皮肤表面微生态时,益生元则会被有害菌吸食,又促进有害菌进一步繁殖,产生恶性的循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改善上述问题,减少因菌群失衡、益生元被有害菌吸食,所导致的有害菌进一步繁殖,并产生恶性的循环的风险,本申请特提供一种益生元面霜及其制备方法。
[0006]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益生元面霜,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益生元面霜,由益生元组合物和基质配方组成;所述益生元组合物的各组分重量份数如下:功能性低聚糖50

>60份、益生菌组分8

12份、植物提取物8

12份、乳化助剂3

5份、去离子水20

30份、植物油脂15

20份;并采用如下制备方法制得:A1、先将功能性低聚糖与去离子水按对应重量份数混合,并于40

60℃预热,得A相;A2、再将益生菌组分、植物提取物和植物油脂按对应重量份数,于30

40℃混合,得B相;A3、待A、B相于真空条件冷却至室温后,再将A、B相混合,并加入乳化助剂,最后超声拌和,即可制得益生元组合物。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面霜在涂覆于肌肤后,其在益生元

功能性低聚糖、植入益生菌

益生菌组分、植物提取物三者的复配作用下实现了对肌肤表面微生态的改善,相比
单独的使用益生元组分,其有利于辅助益生菌更替有害菌,从而帮助益生菌占据皮肤表面微生态的主导地位;所得的益生元组合物为双连续相的乳液,其在乳化助剂和超声条件的作用下,可形成稳定的微乳体系,该微乳体系可将益生菌组分包裹在微乳的相对内侧,而功能性低聚糖和植物提取物则分布在微乳体系的相对外侧,从而在有效的保障益生菌组分活性的同时,减少功能性低聚糖和植物提取物的损耗和活性丧失。
[0008]优选的,所述功能性低聚糖为低聚果糖、低聚木糖、低聚半乳糖、低聚异麦芽糖、低聚异麦芽酮糖、低聚龙胆糖、大豆低聚糖和低聚壳聚糖中的一种或多种。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低聚果糖、低聚木糖、低聚半乳糖、低聚异麦芽糖、低聚异麦芽酮糖、低聚龙胆糖、大豆低聚糖和低聚壳聚糖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的功能性低聚糖,除能作为基础的营养供给,保障益生菌的生长外;其在制备成双连续相的乳液后,可起到辅助成微乳的作用,继而实现对益生菌组分分隔和保护作用的同时,涂覆于肌肤后,还能起到辅助成膜、润湿防护效果,从而减少外界不利因素对益生菌的影响和干扰。
[0010]优选的,所述益生菌组分由加氏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动物双歧杆菌、表皮葡萄球菌、酵母细胞裂解物和植物乳杆菌裂解物中的一种或多种复合而成。
[0011]优选的,所述益生菌组分由加式乳杆菌、动物双歧杆菌、表皮葡萄球菌和植物乳杆菌裂解物,按重量比计1:(3

5):(10

20):(8

15)组成。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加氏乳杆菌、动物双歧杆菌、表皮葡萄球菌、酵母细胞裂解物和植物乳杆菌裂解物复合而成的益生菌组分,除能作为植入的外来有益菌,促使益生菌更替有害菌,并占据皮肤表面微生态的主导地位外,还能显著改善表皮菌群的生存环境;此外本申请所用的加氏乳杆菌、动物双歧杆菌均为厌氧菌,会在双连续相乳液的作用下进入痤疮等损伤部位(厌氧环境,与有害菌进行竞争),以此破坏有害菌的繁殖生长环境,达到抑制病原体或有害菌定值的目的;且不易影响到表皮葡萄球菌在表皮的繁衍发育。
[0013]优选的,所述植物乳杆菌裂解物的提取裂解方法如下:B1、先将植物乳杆菌CCTCC NO:M 2017399的斜面培养物接种至种子培养基,即MRS培养基中,再于28

32℃的厌氧条件下培养8

12h,得种子液;B2、然后将B1中生长良好的种子液以0.5

1.2%的接种量转接发酵培养基,于B1相同条件下培养24

36h,得发酵液;所述的发酵培养基由即MRS培养基、牛乳和黑麦啤酒按重量比1:(0.1

0.3):(0.05

0.10)组成;B3、将B2中所得发酵液于8000

12000rpm的转速离心20

30min,取上清液,即得植物乳杆菌裂解物,

20℃冷冻干燥备用。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经上述提取工艺制得的植物乳杆菌裂解物,除其内有益蛋白质和氨基酸等营养物质的保有量较高外,还对同属的加氏乳杆菌有显著的促进生长作用,可通过加氏乳杆菌去抑制病原体或有害菌定值,复配表皮葡萄球菌的正向植入,以此达到益生菌更替有害菌,占据皮肤表面微生态主导地位的目的。
[0015]此外还需特别说明的是:本申请中所用的培养基为特殊培养基,由MRS培养基、牛乳和黑麦啤酒复配而来,上述调整可有效增加最终裂解产物中的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且黑麦啤酒的加入,可有效保护含有巯基的蛋白质不被氧化,所得蛋白质和氨基酸的活性较高。
[0016]优选的,所述植物提取物的制备原料为红豆粕、红球藻、地黄、核桃仁、紫苏、紫云英、桃花瓣、田菁和天门冬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7]优选的,所述植物提取物的制备原料各组分及重量份数如下:红豆粕3

5份、红球藻5

8份、地黄8

15份、紫苏5

8份、桃花瓣3

5份、田菁3

5份和天门冬8

10份。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上述原料组分提取而来的植物提取物,除能与功能性低聚糖和益生菌组分复配实现了对肌肤表面微生态的改善外,其本身还具有表皮及痤疮修复作用和抑菌作用,可有效破坏厌氧有害菌的生存环境,从而促使益生菌快速更替有害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益生元面霜,其特征在于,由益生元组合物和基质配方组成;所述益生元组合物的各组分重量份数如下:功能性低聚糖50

60份、益生菌组分8

12份、植物提取物8

12份、乳化助剂3

5份、去离子水20

30份、植物油脂15

20份;并采用如下制备方法制得:A1、先将功能性低聚糖与去离子水按对应重量份数混合,并于40

60℃预热,得A相;A2、再将益生菌组分、植物提取物和植物油脂按对应重量份数,于30

40℃混合,得B相;A3、待A、B相于真空条件冷却至室温后,再将A、B相混合,并加入乳化助剂,最后超声拌和,即可制得益生元组合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益生元面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功能性低聚糖为低聚果糖、低聚木糖、低聚半乳糖、低聚异麦芽糖、低聚异麦芽酮糖、低聚龙胆糖、大豆低聚糖和低聚壳聚糖中的一种或多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益生元面霜,其特征在于,所述益生菌组分由加氏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动物双歧杆菌、表皮葡萄球菌、酵母细胞裂解物和植物乳杆菌裂解物中的一种或多种复合而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益生元面霜,其特征在于,所述益生菌组分由加式乳杆菌、动物双歧杆菌、表皮葡萄球菌和植物乳杆菌裂解物,按重量比计1:(3

5):(10

20):(8

15)组成。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益生元面霜,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乳杆菌裂解物的提取裂解方法如下:B1、先将植物乳杆菌CCTCC NO:M 2017399的斜面培养物接种至种子培养基,即MRS培养基中,再于28

32℃的厌氧条件下培养8

12h,得种子液;B2、然后将B1中生长良好的种子液以0.5

1.2%的接种量转接发酵培养基,于B1相同条件下培养24

36 h,得发酵液;所述的发酵培养基由即MRS培养基、牛乳和黑麦啤酒按重量比1:(0.1

0.3):(0.05

0.10)组成;B3、将B2中所得发酵液于8000

12000 rp...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威毛建林
申请(专利权)人:康柏利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