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腕带和智能穿戴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490541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0 09:09
本申请提供一种发热腕带和智能穿戴设备,其中,发热腕带包括腕带本体,腕带本体包括沿其厚度方向依次层叠设置的外层、发热层和内层,内层朝向人体腕部,外层与发热层之间及内层与发热层之间相互绝缘;发热层包括沿其厚度方向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电极层、发热元件层和第二电极层,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用于和设备主体内设置的电源电连接。本申请提供的发热腕带和智能穿戴设备,具有发热的功能,佩戴前,用户可提前加热发热腕带,以避免腕部受到刺激。激。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热腕带和智能穿戴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智能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发热腕带和智能穿戴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智能穿戴设备又名可穿戴设备,是应用穿戴式技术对日常穿戴进行智能化设计、开发出可以穿戴的设备的总称,如眼镜、手套、手表、项链、手链、服饰及鞋等。
[0003]智能穿戴设备有着两个明显的应用方向,一是运动健康方向,另一个重要方向是医疗保健方向。现有的智能手表除指示时间之外,还具有提醒、导航、校准、监测、交互等其中一种或者多种功能的特点,在运动健康方向发展较好。
[0004]然而,现有的智能手表在佩戴时,用户不得不忍受其冰冷的温度,用户腕部易受刺激。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提供一种发热腕带和智能穿戴设备,用于解决现有的智能穿戴设备在佩戴时用户腕部易受刺激的问题。
[0006]本申请提供一种发热腕带,用于和智能穿戴设备的设备主体连接,该发热腕带包括腕带本体,腕带本体包括沿其厚度方向依次层叠设置的外层、发热层和内层,内层朝向人体腕部,外层与发热层之间及内层与发热层之间相互绝缘;
[0007]其中,发热层包括沿其厚度方向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电极层、发热元件层和第二电极层,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用于和设备主体内设置的电源电连接。
[0008]本申请提供的发热腕带,通过在腕带本体内设置发热层,使得腕带本体具有发热的功能,佩戴前,用户可提前加热发热腕带,以避免腕部受到刺激;通过将腕带本体具体设置为沿其厚度方向依次层叠设置的外层、发热层和内层,并使外层与发热层之间及内层与发热层之间相互绝缘,以避免漏电,提高发热腕带的安全性;通过将发热层设置为沿其厚度方向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电极层、发热元件层和第二电极层,并将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电连接于设备主体内设置的电源,使得发热腕带可均匀发热,避免发热腕带的局部温差过大。
[0009]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发热元件层为远红外发射层。
[0010]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外层和发热元件层之间还设有反射层。
[0011]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发热层和内层之间还设有导热层。
[0012]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导热层为绝缘层。
[0013]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还包括第一导电接头和第二导电接头,第一导电接头和第二导电接头分别连接在腕带本体的与设备主体连接的一端的两侧;
[0014]第一导电接头用于和电源的正极电连接,第二导电接头用于和电源的负极电连接;且,第一导电接头与第一电极层电连接,第二导电接头与第二电极层电连接。
[0015]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导电接头和第二导电接头均包括绝缘保护套、第一电极
触点和弹性件,第一电极触点和弹性件均设置在绝缘保护套内,且弹性件连接在第一电极触点朝向腕带本体的一侧。
[0016]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绝缘保护套的外壁面设有第一密封圈,第一密封圈用于和设备主体密封连接。
[0017]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智能穿戴设备,该智能穿戴设备包括设备主体和上述任一项实现方式提供的发热腕带,发热腕带的端部和设备主体连接;
[0018]其中,设备主体内设有电源,发热腕带的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与电源电连接。
[0019]本申请提供的智能穿戴设备,设备主体和发热腕带,发热腕带的端部和设备主体连接。通过在腕带本体内设置发热层,使得腕带本体具有发热的功能,佩戴前,用户可提前加热发热腕带,以避免腕部受到刺激;通过将腕带本体具体设置为沿其厚度方向依次层叠设置的外层、发热层和内层,并使外层与发热层之间及内层与发热层之间相互绝缘,以避免漏电,提高发热腕带的安全性;通过将发热层设置为沿其厚度方向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电极层、发热元件层和第二电极层,并将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电连接于设备主体内设置的电源,使得发热腕带可均匀发热,避免发热腕带的局部温差过大。
[0020]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设备主体的周侧伸出有固定座,固定座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绝缘套和第二绝缘套,发热腕带卡接于第一绝缘套和第二绝缘套之间。
[0021]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绝缘套及第二绝缘套内均设有第二电极触点,发热腕带的第一电极触点与第二电极触点接触。
[0022]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绝缘套及第二绝缘套的内壁面均设有第二密封圈;
[0023]发热腕带的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中的一者具有凹陷部,另一者具有凸起部,凸起部与凹陷部紧密贴合。
[0024]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固定座内设有导电走线,导电走线连接在第二电极触点和电源之间。
[0025]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设备主体的壳体和发热腕带一体成型。
[0026]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设备主体内设有温控模块,温控模块与发热腕带电连接。
[0027]本申请的构造以及它的其他专利技术目的及有益效果将会通过结合附图而对优选实施例的描述而更加明显易懂。
附图说明
[0028]通过参照附图的以下详细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容易理解。在附图中,将以示例以及非限制性的方式对本申请的多个实施例进行说明,其中:
[0029]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穿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腕带本体的层状结构示意图;
[0031]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发热层的电路图;
[0032]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导电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固定座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34]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固定座和导电接头的装配示意图。
[0035]附图标记:
[0036]100

发热腕带;
[0037]110

腕带本体;111

外层;112

反射层;113

发热层;1131

第一电极层;1132

发热元件层;1133

第二电极层;114

导热层;115

内层;
[0038]120a

第一导电接头;120b

第二导电接头;121

绝缘保护套;122

第一电极触点;123

弹性件;124

第一密封圈;1241

凸起部;
[0039]200

设备主体;
[0040]210

固定座;211a

第一绝缘套;211b

第二绝缘套;212

第二电极触点;213

第二密封圈;2131

凹陷部;214

导电走线;
[0041]220

温控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热腕带,用于和智能穿戴设备的设备主体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腕带本体,所述腕带本体包括沿其厚度方向依次层叠设置的外层、发热层和内层,所述内层朝向人体腕部,所述外层与所述发热层之间及所述内层与所述发热层之间相互绝缘;其中,所述发热层包括沿其厚度方向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电极层、发热元件层和第二电极层,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用于和所述设备主体内设置的电源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腕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元件层为远红外发射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热腕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和所述发热元件层之间还设有反射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腕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层和所述内层之间还设有导热层。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热腕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层为绝缘层。6.根据权利要求1

5任一项所述的发热腕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导电接头和第二导电接头,所述第一导电接头和所述第二导电接头分别连接在所述腕带本体的与所述设备主体连接的一端的两侧;所述第一导电接头用于和所述电源的正极电连接,所述第二导电接头用于和所述电源的负极电连接;且,所述第一导电接头与所述第一电极层电连接,所述第二导电接头与所述第二电极层电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热腕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接头和所述第二导电接头均包括绝缘保护套、第一电极触点和弹性件,所述第一电极触点和所述弹性件均设置在所述绝缘保护套内,且所述弹性件连接在所述第一电极触点朝向所述腕带本体的一侧。8.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鹏陈松轮向活龙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睿勤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