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体育用人体颈部仿生运动保健器及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49014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0 09: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体育用人体颈部仿生运动保健器及使用方法。该体育用人体颈部仿生运动保健器,包括下底板、连接在下底板下端面的肩部贴合板、连接在下底板上端面的若干个伸缩机构、连接在伸缩机构上端的顶板、连接在顶板下端靠近内环面位置处的弧形贴颈板、均匀连接在顶板内环面和弧形贴颈板内环面上的若干个上药机构、分别连接在顶板两端面和下底板两端面上的塑形限位件以及连接在下底板上端面和顶板下端面之间的适配气囊;该体育用人体颈部仿生运动保健器,可根据用户脖颈的长度、直径等数据进行自适应的调节,可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上药、按摩、拉伸脖颈的服务,并且可以适应性的调节拉伸脖颈的力度,适用于不同需求的用户。适用于不同需求的用户。适用于不同需求的用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体育用人体颈部仿生运动保健器及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体育用人体颈部仿生运动保健器及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颈部的上界为下颌骨下缘、下颌支后缘、乳突和枕外隆突的连线,下界即胸骨上缘、锁骨、肩峰和第七颈椎棘突间的连线。该局部以斜方肌前缘为界,分为前方的固有颈部和后方的项部;固有颈部以胸锁乳突肌为界,区分为颈前区,颈外侧区及胸锁乳突肌区。颈前区亦称颈前三角,被二腹肌及肩胛舌骨肌分为颏下三角、下颌下三角、颈动脉三角、肌三角。颈外侧区亦称颈后三角,该三角被肩胛舌骨肌分为枕三角和锁骨上三角。
[0003]颈椎,指颈椎骨,位于头以下、胸椎以上的部位。位于脊柱颈段,共7块,围绕在颈髓及其脊膜的四周。由椎间盘和韧带相连,形成向前凸的生理弯曲。颈椎的特点是椎体较小,呈椭圆形,横突上有横突孔,椎动脉和椎静脉由此孔通过;棘突短而分杈;上下关节突的关节近似水平位,使颈部能灵活运动。相邻椎骨上下切迹围成椎间孔,有脊神经和血管通过。
[0004]人体的颈部和颈椎均是较为重要的部分,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群中颈部病发的概率也越来越大,病症也是多种多样,因此,颈部病症治疗的仪器以及保健设备也是较多,如颈部按摩设备、颈部拉伸设备,而目前常见的颈部保健设备多是固定形状,且无法进行调节,不一定适用所有人群,且功能比较单一,实际使用效果并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结体育用人体颈部仿生运动保健器及使用方法。
[0006]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0007]一种体育用人体颈部仿生运动保健器,包括下底板、连接在下底板下端面的肩部贴合板、连接在下底板上端面的若干个伸缩机构、连接在伸缩机构上端的顶板、连接在顶板下端靠近内环面位置处的弧形贴颈板、均匀连接在顶板内环面和弧形贴颈板内环面上的若干个上药机构、分别连接在顶板两端面和下底板两端面上的塑形限位件以及连接在下底板上端面和顶板下端面之间的适配气囊,所述若干个伸缩机构位于适配气囊内;
[0008]所述伸缩机构用于驱动顶板、弧形贴颈板以及若干个上药机构沿着伸缩机构的轴向进行往复移动;
[0009]所述上药机构包括固定杆、设于固定杆中部位置处的第一通孔、连接在固定杆一端的若干个固定套筒、设于固定套筒内的限位盘、连接在限位盘一端面的连接杆、连接在限位盘另一端面的第一弹簧、连接在连接杆延伸至固定套筒外部的一端上的移动杆、设于移动杆内的第二通孔和通药腔室、设于通药腔室内的按摩球、连接在固定杆一端面和移动杆一端面之间的内波纹管和透气外环套,所述第二通孔的一端和通药腔室连通,另一端和内波纹管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通孔的一端和内波纹管的另一端连通,所述按摩球的外壁包
裹有吸药层,且按摩球的一小半部分位于通药腔室的外部。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顶板的上端开设有进液口,进液口内设有密封件,且顶板的壁内以及弧形贴颈板的壁内均设有若干个液道,若干个液道的一端均与进液口连通,另一端分别与相对应的第一通孔连通,所述弧形贴颈板的高度小于伸缩机构的高度。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伸缩机构包括连接在连接在下底板上端的固定管体、连接在固定管体内壁上的轴承和电机、与轴承活动连接的第一螺杆以及连接在顶板下端面的移动管体,所述移动管体的一端贯穿固定管体的上端并延伸至固定管体的内部,所述第一螺杆的一端与移动管体螺纹连接,第一螺杆的另一端与电机的输出轴端之间连接有力矩调节机构,力矩调节机构用于调节电机施加于第一螺杆上的输出力矩大小。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力矩调解机构包括活动连接在轴承外壁上的驱动套筒、连接在第一螺杆另一端外壁上的第一棘轮、连接在驱动套筒内壁上的第二棘轮、设于第一螺杆另一端面中部位置处的螺孔、螺纹连接在螺孔内的第二螺杆、连接在第二螺杆外壁上的压环、设于压环和第二棘轮之间的第二弹簧以及连接在驱动套筒外壁上的环形齿轮,所述第一棘轮和第二棘轮相啮合,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端连接有传动齿轮,传动齿轮与环形齿轮相啮合。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第二螺杆的一端面上设有调节槽,所述第一螺杆的外壁上设有第一限位件,第一棘轮上设有与第一限位件相配合的第一卡槽,所述第二棘轮上设有第二卡槽,所述驱动套筒的内壁上设有与第二卡槽相配合的第二限位件。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下底板的上端靠近内环面的位置处设有弧形通气槽,且下底板的内环面上设有若干个通气孔,若干个通气孔均与弧形通气槽连通,所述适配气囊和弧形通气槽连通。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肩部贴合板的下端设有卡肩槽,且肩部贴合板的下端设有若干个穿孔,若干个穿孔分别与若干个固定管体相对应设置,穿孔和固定管体内部连通。
[0016]一种如上述体育用人体颈部仿生运动保健器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7]步骤S1、打开塑形限位件并将下底板、顶板套接在用户脖颈处后松开塑形限位件,使肩部贴合板架设在用户肩膀上;
[0018]步骤S2、通过伸缩机构驱动顶板沿着用户的脖颈进行上下往复运动。
[001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可根据用户脖颈的长度、直径等数据进行自适应的调节,可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上药、按摩、拉伸脖颈的服务,并且可以适应性的调节拉伸脖颈的力度,适用于不同需求的用户。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本专利技术下底板和顶板的相配合视图;
[0022]图3是本专利技术上药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4是本专利技术伸缩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5是本专利技术图4中A处放大图;
[0025]图6是本专利技术第一棘轮和第二棘轮的相配合视图。
[0026]图中:1、下底板;101、弧形通气槽;102、通气孔;2、肩部贴合板;201、卡肩槽;3、顶板;301、密封件;4、适配气囊;5、塑形限位件;6、弧形贴颈板;7、上药机构;701、固定杆;7010、第一通孔;702、固定套筒;703、连接杆;704、限位盘;705、第一弹簧;706、移动杆;7060、第二通孔;7061、通药腔室;707、内波纹管;708、透气外环套;709、按摩球;7090、吸药层;8、伸缩机构;801、固定管体;8010、轴承;802、第一螺杆;8020、第一限位件;803、移动管体;804、电机;8040、传动齿轮;8050、驱动套筒;8051、第一棘轮;8052、第二棘轮;8053、螺孔;8054、第二螺杆;8055、压环;8056、第二弹簧;8057、环形齿轮;8058、第一卡槽;8059、第二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以下具体实施方式只用于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该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上述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体育用人体颈部仿生运动保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底板(1)、连接在下底板(1)下端面的肩部贴合板(2)、连接在下底板(1)上端面的若干个伸缩机构(8)、连接在伸缩机构(8)上端的顶板(3)、连接在顶板(3)下端靠近内环面位置处的弧形贴颈板(6)、均匀连接在顶板(3)内环面和弧形贴颈板(6)内环面上的若干个上药机构(7)、分别连接在顶板(3)两端面和下底板(1)两端面上的塑形限位件(5)以及连接在下底板(1)上端面和顶板(3)下端面之间的适配气囊(4),所述若干个伸缩机构(8)位于适配气囊(4)内;所述伸缩机构(8)用于驱动顶板(3)、弧形贴颈板(6)以及若干个上药机构(7)沿着伸缩机构(8)的轴向进行往复移动;所述上药机构(7)包括固定杆(701)、设于固定杆(701)中部位置处的第一通孔(7010)、连接在固定杆(701)一端的若干个固定套筒(702)、设于固定套筒(702)内的限位盘(704)、连接在限位盘(704)一端面的连接杆(703)、连接在限位盘(704)另一端面的第一弹簧(705)、连接在连接杆(703)延伸至固定套筒(702)外部的一端上的移动杆(706)、设于移动杆(706)内的第二通孔(7060)和通药腔室(7061)、设于通药腔室(7061)内的按摩球(709)、连接在固定杆(701)一端面和移动杆(706)一端面之间的内波纹管(707)和透气外环套(708),所述第二通孔(7060)的一端和通药腔室(7061)连通,另一端和内波纹管(707)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通孔(7010)的一端和内波纹管(707)的另一端连通,所述按摩球(709)的外壁包裹有吸药层(7090),且按摩球(709)的一小半部分位于通药腔室(7061)的外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体育用人体颈部仿生运动保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3)的上端开设有进液口,进液口内设有密封件(301),且顶板(3)的壁内以及弧形贴颈板(6)的壁内均设有若干个液道,若干个液道的一端均与进液口连通,另一端分别与相对应的第一通孔(7010)连通,所述弧形贴颈板(6)的高度小于伸缩机构(8)的高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体育用人体颈部仿生运动保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机构(8)包括连接在连接在下底板(1)上端的固定管体(801)、连接在固定管体(801)内壁上的轴承(8010)和电机(804)、与轴承(8010)活动连接的第一螺杆(802)以及连接在顶板(3)下端面的移动管体(803),所述移动管体(803)的一端贯穿固定管体(801)的上端并延伸至固定管体(801)的内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阳刘娜付丽娟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体育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