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型气体检测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48975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0 09: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增强型气体检测管,包括检测管本体,所述检测管本体为多层非粘合复合管;所述检测管本体从内至外依次包括带孔支撑层、渗透膜层、第一编织层和/或缠绕层,或所述检测管本体从内至外依次包括带孔支撑层、渗透膜层、缠绕层和第一编织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很好的抗拉、抗压、耐磨损性能,更适用于埋地非开挖定向钻施工、山地施工、海底等多种复杂工况。况。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增强型气体检测管


[0001]本技术涉及油气管道储运
,具体是关于一种增强型气体检测管。

技术介绍

[0002]油气管道随着运行年限的增长,泄漏等安全风险逐年加剧。目前国内外已有多种泄漏检测方法,包括负压波、次声波、光纤、膜渗透等。其中,膜渗透检测法可检测针孔级泄漏,检测灵敏度高且误报率低。
[0003]检测管是膜渗透检测法中的关键部件,其功能层对烃类气体具有选择渗透性,当与检测管平行铺设的油气管道发生泄漏时,烃类气体会渗透到检测管内,检测管末端的烃类气体探测器识别泄漏气体并报警。这种检测方法可适用于埋地、河流、海底等多种环境,会遇到非开挖定向钻施工、山地碎石、海底超强水压等多种复杂情况,这对检测管的抗拉强度、抗压强度、耐磨损等性能要求较高,现有检测管结构损坏几率极高,无法满足以上工况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增强型气体检测管,具有很好的抗拉、抗压、耐磨损性能,更适用于埋地非开挖定向钻施工、山地施工、海底等多种复杂工况。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0006]本技术所述的增强型气体检测管,包括检测管本体,所述检测管本体为多层非粘合复合管;所述检测管本体从内至外依次包括带孔支撑层、渗透膜层、一层或多层第一编织层和/或缠绕层,或所述检测管本体从内至外依次包括带孔支撑层、渗透膜层、缠绕层和第一编织层。
[0007]所述的增强型气体检测管,优选地,在第一编织层或缠绕层外还设置有打孔包覆管层。
[0008]所述的增强型气体检测管,优选地,在所述带孔支撑层和所述渗透膜层之间还设置有第二编织层或网层。
[0009]所述的增强型气体检测管,优选地,所述第二编织层为蜂窝网状编织层或交联编织层。
[0010]所述的增强型气体检测管,优选地,所述带孔支撑层外表面设置有螺旋凹槽。
[0011]所述的增强型气体检测管,优选地,所述带孔支撑层外表面设置有环向凹槽。
[0012]所述的增强型气体检测管,优选地,所述带孔支撑层的材质为HDPE(高密度聚乙烯)、PVC(聚氯乙烯)或PP(聚丙烯);其厚度为1mm

20mm;其环向开孔间隔为5mm

100mm,径向开孔间隔为5mm

200mm,开孔大小为0.5mm

10mm;所述渗透膜层的材质为EVA(乙烯

醋酸乙烯共聚物)、PDMS(聚二甲基硅氧烷)或PEBA(聚醚嵌段酰胺),其厚度为 0.5mm

5mm;所述第一编织层或缠绕层的材质为PE(聚乙烯)、PP、钢丝/带、涤纶纤维、芳纶纤维、尼龙纤维或碳素纤维;其厚度为0.5mm

10mm。
[0013]所述的增强型气体检测管,优选地,所述打孔包覆管层的材质为HDPE、PVC或PP;厚度为0.5mm

50mm,环向开孔间隔为5mm

300mm,径向开孔间隔为5mm

1000mm,开孔大小为0.5mm

50mm。
[0014]所述的增强型气体检测管,优选地,所述第二编织层或网层的材质为PE、PP、钢丝/带、涤纶纤维、芳纶纤维、尼龙纤维或碳素纤维。
[0015]所述的增强型气体检测管,优选地,所述第一编织层或缠绕层为至少两层。
[0016]本技术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
[0017](1)本技术适用于膜渗透泄漏检测系统,性能稳定,误报率低,检测灵敏度可达ppm级;
[0018](2)本技术抗拉伸、抗压、耐磨性能良好,不易损坏、断裂,适用于多种油气管道铺设环境,尤其对埋地非开挖定向钻施工、山地施工、海底、河流等多种复杂施工条件或铺设环境适用性良好。
[0019](3)本技术连接便捷,便于修复维护。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技术的第四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本技术的第五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各附图标记为:
[0026]1‑
带孔支撑层;2

渗透膜层;3

第一编织层;4

缠绕层;5

打孔包覆管层;6

第二编织层;7

网层;8

螺旋凹槽;9

环向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以便更清楚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点和优点。应理解的是,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并不是对本技术范围的限制,而只是为了说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质精神。
[0028]本技术提供一种增强型气体检测管,包括检测管本体,通过多层非粘合复合管设计的检测管本体,且在检测管本体从内至外依次包括带孔支撑层、渗透膜层、第一编织层和/或缠绕层,使得本技术具有很好的抗拉、抗压、耐磨损性能,且更适用于埋地非开挖定向钻施工、山地施工、海底等多种复杂工况。
[0029]本技术提供的增强型气体检测管,包括检测管本体,检测管本体为多层非粘合复合管;所述检测管本体从内至外依次包括带孔支撑层1、渗透膜层2、一层或多层第一编织层3和/或缠绕层4,或所述检测管本体从内至外依次包括带孔支撑层1、渗透膜层2、缠绕层4和第一编织层3。其中,带孔支撑层1主要起支撑作用,多孔可加快泄漏气体渗透,提高检测响应时间及灵敏度;可根据应用环境对检测管抗拉伸及抗压强度的要求,改变孔间距及表面图案形状;渗透膜层2具有渗透作用;第一编织层3 或缠绕层4具有抗拉和抗压的作用。
[0030]在上述实施例中,优选地,在第一编织层3或缠绕层4外还设置有打孔包覆管层 5,
该层可适应野蛮施工要求,可根据施工环境要求选用。
[0031]在上述实施例中,优选地,在带孔支撑层1和渗透膜层2之间还设置有第二编织层6或网层7。一般情况下,在带孔支撑层的外表面为光滑时,设置第二编织层6或网层7,由此,可以增加抗拉和抗压强度。
[0032]在上述实施例中,优选地,第二编织层6为蜂窝网状编织层或交联编织层。
[0033]在上述实施例中,优选地,带孔支撑层外表面设置有螺旋凹槽8。
[0034]在上述实施例中,优选地,带孔支撑层外表面设置有环向凹槽9。
[0035]螺旋凹槽8和环向凹槽9是为了提高泄漏气体渗透性而设计,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环境和施工要求来选择纹路。
[0036]在上述实施例中,优选地,带孔支撑层1的材质为HDPE、PV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增强型气体检测管,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管本体,所述检测管本体为多层非粘合复合管;所述检测管本体从内至外依次包括带孔支撑层、渗透膜层、一层或多层第一编织层和/或一层或多层缠绕层,或所述检测管本体从内至外依次包括带孔支撑层、渗透膜层、缠绕层和第一编织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强型气体检测管,其特征在于,在第一编织层或缠绕层外还设置有打孔包覆管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增强型气体检测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带孔支撑层和所述渗透膜层之间还设置有第二编织层或网层。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增强型气体检测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编织层为蜂窝网状编织层或交联编织层。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增强型气体检测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孔支撑层外表面设置有螺旋凹槽。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增强型气体检测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孔支撑层外表面设置有环向凹槽。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强型气体检测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孔支撑层的材质为HDPE、PVC或PP;其厚度为1mm

20mm;其环向开孔间隔为5mm

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瑜张超付子航王秀林侯海龙姚辉超穆祥宇隋依言
申请(专利权)人: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