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承压模型破坏过程的图像捕捉试验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489117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0 09: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承压模型破坏过程的图像捕捉试验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压力舱,其开口端配装舱盖形成密闭空间,内部朝向试验模型破坏区域固设图像捕捉装置,调节机构带动水下高速相机调整取像视野;还包括向着试验模型之外的密闭空间内注、排水的注排水系统,和向着该密闭空间加压的加压系统;压力舱的舱壁上安装有测量内部密闭空间压力的压力传感器;图像捕捉装置、注排水系统、加压系统均电性连接至控制系统,并由控制系统控制相应动作的启停;从而将水下高速相机与试验模型放置于同一密闭压力舱内部,由水下高速相机记录承压破坏过程并实现过程再现,能够经定位和识别技术对画面进行分析研究,极大地助力于承压设备的研究推进和安全保障。推进和安全保障。推进和安全保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承压模型破坏过程的图像捕捉试验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承压试验装备
,尤其是一种承压模型破坏过程的图像捕捉试验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水下装备在深海环境中承受巨大的海水压力,服役前在压力舱内开展模型试验进行强度检测和试验验证是保证水下装备设计安全可靠的重要手段。在静强度检测完成后,还通过极限承载试验使模型压溃来发现和验证各种高强度材料结构的破坏形式和特征,进一步进行水下结构失稳理论及仿真技术研究。
[0003]现有技术中,主要有两种试验方法进行水下结构失稳理论及仿真技术研究:第一种是在模型表面粘贴位移计、应变片等,记录结构在破坏过程中的力学信息,该方法存在布置复杂、信号穿舱数量有限且无法直观反映全场信息等劣势;第二种是采用光学测量方法,将模型置于设有观察窗的压力舱内,在舱外通过手动触发常规高速相机来记录模型破坏过程进行研究,这种非接触的测量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全场测量等特点。
[0004]现有的非接触式光学测量方法将高速相机置于压力舱外,对于高速相机虽具有一定的安全保证,但只是适用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承压模型破坏过程的图像捕捉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压力舱(1),压力舱(1)开口端配装有舱盖(2)形成密闭空间;所述密闭空间内布设有试验模型(4),密闭空间内部朝向试验模型(4)的破坏区域(41)固设有两组以上图像捕捉装置(567),图像捕捉装置(567)中的水下高速相机(5)在调节机构带动下调整取像视野(500)相对于破坏区域(41)的位置;还包括向着试验模型(4)之外的密闭空间内注、排水的注排水系统,和向着该密闭空间加压的加压系统;所述压力舱(1)的舱壁上安装有测量内部密闭空间压力的压力传感器(96);所述图像捕捉装置(567)、注排水系统、加压系统均电性连接至控制系统(97),并由控制系统(97)控制相应动作的启停。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承压模型破坏过程的图像捕捉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排水系统包括安装于压力舱(1)顶部向着密闭空间内注水的注水管路(94),注水管路(94)上串联有注水阀;所述压力舱(1)顶部还连通安装有溢流管路(95),溢流管路(95)上串联有安全阀;所述压力舱(1)底面连通安装有排水管路(93),排水管路(93)上串联有排水阀(91);所述加压系统连通安装于排水管路(93)上方的压力舱(1)壁面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承压模型破坏过程的图像捕捉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系统包括有连通安装于压力舱(1)壁面上的加压管路(81),加压管路(81)上串联安装有加压阀(82);所述加压管路(81)与高压泵(83)连通,通过高压泵(83)的动力经加压管路(81)向压力舱(1)内注入高压水;位于加压阀(82)后方的加压管路(81)、与位于排水阀(91)后方的排水管路(93)之间共同安装有泄压管路,泄压管路上串联安装有泄压阀(92)。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承压模型破坏过程的图像捕捉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舱(1)水平放置且水平方向的一端设置为开口端,试验模型(4)和图像捕捉装置(567)共同经托架组件(3)由开口端向内推送至压力舱(1)内底面上;所述舱盖(2)的端面边缘与开口端边缘贴合,并通过外部周向的卡箍(21)固定。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承压模型破坏过程的图像捕捉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组件(3)的结构为:包括固定布设于压力舱(1)内底面上的固定轨道(31),所述试验模型(4)和图像捕捉装置(567)共同安装于支承托架(32)上,支承托架(32)底面间隔安装有滚轮(33),滚轮(33)与固定轨道(31)相配契合;所述舱盖(2)外底面安装有与地面贴合移动的轮组(22)。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承压模型破坏过程的图像捕捉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单组图像捕捉装置(567)的结构为:包括底座(51),底座(51)顶面中部转动安装有旋转座(53),旋转座(53)由水平调节机构(6)带动相对于底座(51)在水平面内转动;所述旋转座(53)顶面左右间隔安装有侧板(54),两块侧板(54)之间共同转动安装有V型座(55),V型座(55)由俯仰调节机构(7)带动相对于旋转座(53)前后摆动,俯仰调节机构(7)和水平调节机构(6)共同构成水下高速相机(5)取像视野(500)调整的调节机构;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东京吴国庆潘广善王永军张浩张云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