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斯特岩溶中的盾构安全接收通道及盾构隧道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48889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0 09: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喀斯特岩溶中的盾构安全接收通道及盾构隧道施工方法,包括位于盾构接收工作井侧壁,与盾构隧道对应的削竹形接收通道及端墙;端墙包括设置在削竹形接收通道横截面为半环形部分的上半端墙,以及设置在削竹形接收通道横截面为半环形的部分和横截面为全环形的部分之间的下半端墙;削竹形接收通道位于轴线所在水平面上方的外侧壁上设有若干系统锚杆,横截面为半环形的部分靠近轴线所在水平面的部分设有多根锁脚锚杆,内侧与盾构隧道外壁之间设有注浆管;上半端墙朝外的一侧设有管棚。施工时,先施工盾构接收工作井和削竹形接收通道,在盾构隧道完成后通过注浆管注浆填充。本发明专利技术可解决喀斯特岩溶地区盾构接收与岩溶探查及处理困难的矛盾。溶探查及处理困难的矛盾。溶探查及处理困难的矛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喀斯特岩溶中的盾构安全接收通道及盾构隧道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盾构施工
,特别涉及喀斯特岩溶中的盾构安全接收通道及盾构隧道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盾构工法是一种机械化程度高、施工进度快、工艺成熟的先进工法,在西南喀斯特岩溶地层的应用日益广泛,如地铁隧道、地下通道、管线廊道等等诸多工程中得以应用。喀斯特岩溶中的盾构工法应用,不可避免地面临溶洞所带来的风险,尤其是在盾构进出洞时,岩溶的存在会影响洞门处的稳定性,直接决定了进出洞的安全性。如何采取有效的方法,解决岩溶对进出洞的不利影响,是喀斯特岩溶地层中盾构应用的基础。
[0003]本领域相关技术的现状:
[0004]当盾构机在接收前,需要提前破除围护结构及其钢筋,然后盾构机掘进至盾构工作井内。常规做法是对洞门背后土体进行地基加固,使洞门背后加固土体的强度和稳定性能满足自立的要求,这样在破除围护结构及其钢筋时,确保洞门是安全的。在喀斯特岩溶地层中,如果盾构隧道断面处于岩层内,则不需对洞门背后的岩体进行加固,其强度和稳定性也能满足自立的要求。但由于该部分岩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喀斯特岩溶中的盾构安全接收通道,设置在盾构接收工作井(1);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所述盾构接收工作井(1)侧壁,与盾构(2)施工形成的盾构隧道(3)进入的位置对应的接口环梁(4);所述盾构接收工作井(1)的侧壁外侧,对应所述接口环梁(4)的位置设以格栅喷射混凝土作为受力体系的削竹形接收通道(5);所述削竹形接收通道(5)靠近所述盾构接收工作井(1)的一端的横截面为全环形(6),远离所述盾构接收工作井(1)的另一端的横截面为半环形(7),且所述半环形(7)完全位于所述削竹形接收通道(5)轴线所在水平面的上方;所述削竹形接收通道(5)朝向所述盾构(2)进入的方向设有端墙;所述端墙包括设置在所述削竹形接收通道(5)横截面为半环形(7)的另一端端部,与所述削竹形接收通道(5)轴线垂直的上半端墙(8),以及设置在所述削竹形接收通道(5)横截面为半环形(7)的部分和横截面为全环形(6)的部分之间,与所述上半端墙(8)朝向所述削竹形接收通道(5)内侧的一面呈120度至160度夹角的下半端墙;所述削竹形接收通道(5)位于轴线所在水平面上方的外侧壁上设有若干系统锚杆(9);所述削竹形接收通道(5)横截面为半环形(7)的部分靠近所述削竹形接收通道(5)轴线所在水平面的部分设有多根锁脚锚杆(10);所述上半端墙(8)朝外的一侧设有管棚(11);所述削竹形接收通道(5)内侧,与所述盾构隧道(3)外壁之间设有多根注浆管(12),通过多根所述注浆管(12)对所述削竹形接收通道(5)和所述盾构隧道(3)之间的间隙注浆填充(13);所述盾构接收工作井(1)的侧壁内侧,对应所述削竹形接收通道(5)和所述盾构隧道(3)之间的间隙设有环形的端部封堵板(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喀斯特岩溶中的盾构安全接收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盾构接收工作井(1)为明挖工作井。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喀斯特岩溶中的盾构安全接收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削竹形接收通道(5)横截面为全环形(6)的部分的长度满足盾构(2)安全接收操作空间的要求,且不小于所述盾构隧道(3)三环管片的长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喀斯特岩溶中的盾构安全接收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削竹形接收通道(5)横截面为半环形(7)的部分的长度按照端墙岩层破裂角设置,即将所述削竹形接收通道(5)的下半部掌子面设置在岩层破裂角范围外。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喀斯特岩溶中的盾构安全接收通道,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系统锚杆(9)沿所述削竹形接收通道(5)轴向呈梅花形布置。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喀斯特岩溶中的盾构安全接收通道,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注浆管(12)的侧壁上均设有多个注浆孔(15),均通过固定件(16)固定在所述削竹形接收通道(5)内侧,一端均设有端部止浆封堵板(17),另一端均与口部注浆导管(17)连接,通过相应的所述口部注浆导管(17)获取浆料;每一所述注浆管(12)直径150mm;每一所述注浆孔(15)50mm;每两个所述注浆管(12)间隔500mm;
多根所述注浆管(12)呈梅花形布置。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喀斯特岩溶中的盾构安全接收通道,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明山王春凯侯本申杨波午鹏奇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