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构始发端进洞姿态的调节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476376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0 08: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盾构始发端进洞姿态的调节控制装置,包括下底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底板,所述上底板设置于下底板上方;顶升组件,所述顶升组件连接于下底板与上底板之间,用以同步顶升上底板;盾体支撑组件,所述盾体支撑组件包括相互平行、可横向移动设置于上底板上的左支撑柱和右支撑柱,左支撑柱和右支撑柱相互配合用以支撑盾体;蜗轮蜗杆组件,所述蜗轮蜗杆组件包括分别设置于上底板顶面左右两端的左蜗轮蜗杆和右蜗轮蜗杆,左蜗轮蜗杆、右蜗轮蜗杆通过涡轮蜗杆传动而分别带动左支撑杆和右支撑杆在上底板上横向移动。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作为盾体的支撑和堆放基座,能适应不同型号的盾构机盾体放置和调整,同时可以适应不同条件下盾构机始发的要求。下盾构机始发的要求。下盾构机始发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盾构始发端进洞姿态的调节控制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盾构始发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盾构始发端进洞姿态的调节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盾构机盾体是高强度高密度的构件,工程质量要求高,外轮廓面近似标准圆形曲面结构,自重大,自重大者可达500吨左右。其转运和堆放都需要大型设备吊装,在现场盾构施工的时候,有时候会因为场地初始条件的不同,例如左右高度不同或者需要重新去另外场地再次使用,此时之前设计高度的盾构始发装置就不能再使盾体轴线高度与预定盾构掘进高度相一致,往往此时现场人员会去掉一边一部分高度再重新焊接,这样做不仅精度很难达到要求而且需要多次测量、计算、甚至多次焊接才能勉强接近于目标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施工现场的难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盾构始发端进洞姿态的调节控制装置,其可作为盾体的支撑和堆放基座,能适应不同型号的盾构机盾体放置和调整,同时可以适应不同条件下盾构机始发的要求。
[0004]盾构始发端进洞姿态的调节控制装置,包括下底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0005]上底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盾构始发端进洞姿态的调节控制装置,包括下底板(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底板(2),所述上底板(2)设置于下底板(1)上方;顶升组件(3),所述顶升组件(3)连接于下底板(1)与上底板(2)之间,用以同步顶升上底板(2);盾体支撑组件(4),所述盾体支撑组件(4)包括相互平行、可横向移动设置于上底板(2)上的左支撑柱(401)和右支撑柱(402),左支撑柱(401)和右支撑柱(402)相互配合用以支撑盾体;蜗轮蜗杆组件(5),所述蜗轮蜗杆组件(5)包括分别设置于上底板(2)顶面左右两端的左蜗轮蜗杆(501)和右蜗轮蜗杆(502),左蜗轮蜗杆(501)、右蜗轮蜗杆(502)通过涡轮蜗杆传动而分别带动左支撑杆(401)和右支撑杆(402)在上底板(2)上横向移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盾构始发端进洞姿态的调节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上底板(2)前后端且相互平行的两块支撑槽板(6),支撑槽板(6)上设置有轮槽(601),左支撑柱(401)和右支撑柱(402)的两端设置有滑轮组(403),滑轮组(403)可嵌入轮槽(601)内横向滑动,用以使左支撑柱(401)和右支撑柱(402)可在支撑槽板(6)上进行横向移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盾构始发端进洞姿态的调节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轮组(403)为沿轮槽(601)槽向平行串联的两个钢滑轮(403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盾构始发端进洞姿态的调节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蜗轮蜗杆(501)和右蜗轮蜗杆(502)均包括固定设置于上底板(2)上的箱体(503),设置于箱体(503)内的蜗轮(504)和蜗杆(505);其中,左蜗轮蜗杆(501)的蜗杆(505)一端设置有手摇柄(506),蜗轮(504)传动轴的一端通过螺纹与左支撑杆(401)连接;右蜗轮蜗杆(502)的蜗杆(505)一端设置有手摇柄(506)、蜗轮(504)传动轴的一端通过螺纹与右支撑杆(402)连接。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盾构始发端进洞姿态的调节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支撑柱(401)和右支撑柱(402)均包括两块侧板(404),连接于两块侧板(404)上沿之间的顶板(405),连接于两块侧板(404)下沿之间的底板(406),设置于顶板(405)与底板(406)中部位置之间的实心支撑柱(407),设置于实心支撑柱(407)两侧的两块肋板(408),可自由转动的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世德赖咸根陈铁刘维正王明烨李昌麟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五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