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再生能源驱动的室温调节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可再生能源利用
,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再生能源驱动的室温调节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我国建筑能耗占到全社会能耗的约30%,其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的主要能源消耗用途之一,而用于采暖和空调的能耗又占到建筑能耗的约2/3,并且采暖和空调的能耗中绝大部分都由不可再生能源转换而来,这也是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
[0003]为了降低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量,推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通过采暖和空调对室温进行调节时,降低传统能源的耗能占比,引入可再生能源作为能耗补充,降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因此开发一种可再生能源驱动的室温调节系统势在必行。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再生能源驱动的室温调节系统,引入了作为可再生能源的太阳能、风能作为传统能源耗能的补充,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对室温进行调节,降低了传统能源的耗能占比,促进了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的降低。
[0005]为了实现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再生能源驱动的室温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央控制器、蓄电池、太阳能发电板、风力发电设备、储热水箱、太阳能集热器、水源换热器及空气源热泵;所述中央控制器的控制端与蓄电池电连接;所述蓄电池的充电端分别与太阳能发电板和风力发电设备电连接;所述储热水箱与太阳能集热器水路连接;所述水源换热器与储热水箱水路连接;所述空气源热泵的控制端与中央控制器电连接,空气源热泵的供电端与蓄电池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再生能源驱动的室温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发电板与太阳能集热器采用组合式装配结构;所述太阳能发电板采用折叠式结构,所述太阳能集热器采用固定式结构;所述太阳能发电板位于太阳能集热器上方,太阳能发电板一端与太阳能集热器相铰接,太阳能发电板另一端为自由端;在所述太阳能集热器中部设置有滑轨,在所述太阳能发电板的自由端设置有电驱式滑块,电驱式滑块位于滑轨上,电驱式滑块沿滑轨具有直线移动自由度;所述电驱式滑块的供电端与蓄电池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再生能源驱动的室温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储热水箱内分别设置有电加热器、第一水位计及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电加热器的供电端与蓄电池电连接;所述第一水位计的信号输出端与中央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中央控制器电连接;所述储热水箱并列配置有补水箱,在补水箱内分别设置有第二水位计及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水位计的信号输出端与中央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中央控制器电连接;所述补水箱的补水口与用户供水管网相连通,在补水箱的补水口与用户供水管网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一电磁阀门;所述补水箱与储热水箱水路连接,在补水箱与储热水箱之间设置有两条连通水路,第一条连通水路上设置有第二电磁阀门,第二条连通水路上设置有第一水泵。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再生能源驱动的室温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源换热器的进水口分两路输入,第一路与储热水箱相连通,第二路与补水箱相连通,在水源换热器的进水口与储热水箱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三电磁阀门,在水源换热器的进水口与补水箱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第四电磁阀门;所述水源换热器的出水口分两路输出,第一路与储热水箱相连通,第二路与补水箱相连通,在水源换热器的出水口与储热水箱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二水泵,在水源换热器的出水口与补水箱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三水泵;所述水源换热器设置在用户室内,通过水源换热器对用户室内的温度进行调节。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再生能源驱动的室温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力发电设备包括风力机叶轮、齿轮换动器及发电机;所述齿轮换动器的动力输入轴与风力机叶轮同轴固连,齿轮换动器的动力输出轴与发电机的电机轴同轴固连;所述发电机的输电端与蓄电池电连接;所述空气源热泵的压缩机供电端分别与用户电网和蓄电池电连接;所述空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东平,于子龙,陈立东,沈毅晖,付国栋,陈晓利,毕刘洋,郑再彬,龚路远,赵登辉,邹天舒,康壮,赵笑言,林春雨,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投集团东北电力有限公司大连理工大学中电投东北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