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器人防倾倒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487400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0 09: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器人防倾倒结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平衡座,所述平衡座的底部开设有阵列排布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内壁均设置有移动组件,所述底座的顶部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底部内壁设置有环形阵列排布的调节组件,所述第二凹槽的内部设置有防倾倒组件,该装置结构简单,设计新颖,通过将压缩机产生的高压气体吹至地面,形成反向推力,使机器人本体逐渐趋于平衡,使气体的喷射角度根据机器人本体的倾斜角度自动调整,提高机器人本体防倾倒的效果,且通过气体形成反推力,对地面等不造成损伤,适用范围广,且不增加机器人本体底部的体积,提高装置的实用性,此装置适合广泛推广。此装置适合广泛推广。此装置适合广泛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器人防倾倒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机器人
,尤其涉及一种机器人防倾倒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机器人是一种能够半自主或全自主工作的智能机器,历史上最早的机器人见于隋炀帝命工匠按照柳抃形象所营造的木偶机器人,施有机关,有坐、起、拜、伏等能力,机器人具有感知、决策、执行等基本特征,可以辅助甚至替代人类完成危险、繁重、复杂的工作,提高工作效率与质量,服务人类生活,扩大或延伸人的活动及能力范围,但是现有的机器人在使用过程中易倾倒,损坏机器人,或增加机器人底部的体积和机械结构,进而提高机器人的防倾倒功能,但增加机器人底部的体积导致机器人的占地面积增大,实用性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一)技术目的
[0004]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机器人防倾倒结构,该装置结构简单,设计新颖,通过将压缩机产生的高压气体吹至地面,形成反向推力,使机器人本体逐渐趋于平衡,使气体的喷射角度根据机器人本体的倾斜角度自动调整,提高机器人本体防倾倒的效果,且通过气体形成反推力,对地面等不造成损伤,适用范围广,且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器人防倾倒结构,包括底座(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平衡座(1),所述平衡座(1)的底部开设有阵列排布的第一凹槽(11),所述第一凹槽(11)的内壁均设置有移动组件(2),所述底座(3)的顶部开设有第二凹槽(5),所述第二凹槽(5)的底部内壁设置有环形阵列排布的调节组件(7),所述第二凹槽(5)的内部设置有防倾倒组件(6),所述底座(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机器人本体(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器人防倾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2)包括固定在第一凹槽(11)顶部内壁的电动推杆(202),所述电动推杆(20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电动万向轮(203),所述电动推杆(202)的外壁套设有弹簧(201),所述电动推杆(202)和电动万向轮(203)均和控制器电性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器人防倾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7)包括固定在第二凹槽(5)底部内壁的固定架(702),所述固定架(702)的外侧一侧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703),所述驱动电机(70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延伸至固定架(702)内侧的转轴(704),所述转轴(704)位于固定架(702)内侧的一端外壁固定连接有固定圈(701),所述固定圈(70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705),所述驱动电机(703)与控制器电性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娃娜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科才网络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