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合金棒材及其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48699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0 09: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铝合金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铝合金棒材及其生产工艺,包括:制备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铝合金棒材及其生产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铝合金
,具体为一种铝合金棒材及其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0002]Al

Zn

Mg

Cu系铝合金属于超高强铝合金,因其高强度、高硬度、高韧性和低密度而广泛用于航天航空以及民用工业等诸多领域,但是随着合金中Zn、Mg等元素的添加,会使得材料在获得较高强度的情况下,出现严重的应力腐蚀倾向,并且Zn、Mg等元素的添加也容易造成合金晶粒粗大,宏观偏析严重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铝合金棒材及其生产工艺。
[0005](二)技术方案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铝合金棒材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08]步骤S1,制备纳米镁粒子,在该纳米镁粒子上包覆纳米锌粒子,得到镁

锌复合纳米粒子;
[0009]步骤S2,在镁

锌复合纳米粒子上包覆纳米铜粒子,得到镁



铜复合纳米粒子;
[0010]步骤S3,在镁



铜复合纳米粒子上包覆纳米氧化铝粒子,得到镁





氧化铝复合纳米粒子;
[0011]步骤S4,将镁
r/>锌



氧化铝复合纳米粒子进行烧结除杂质处理,得到镁





硅多层包覆结构的合金粉末;
[0012]步骤S5,将铝粉与镁





硅多层包覆结构的合金粉末以(8.8

9.2)∶(0.8

1.2)的质量比进行机械球磨,制备得到固溶有镁





氧化铝多层包覆结构的铝合金粉末;
[0013]步骤S6,将固溶有镁





氧化铝多层包覆结构的铝合金粉末制成坯料,熔炼温度控制在750℃,铸造温度控制在710℃,在410℃进行挤压,挤压成棒状材料。
[0014]优选的,所述步骤S1,纳米镁粒子的平均粒径≤100nm。
[0015]优选的,所述步骤S1,纳米锌粒子的平均粒径≤5nm。
[0016]优选的,所述步骤S2,纳米铜粒子的平均粒径≤10nm。
[0017]优选的,所述步骤S3,纳米氧化铝的平均粒径≤200nm。
[0018](三)有益的技术效果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备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0020]本专利技术:制备平均粒径≤100nm的纳米镁粒子,在该纳米镁粒子上包覆平均粒径≤5nm的纳米锌粒子,得到镁

锌复合纳米粒子;
[0021]在镁

锌复合纳米粒子上包覆平均粒径≤10nm的纳米铜粒子,得到镁



铜复合纳米粒子;
[0022]在镁



铜复合纳米粒子上包覆平均粒径≤200nm的纳米氧化铝,得到镁





氧化铝复合纳米粒子;
[0023]将镁





氧化铝复合纳米粒子进行烧结除杂质处理,得到镁





硅多层包覆结构的合金粉末;
[0024]将镁





硅多层包覆结构的合金粉末和铝粉一起进行机械球磨,制备得到固溶有镁





氧化铝多层包覆结构的铝合金粉末;
[0025]以固溶有镁





氧化铝多层包覆结构的铝合金粉末为原料制备铝合金棒材,该铝合金棒材的抗拉强度达到了544.60MPa、屈服强度达到了531.07MPa、延伸率达到了18.7%,在浸泡80h时未出现应力腐蚀裂纹;
[0026]上述铝合金棒材在宏观上和微观上均实现了组织均匀,有效解决了成分偏析、显微组织粗大的问题;并且绝缘性能优异的纳米氧化铝层能够有效阻隔铝与其他强化合金之间电池回路的腐蚀活性通道,从而降低了应力腐蚀的敏感性。
具体实施方式
[0027]实施例1:
[0028]平均粒径≤200nm的纳米镁粒子的制备:
[0029]称取0.7g锂颗粒和13g萘置于100mL提纯后的THF中快速搅拌8h,得到萘锂四氢呋喃混合溶液;
[0030]称取3.8g无水氯化镁(MgCl2)加入到400mLTHF中加热搅拌溶解,待冷却至室温后,在搅拌作用下,将其逐滴滴加至萘锂四氢呋喃混合溶液中,待滴加完成后,搅拌1h后静置2h,经后处理得到平均粒径≤200nm的纳米镁粒子;
[0031]镁

硅复合纳米粒子的制备:
[0032]称取4g苜蓿干燥粉置于500mL锥形瓶中,加入200mL去离子水,然后滴加NH3‑
NH4Cl缓冲溶液,控制溶液pH=4,置于超声波清洗器中超声60min,减压抽滤,抽滤液为苜蓿粉水提液;
[0033]在500mL锥形瓶中,加入30mL、0.3mol/L的乙酸锌水溶液、100mL的苜蓿粉水提液、0.22g平均粒径≤200nm的纳米镁粒子,摇匀,放入超声波清洗器超声1h,离心、丙酮提取、再离心、干燥、研磨,得到镁

硅复合纳米粒子;
[0034]镁



铜复合纳米粒子的制备:
[0035]将0.9g的阿拉伯树胶和0.7g镁

硅复合纳米粒子,在磁力搅拌下慢慢溶解在30mL的蒸馏水中,得到阿拉伯树胶溶液,加入20mL的硫酸铜溶液(含硫酸铜0.45g),并在磁力搅拌下搅拌10min后,加入4g的水合肼溶液,反应1h,离心分离、沉淀用乙醇和丙酮分别洗涤、真空下干燥得到镁



铜复合纳米粒子;
[0036]镁





氧化铝复合纳米粒子的制备:
[0037]称取0.8g镁



铜复合纳米粒子放入100mL去离子水中再加入20mL的乙醇,超声2h,在溶液中不断的通入氮气,加入0.03g平均粒径≤200nm的纳米氧化铝,继续超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铝合金棒材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制备纳米镁粒子,在该纳米镁粒子上包覆纳米锌粒子,得到镁

锌复合纳米粒子;步骤S2,在镁

锌复合纳米粒子上包覆纳米铜粒子,得到镁



铜复合纳米粒子;步骤S3,在镁



铜复合纳米粒子上包覆纳米氧化铝粒子,得到镁





氧化铝复合纳米粒子;步骤S4,将镁





氧化铝复合纳米粒子进行烧结除杂质处理,得到镁





硅多层包覆结构的合金粉末;步骤S5,将铝粉与镁





硅多层包覆结构的合金粉末以(8.8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路凯刘东坤周鹏赵磊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佳晟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