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交联裸藻多糖凝胶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48412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0 09: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高交联裸藻多糖凝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用pH>12的碱液溶解裸藻多糖;向碱液中加入裸藻多糖质量0.5~5%的单宁酸,在70~90℃下采用100~500转每分钟搅拌1小时以上使裸藻多糖交联;冷却至室温;将裸藻多糖碱液转入平盘上,为保证高交联裸藻多糖凝胶的均一性,碱液厚度控制在1至10毫米之间;加酸生成凝胶,即得高交联裸藻多糖凝胶。本发明专利技术基于裸藻多糖的碱溶特点,提供了一套增加分子间交联程度与生成均一凝胶的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制得的凝胶具有消炎、促进愈合的功效。本发明专利技术中使用的葡聚糖凝胶可显著促进小鼠创伤口的愈合,显著缓解痤疮发展,促进痤疮结痂愈合。促进痤疮结痂愈合。促进痤疮结痂愈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交联裸藻多糖凝胶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医药
,尤其是一种高交联裸藻多糖凝胶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裸藻多糖,是裸藻胞内积累的β

1,3

葡聚糖颗粒,许多国际知名期刊研究论文表明其具有抗氧化、免疫调节、抗肿瘤、降血糖、降血脂、抗辐射、抗菌抗病毒、抗衰老、保护肝脏等作用。裸藻多糖不溶于水,但易溶于NaOH等强碱溶液,是一种碱溶性多糖;该多糖由于分子内部的相互作用与分子间氢键的结合可形成更为复杂的三级结构,在X射线衍射分析下发现,具有β

1,3螺旋结构,能形成稳定的硬棒结构。同时该多糖内部呈多孔结构,在人体内不参与代谢,可促进小肠蠕动,将人体内的多余物质如胆固醇、重金属、酒精等排出体外。已有研究表明,裸藻多糖具有降尿酸抗过敏、潜在的免疫刺激剂和免疫增强剂、抗HIV病毒、抗癌和对CCl4诱发的急性肝损伤有抗氧化作用等活性。
[0003]β

1,3

葡聚糖的分子结构式如下:
[0004][0005]经专利检索发现,凝胶医用敷料多数为水凝胶敷料,其主要成分是具有三维网状结构的高分子凝胶,虽然起到吸收创面渗出液、保持创面湿润、清创和加快伤口愈合的作用,但这种水凝胶是一种物理凝胶,在较高温度时会溶解成溶液(如CN108310452A、CN101982202A、CN106562851A、CN203226950U);而有些仅仅改变了敷料的强度(如CN112472867A),或者仅仅改善水凝胶机械强度和弹性(如CN101224310B),有的凝胶虽然能增加难溶性药物溶解度,提高生物利用度(如CN112336685A),但都不能适合普遍药品,本申请与上述专利相比,本专利申请以裸藻生产的裸藻多糖为原料制作的凝胶,β

1,3

葡聚糖凝胶本身具有激活免疫细胞、消除炎症、促进伤口愈合等作用,因此除了传统凝胶的吸收创面渗出液、保持创面湿润、清创和加快伤口愈合等功能外,还赋予此专利技术中凝胶优良的抗炎症功效;根据药物分子的大小,可选择在交联前或在凝胶成型后加入药物,凝胶本身具有的消炎等功效对于药物分子是一个很好的补充,对疗效产生积极作用。裸藻葡聚糖分子链长,达700个葡萄糖残基以上,而使得凝胶的交联度与稳定性均比较高,在交联剂作用下进一步交联后,交联程度大幅提高,抗拉伸力显著提高,形成溶解性不受温度影响的稳定凝胶,使得该凝胶在储存、运输等方面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大大提高凝胶的有效期。此外,该凝胶在pH=12以下即成凝胶状态,具有比较宽的pH适应性,不像琼脂(pH=5以下时即不能形成凝胶)等形成的凝胶在一定pH下便改变凝胶状态,因此凝胶的pH可根据药物的需要调整到适宜的范围,使得本专利技术中的凝胶敷料具有更优良的药物适应性。
[0006]通过对比,本专利技术专利申请与述专利公开文献存在本质的不同。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高交联裸藻多糖凝胶的制备方法。
[0008]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9]一种高交联裸藻多糖凝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0](1)碱溶解:用pH>12的碱液溶解裸藻多糖;
[0011](2)交联:向碱液中加入裸藻多糖质量0.5~5%的单宁酸,在70~90℃下采用100~500转每分钟搅拌1小时以上使裸藻多糖交联;
[0012](3)降温:冷却至室温;
[0013](4)铺平:将裸藻多糖碱液转入平盘上,为保证高交联裸藻多糖凝胶的均一性,碱液厚度控制在1至10毫米之间;
[0014](5)加酸生成凝胶,即得高交联裸藻多糖凝胶。
[0015]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裸藻多糖为:裸藻产的β

1,3

葡聚糖,即副淀粉。
[0016]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碱液为pH>12的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或氢氧化钙或氢氧化钡。
[0017]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碱液的体积≥裸藻多糖体积的10倍。
[0018]进一步地,所述步骤(4)为将裸藻多糖碱液转入表面覆盖有薄膜的平盘上,该薄膜为带孔薄膜,孔径小于5μm。
[0019]进一步地,所述步骤(5)为向裸藻多糖碱液表面喷酸液雾滴,同时也向平盘与薄膜之间加入酸液至裸藻多糖碱液出现凝固膨胀时停止喷酸雾。
[0020]进一步地,所述步骤(5)中酸为盐酸。
[0021]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的碱液为pH=12.5、1mol/L的NaOH溶液,步骤(2)中向碱液中加入裸藻多糖质量1%的单宁酸。
[0022]进一步地,所述步骤(5)加酸生成凝胶后进一步加入需要包埋的药物试剂或者在步骤(1)之后加入需要包埋的药物试剂。
[0023]进一步地,所述需要包埋的药物试剂为碘伏。
[0024]本专利技术取得的优点和积极效果为:
[0025]1、本专利技术基于裸藻多糖的碱溶特点,提供了一套增加分子间交联程度与生成均一凝胶的方法,本专利技术方法制得的凝胶具有消炎、促进愈合的功效。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葡聚糖凝胶可显著促进小鼠创伤口的愈合,显著缓解痤疮发展,促进痤疮结痂愈合。相比目前医疗上广泛使用的纤维素凝胶(或称纤维素水凝胶)伤口敷料,本专利技术方法制得的凝胶在伤口愈合方面效果更好。
[0026]2、本专利技术方法制得的凝胶对热稳定,凝胶特性不受高温影响,使用中性质稳定,易于储存运输,保质期长。
[0027]3、本专利技术方法制得的凝胶适应的pH范围广,在pH=12以下的任何pH均不影响凝胶的稳定性。本专利技术以裸藻生产的裸藻多糖为原料,敷料的pH可根据药品最适pH来调节(因为每种药物的最适pH不同,所以一般敷料添加药品受到了局限,但是由于产品在形成凝胶的时pH只要低于12就可以,因此可以根据需要包埋的药品最适pH,通过加入酸液来调整凝胶的pH至所需pH),把药品利用率提高到最大化,同时能提高敷料的黏度,改善药物与皮肤的
黏附性和涂展性,延长药物滞留时间。
[0028]4、本专利技术方法在制备时,单宁酸的加入大大提高了高交联裸藻多糖凝胶的交联程度,使得高交联裸藻多糖凝胶的拉伸强度较不添加时的11倍,抗压强度较不添加时提高了8倍,显著提高了裸藻葡多糖凝胶的韧性与坚实程度。
[0029]5、本专利技术方法在制备时,将冷却后裸藻多糖碱液转入平盘上铺平,铺平交联后的碱液可以让后期喷洒的酸液快速得到混匀,有助于形成交联的高交联裸藻多糖凝胶。
[0030]6、本专利技术方法在制备时,在碱液底部垫上微孔膜与喷洒酸液均有助于酸液均匀、慢速进入碱液形成凝胶,进而避免酸液瞬间过度集中而形成凝胶结块。
附图说明
[0031]图1为本专利技术方法制得凝胶的一种外观图;
[0032]图2为本专利技术方法制得凝胶的一种制成图;
[0033]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裸藻多糖在NaOH不同浓度下的溶解度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交联裸藻多糖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碱溶解:用pH>12的碱液溶解裸藻多糖;(2)交联:向碱液中加入裸藻多糖质量0.5~5%的单宁酸,在70~90℃下采用100~500转每分钟搅拌1小时以上使裸藻多糖交联;(3)降温:冷却至室温;(4)铺平:将裸藻多糖碱液转入平盘上,为保证裸藻多糖凝胶的均一性,碱液厚度控制在1至10毫米之间;(5)加酸生成凝胶,即得裸藻多糖凝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交联裸藻多糖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裸藻多糖为:裸藻产的β

1,3

葡聚糖,即副淀粉。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交联裸藻多糖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碱液为pH>12的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或氢氧化钙或氢氧化钡。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交联裸藻多糖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碱液的体积≥裸藻多糖体积的10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交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和鑫张有为贾士儒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