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鞋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48325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0 09: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复合鞋钉,包括由第一材料制成的第一部件以及由异于第一材料的第二材料制成的第二部件。第一部件沿轴线设置有第一连接部,且第一部件的一端设置有接地面。第二部件设置有固接于第一连接部的第二连接部,且第二部件的一端设置有螺柱。借由至少两异质材料构成的复合鞋钉能够具有高拉拔力、高刚性以及轻量化等功效。刚性以及轻量化等功效。刚性以及轻量化等功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复合鞋钉


[0001]本技术主要涉及一种鞋钉,尤指一种由至少两异质材料构成的复合鞋钉。

技术介绍

[0002]一般着重于抓地力表现的运动鞋,如适用于赛跑、足球、棒球、等运动上的运动鞋底均会设置有鞋钉。然而,现有鞋钉大多采用金属、陶瓷或塑胶等单一材料制成。若以金属钢材制成,除了减少布置鞋钉的数量外,在现有条件下并无法降低鞋钉重量,无法提供使用者轻盈的踩踏感;若以陶瓷制成,虽能够有较高硬度,但耐冲击能力低,易崩碎;而若以塑胶制成,虽成本低且具较轻重量,但不耐磨损。因此,如何开发一种更具舒适性与耐用性的鞋钉创新结构,实为使用者所企盼,也系相关业者务须努力研发突破的目标及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鞋钉,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复合鞋钉,包括由第一材料制成的第一部件以及由异于第一材料的第二材料制成的第二部件;第一部件沿轴线设置有第一连接部,且第一部件的一端设置有接地面;第二部件设置有固接于第一连接部的第二连接部,且第二部件的一端设置有螺柱。
[0005]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第一材料为碳纤维复合材料,且第二材料为金属材料。
[0006]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第二材料为铝金属材料。
[0007]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呈槽孔状并具有中内径段、大内径段以及位于中内径段与大内径段间的小内径段。第二连接部呈柱状并具有中外径段、大外径段以及位于中外径段与大外径段间的小外径段。中外径段对应并固接于中内径段,大外径段对应并固接于大内径段,且小外径段对应并固接于小内径段。
[0008]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螺柱由大外径段沿轴线延伸形成。
[0009]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第一部件的外侧周面绕轴线形成有复数等距排列的凹槽。
[0010]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第一部件远离于接地面的一端设置有盘部,且盘部邻接于复数凹槽。
[0011]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盘部的端面围绕螺柱形成环槽。
[0012]基于上述,在本技术的上述实施例中,借由至少两异质材料(第一材料、第二材料)构成的复合鞋钉能够具有高拉拔力、高刚性以及轻量化(与铝材质鞋钉比较可减少重量40~50%)等功效,以完善地取代现有单一材料构成的鞋钉。
[0013]为让本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复合鞋钉的外观示意图。
[0015]图2是图1所示复合鞋钉的爆炸示意图。
[0016]图3是图1所示复合鞋钉的剖面示意图。
[0017]附图标记说明:10

第一部件;A10

轴线;11

第一连接部;111

中内径段;112

大内径段;113

小内径段;12

接地面;13

凹槽;14

盘部;15

环槽;20

第二部件;21

第二连接部;211

中外径段;212

大外径段;213

小外径段;22

螺柱。
具体实施方式
[0018]有关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功效,兹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详述如后,此仅供说明之用,在专利申请上并不受此种结构的限制。
[0019]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复合鞋钉的外观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复合鞋钉的爆炸示意图。图3是图1所示复合鞋钉的剖面示意图。请参照图1至图3,本技术所示实施例的复合鞋钉包括一第一部件10以及连接于第一部件10的第二部件20,其中第一部件10由一第一材料制成,第二部件20由一异于第一材料的第二材料制成。于本实施例中,第一材料能够为碳纤维复合材料,且第二材料能够为金属材料。进一步地,第二材料为铝金属材料。
[0020]第一部件10沿一轴线A10设置有一第一连接部11,且第一部件10的一端设置有一接地面12。进一步地,第一连接部11呈槽孔状并具有至少一中内径段111、一大内径段112以及一位于中内径段111与大内径段112间的小内径段113。第一部件10的外侧周面绕轴线A10形成有复数等距排列的凹槽13,且第一部件10远离于接地面12的一端设置有一盘部14,且盘部14邻接于复数凹槽13。
[0021]第二部件20设置有一固接于第一连接部11的第二连接部21,且第二部件20的一端设置有一适于可脱离地连接至鞋底螺孔(图中未示)的螺柱22。进一步地,第二连接部21呈柱状并具有至少一中外径段211、一大外径段212以及一位于中外径段211与大外径段212间的小外径段213。其中至少一中外径段211对应并固接于第一连接部11的至少一中内径段111,大外径段212对应并固接于第一连接部11的大内径段112,且小外径段213对应并固接于第一连接部11的小内径段113,以使第一部件10与第二部件20稳固地相接合而构成本技术复合鞋钉。
[0022]于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11能够具有两中内径段111,两中内径段111分别连接于小内径段113沿轴线A10的相反两端,且两中内径段111其中之一位于第一连接部11的末端,另一中内径段111则连接于大内径段112。对应地,第二连接部21能够具有两中外径段211,两中外径段211分别连接于小外径段213沿轴线A10的相反两端,且两中外径段211其中之一位于第二连接部21的末端,另一中外径段211则连接于大外径段212。本实施例的螺柱22能够由大外径段212沿轴线A10延伸形成而伸出盘部14,且盘部14的端面围绕螺柱22形成一环槽15。
[0023]此外,本实施例的第一部件10与第二部件20能够经特殊工艺加工过程处理,使两异质材料更容易结合而有更好的结合性。大致上可将原始碳纤维复合材料加工并塑型成基材以形成第一部件10,将铝合金材料加工并表面处理以形成第二部件20,并将第一部件10经过高温热压成型与第二部件20结合。
[0024]综上所述,本技术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复合鞋钉,借由至少两异质材料(第一材料、第二材料)构成的复合鞋钉能够具有高拉拔力、高刚性以及轻量化(与铝材质鞋钉比较可减少重量40~50%)等功效,以完善地取代现有单一材料构成的鞋钉。
[0025]以上说明对本技术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另外,本说明书或申请专利范围中提及的「第一」及「第二」等用语仅用以命名元件(element)的名称或区别不同实施例或范围,而并非用来限制元件数量上的上限或下限。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鞋钉,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第一部件,由一第一材料制成,该第一部件沿一轴线设置有一第一连接部,且该第一部件的一端设置有一接地面;以及一第二部件,由一异于该第一材料的第二材料制成,该第二部件设置有一固接于该第一连接部的第二连接部,且该第二部件的一端设置有一螺柱。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鞋钉,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材料为碳纤维复合材料,且该第二材料为金属材料。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鞋钉,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材料为铝金属材料。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鞋钉,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连接部呈槽孔状并具有至少一中内径段、一大内径段以及一位于该中内径段与该大内径段间的小内径段,该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嘉阳巫昇炎萧奕文
申请(专利权)人:科森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