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破乳剂加注循环及油水分离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482282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0 08: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油水混合物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破乳剂加注循环及油水分离工艺,包括如下步骤:油水分离循环流程,先将油水混合在污油罐底部传输至循环泵,油水混合物则通过循环泵输送到加热器,通过加热器的油水混合物则再次到达污油罐,该破乳剂加注循环及油水分离工艺,能把原油及重油中的水分脱出来,使含水量达到要求,用于油井中可降低原油粘度,使油井不堵,破乳剂由脂肪醇、环氧丙烷、环氧乙烷聚合而得,易溶于水,进而降低了传统药物对乳化油混合水体在分离时,分离效果不佳的弊端,也通过破乳剂可以实现对油水混合物充分的循环分解,进而降低过滤器的滤芯容易堵塞的弊端,大大的提高了该油水混合物的分离效果。大的提高了该油水混合物的分离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破乳剂加注循环及油水分离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油水混合物
,具体为一种破乳剂加注循环及油水分离工艺。

技术介绍

[0002]乳化油是以稳定状态存在(不上浮,不凝聚)的微小油粒,粒径约在0.5~25 μm之间,为淡褐色至深褐色液体或半固体,属于金属切削油的一类。作用以冷却为主,润滑为次,用于车制、锯断、钻孔、磨制等金属粗加工。
[0003]经查查阅文献得知,对于大部分乳化油在使用加工后与水产生的混合物在进行分解排放时,大部分的混合物一般只安装油水分离器,但是油水混合物(乳化油)含有大量水分,进而造成乳化油混合水体在分离时,分离效果不佳的弊端,由于油水混合物通常采用单次降解排放,并且在排放时产生的物理循环分解效果不佳,进而造成过滤器的滤芯容易堵塞的弊端,以及产生排放的水体对环境的污染较大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破乳剂加注循环及油水分离工艺,具备通过破乳剂可以实现对油水混合物充分的循环分解,进而降低过滤器的滤芯容易堵塞的弊端,大大的提高了该油水混合物的分离效果等优点,解决了排放时产生的物理循环分解效果不佳,进而造成过滤器的滤芯容易堵塞的弊端,以及产生排放的水体对环境的污染较大的问题。
[0005](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所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破乳剂加注循环及油水分离工艺,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油水分离循环流程,先将油水混合在污油罐底部传输至循环泵,油水混合物则通过循环泵输送到加热器,通过加热器的油水混合物则再次到达污油罐。
[0006]步骤二:油水分离加药流程,将药物通过加药泵输送到管道内,通过管道的药物随着油水混合物到达加热器中,将药物和油水混合物加热后输送到污油罐。
[0007]步骤三:油水分离排水流程,先将油水混合在污油罐底部传输至循环泵,经过循环泵的油水混合物到达过滤器进行过滤,过滤的清水到达清水池。
[0008]步骤四:油水分离反洗流程,到达清水池的水体通过反洗泵后,再次传输到过滤器,通过过滤器的水体到达加热器进行二次加热,然后输送至污油罐。
[0009]步骤五:油水分离牌友流程,经过二次加热反应的油水从污油罐底部再次到达循环泵,通过循环泵处理的污油在排污口排出。
[0010]优选的,所述基于步骤一加热器的加热温度设定为60~109
°
C。
[0011]优选的,所述基于步骤二加药泵中的药物为破乳药剂,破乳药剂可以循环使油水混合物分离,提高油水分离效果,破乳药剂的输送量控制在10mm

30mm每秒。
[0012]优选的,所述基于步骤三过滤器应参照乳化油和水体的密度进行配比设计,进而降低过滤器滤芯发生堵塞的弊端。
[0013]优选的,所述基于步骤四加热器的加热温度设定为50

88
°
C。
[0014]优选的,所述基于步骤五通过循环泵实现油水的分离,在基于步骤一到四中实现加破乳药剂循环使油水混合物分离,提高油水分离效果。
[0015](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破乳剂加注循环及油水分离工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破乳剂加注循环及油水分离工艺,通过循环泵处理的污油在排污口排出,而清水则在清水池中进行分离排放,通过破乳剂是一种能破坏乳状液的表面活性剂,而破乳剂主要通过部分取代稳定膜的作用使乳状液破坏,用作脱水剂,能把原油及重油中的水分脱出来,使含水量达到要求,用于油井中可降低原油粘度,使油井不堵,破乳剂由脂肪醇、环氧丙烷、环氧乙烷聚合而得,易溶于水,进而降低了传统药物对乳化油混合水体在分离时,分离效果不佳的弊端,也通过破乳剂可以实现对油水混合物充分的循环分解,进而降低过滤器的滤芯容易堵塞的弊端,大大的提高了该油水混合物的分离效果。
[0016]2、该破乳剂加注循环及油水分离工艺,通过二次加热反应的油水从污油罐底部再次到达循环泵,通过循环泵处理的污油在排污口排出,而清水则在清水池中进行分离排放,通过破乳剂是一种能破坏乳状液的表面活性剂,易溶于水,进而降低了传统药物对乳化油混合水体在分离时,分离效果不佳的弊端,也通过利用循环泵对该油水混合进行循环分解下,可以实现该油水混合物能够最大限度的进行讲解,进而排放的水体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降低经济上的损失。
[0017]3、该破乳剂加注循环及油水分离工艺,通过破乳剂是一种能破坏乳状液的表面活性剂,而破乳剂主要通过部分取代稳定膜的作用使乳状液破坏,用作脱水剂,能把原油及重油中的水分脱出来,使含水量达到要求,用于油井中可降低原油粘度,使油井不堵,破乳剂由脂肪醇、环氧丙烷、环氧乙烷聚合而得,易溶于水,进而降低了传统药物对乳化油混合水体在分离时,分离效果不佳的弊端,也通过将混入油水混合物中的药物配比量与加热器的温度形成比例,进而将不同浓度的药物输送至管道中时,可以使该剂量的药物与相适配的温度达成适宜的反应条件,在保障药物能够充分发挥其功效的前提下,进而保障药物在混合物中反应时能够最快速的进行反应。
[0018]4、该破乳剂加注循环及油水分离工艺,通过循环泵处理的污油在排污口排出,而清水则在清水池中进行分离排放,通过破乳剂是一种能破坏乳状液的表面活性剂,易溶于水,进而降低了传统药物对乳化油混合水体在分离时,分离效果不佳的弊端,也通过对混合有药物的油水混合物在进行加热分解时,可以通过加热器实现对不同状态下的油水混合物进行温度的调节使用,进而保障药物在混合物中进行反应的充分性,降低温度过高或者过低造成药物不能充分发挥其药效,进而导致药物混合的不充分,以至于造成油水混合物分离不佳的弊端。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实施例一:一种破乳剂加注循环及油水分离工艺,在使用时,先将油水混合在污油罐底部传输至循环泵,油水混合物则通过循环泵输送到加热器,通过加热器的油水混合物则再次到达污油罐,并且设定加热器的加热温度设定为60
°
C,与此同时,将药物通过加药泵输送到管道内,通过管道的药物随着油水混合物到达加热器中,并将所需药物设为破乳药剂,破乳药剂可以循环使油水混合物分离,提高油水分离效果,破乳药剂的输送量控制在30mm每秒,然后通过管道的输送将药物和油水混合物加热后输送到污油罐,对进行一次加热分解消毒后到达污油罐中的油水混合物,通过该油水混合在污油罐底部传输至循环泵,经过循环泵的油水混合物到达过滤器进行过滤,过滤的清水到达清水池,而过滤器应参照乳化油和水体的密度进行配比设计,进而降低过滤器滤芯发生堵塞的弊端,到达清水池的水体通过反洗泵后,再次传输到过滤器,通过过滤器的水体到达加热器进行二次加热,在进行二次加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破乳剂加注循环及油水分离工艺,包括如下步骤,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油水分离循环流程,先将油水混合在污油罐底部传输至循环泵,油水混合物则通过循环泵输送到加热器,通过加热器的油水混合物则再次到达污油罐;步骤二:油水分离加药流程,将药物通过加药泵输送到管道内,通过管道的药物随着油水混合物到达加热器中,将药物和油水混合物加热后输送到污油罐;步骤三:油水分离排水流程,先将油水混合在污油罐底部传输至循环泵,经过循环泵的油水混合物到达过滤器进行过滤,过滤的清水到达清水池;步骤四:油水分离反洗流程,到达清水池的水体通过反洗泵后,再次传输到过滤器,通过过滤器的水体到达加热器进行二次加热,然后输送至污油罐;步骤五:油水分离牌友流程,经过二次加热反应的油水从污油罐底部再次到达循环泵,通过循环泵处理的污油在排污口排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破乳剂加注循环及油水分离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步骤一加热器的加热温度设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亮陈飞庆刘洋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海沃邦能源投资有限公司永和分公司北京中海沃邦能源投资有限公司石楼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