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底鼓触发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48096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0 08: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电子底鼓触发模块,包括击打面、鼓皮、传导机构、振动感应板和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固定在鼓皮上,所述击打面、传导机构和振动感应板设置在固定机构中,所述传导机构设于击打面与振动感应板之间,所述振动感应板通过接口电路板与音源机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电子底鼓触发模块整合在鼓皮上,可以通过更换鼓皮的方式将原声底鼓改装为电子底鼓,无需额外占用空间;免去了电子底鼓的鼓架,减轻了经济负担。减轻了经济负担。减轻了经济负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子底鼓触发模块


[0001]本技术涉及电子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底鼓触发模块。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架子鼓底鼓使用时由于音量较大,所以会造成非常大的噪音,为了方便练习,通常需要在隔音较好的环境中进行练习。而电子鼓底鼓则没有架子鼓的缺点,能够方便练习者练习,但对于已有传统架子鼓的练习者而言,再添置一个电子鼓会加重经济负担,同时电子底鼓也会占用相当一部分的生活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主要解决了在已有传统底鼓的情况下,再购置电子底鼓会加重练习者经济负担和占用额外生活空间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整合在鼓皮上,能够将原声底鼓改装为电子底鼓,成本低、占用空间小的电子底鼓触发模块。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子底鼓触发模块,包括击打面、鼓皮、传导机构、振动感应板和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固定在鼓皮上,所述击打面、传导机构和振动感应板设置在固定机构中,所述传导机构设于击打面与振动感应板之间,所述振动感应板通过接口电路板与音源机相连。
[0005]电子底鼓触发模块整合在鼓皮上,可以通过更换鼓皮的方式将原声底鼓改装为电子底鼓,无需额外占用空间;免去了电子底鼓的鼓架,减轻了经济负担。
[0006]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环和固定壳,所述固定环上设有若干固定柱,固定环设于鼓皮正面,所述固定壳上设有与固定柱相对应的固定孔,固定壳设于鼓皮背面,所述击打面、传导机构和振动感应板设置在固定壳中。
[0007]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鼓皮上设有与固定柱相对应的第一通孔。
[0008]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击打面上设有一个安装环,所述安装环环绕击打面设置,所述安装环上设有与固定柱相对应的第二通孔。
[0009]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传导机构包括振动传导块和固定缓冲块,所述振动传导块设于固定缓冲块中,所述振动传导块上下两端面分别与击打面和振动感应板相抵。
[0010]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固定缓冲块为设有开口的圆环柱,所述振动传导块设于圆环柱的内环中。
[0011]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振动感应板包括振动传感器和支撑板,所述振动传感器设于支撑板和传导机构之间。
[0012]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振动传感器通过导线与接口电路板相连。
[0013]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固定壳上设有电路板固定座。
[0014]本技术的优点是:电子底鼓触发模块整合在鼓皮上,可以通过更换鼓皮的方式将原声底鼓改装为电子底鼓,无需额外占用空间;免去了电子底鼓的鼓架,减轻了经济负
担。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实施例中电子底鼓触发模块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实施例中击打面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实施例中传导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实施例中振动感应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1‑
固定环2

鼓皮3

固定柱4

传导机构5

振动感应板6

接口电路板7

电路板固定座8

导线9

击打面10

第一通孔11

固定壳12

安装环13

第二通孔14

缓冲固定块15

振动传导块16

振动传感器17

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1]实施例:
[0022]本实施例一种电子底鼓触发模块,如图1所示,包括击打面9、鼓皮2、传导机构4、振动感应板5和固定机构,固定机构固定在鼓皮2上,击打面9、传导机构4和振动感应板5设置在固定机构中,传导机构4设于击打面9与振动感应板5之间,振动感应板5通过接口电路板6与音源机相连。
[0023]本实施例中,固定机构包括固定环1和固定壳11,固定环1上设有若干固定柱3,固定环1设于鼓皮2正面,固定壳11上设有与固定柱3相对应的固定孔,固定壳11设于鼓皮2背面,对应的,鼓皮2上设有与固定柱相对应的第一通孔10,固定壳11上设有下凹的放置腔,击打面9、传导机构4和振动感应板5设置在固定壳的放置腔中,在放置腔中还设有用于固定接口电路板6的电路板固定座7。
[0024]如图2所示,击打面9上设有一个安装环12,安装环12环绕击打面9设置,安装环12上设有与固定柱相对应的第二通孔13,固定环上的固定柱依次穿过鼓皮上的第一通孔和安装环上的第二通孔后与固定壳上的固定孔相固定。
[0025]如图3所示,传导机构4包括振动传导块15和固定缓冲块14,振动传导块15设于固定缓冲块14中,振动传导块15上下两端面分别与击打面9和振动感应板5相抵。本实施例中,振动传导块15呈圆柱形,采用硬质海绵制成,固定缓冲块14为设有开口的圆环柱,振动传导块15设于圆环柱的内环中,固定缓冲块采用相对于振动传导块材质较软的海绵制成,用于对振动传导块进行固定,同时减少多余的振动。
[0026]如图4所示,振动感应板5包括振动传感器16和支撑板17,振动传感器16设于支撑板17和传导机构4之间。振动传感器16通过导线8与接口电路板6相连。本实施例中振动传感器16为蜂鸣器。
[0027]在使用本实施例中电子底鼓触发模块将原声底鼓改装为电子底鼓时,卸下原声底鼓鼓皮,将电子底鼓触发模块的鼓皮安装到原声底鼓上,即可完成原声底鼓到电子底鼓的变换。在演奏时,当鼓槌敲击击打面时,击打面产生振动,振动传导块将击打面的振动传导给振动传感器,振动传感器将振动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电信号通过导线和接口电路板传递给音源机,由音源机输出相应的声音。
[0028]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专利技术精神作举例说明。本专利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底鼓触发模块,其特征是:包括击打面、鼓皮、传导机构、振动感应板和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固定在鼓皮上,所述击打面、传导机构和振动感应板设置在固定机构中,所述传导机构设于击打面与振动感应板之间,所述振动感应板通过接口电路板与音源机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底鼓触发模块,其特征是: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环和固定壳,所述固定环上设有若干固定柱,固定环设于鼓皮正面,所述固定壳上设有与固定柱相对应的固定孔,固定壳设于鼓皮背面,所述击打面、传导机构和振动感应板设置在固定壳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子底鼓触发模块,其特征是:所述鼓皮上设有与固定柱相对应的第一通孔。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子底鼓触发模块,其特征是:所述击打面上设有一个安装环,所述安装环环绕击打面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军夏杰王汉超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海伦鼓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