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线通讯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48058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0 08: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单线通讯电路,包括有与第一控制单元连接用于接收数据和发送数据的首端通讯收发电路、用于电气隔离的光电耦合器U3、用于电气隔离的光电耦合器U4、与第二控制单元连接用于接收首端通讯收发电路发送数据的末端通讯接收电路、与第二控制单元连接用于向首端通讯收发电路发送数据的末端通讯发送电路,首端通讯收发电路的数据发送端与光电耦合器U3输入端连接,末端通讯接收电路与光电耦合器U3输出端连接,首端通讯收发电路的数据接收端与光电耦合器U4输出端连接,末端通讯发送电路与光电耦合器U4输入端连接,通过首端通讯收发电路可实现单线接收数据和发送数据功能,节约线材和控制资源。节约线材和控制资源。节约线材和控制资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线通讯电路
[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单线通讯电路。
[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通讯电路多采用双线通讯,即两个控制单元之间需要连接两条通讯线路,其中一条作为第一控制单元向第二控制单元发送数据使用,另一条作为第一控制单元接收第二控制单元发送数据使用,此通讯电路使用线材较多。同时此双线通讯电路一般使用3.3V或5V电压,通讯能力弱,不利于长距离通讯,如应用于冰箱上时,由于主控单元设置于上部以及部分组件控制单元设置于下部,两控制单元相距较远,使得相互间难以准确完整地进行数据传输,容易造成数据缺失,控制不到位等影响。
[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克服了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单线通讯电路。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0005]一种单线通讯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与第一控制单元连接用于接收数据和发送数据的首端通讯收发电路、用于电气隔离的光电耦合器U3、用于电气隔离的光电耦合器U4、与第二控制单元连接用于接收首端通讯收发电路发送数据的末端通讯接收电路、与第二控制单元连接用于向首端通讯收发电路发送数据的末端通讯发送电路,首端通讯收发电路的数据发送端与光电耦合器U3输入端连接,末端通讯接收电路与光电耦合器U3输出端连接,首端通讯收发电路的数据接收端与光电耦合器U4输出端连接,末端通讯发送电路与光电耦合器U4输入端连接。
[0006]如上所述的一种单线通讯电路,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首端通讯收发电路包括有一端与第一控制单元连接的电阻R12,电阻R12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9一端、电阻R8一端、三极管Q3集电极连接,电阻R9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3一端、光电耦合器U3负极输入端连接,光电耦合器U3正极输入端、电容C3另一端、电阻R8另一端、电容C6一端、光电耦合器U4集电极输出端分别与电源VCC连接,三极管Q3基极分别电阻R16一端、电阻R15一端连接,电阻R15另一端与光电耦合器U4发射极输出端连接,三极管Q3发射极、电阻R16另一端、电容C6另一端分别接地。
[0007]如上所述的一种单线通讯电路,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末端通讯接收电路包括有三极管Q1,三极管Q1基极分别与电阻R11一端、电阻R10一端连接,电阻R10另一端与光电耦合器U3发射极输出端连接,三极管Q1集电极分别与第二控制单元、电容C4一端、电阻R7一端连接,电阻R7另一端与电源VDD连接,三极管Q1发射极、电阻R11另一端、电容C4另一端分别接地,光电耦合器U3集电极输出端与电源VDD连接。
[0008]如上所述的一种单线通讯电路,其特征在于:末端通讯发送电路包括有三极管Q2,三极管Q2集电极与光电耦合器U4正极输入端连接,三极管Q2基极分别与电阻R13一端、电容C5一端、电阻R14一端连接,电阻R14另一端与第二控制单元连接,三极管Q2发射极、电阻R13
另一端、电容C5另一端分别与电源VDD,光电耦合器U4负极输入端通过电阻R7接地。
[000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0]本技术中与第一控制单元连接的首端通讯收发电路可实现单线接收数据和发送数据功能,节约线材和控制资源;同时采用12V或24V等大电压可实现长距离通讯,保证长距离通讯数据传输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本技术设置有光电耦合器,可实现两个控制单元通讯时的电气隔离作用,提高使用安全性。
[附图说明][0011]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0012]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13]需要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在本专利技术中涉及“优选”、“次优选”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优选”、“次优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0014]如图1所示,一种单线通讯电路,包括有与第一控制单元连接用于接收数据和发送数据的首端通讯收发电路1、用于电气隔离的光电耦合器U3、用于电气隔离的光电耦合器U4、与第二控制单元连接用于接收首端通讯收发电路1发送数据的末端通讯接收电路2、与第二控制单元连接用于向首端通讯收发电路1发送数据的末端通讯发送电路3,首端通讯收发电路1的数据发送端与光电耦合器U3输入端连接,末端通讯接收电路2与光电耦合器U3输出端连接,首端通讯收发电路1的数据接收端与光电耦合器U4输出端连接,末端通讯发送电路3与光电耦合器U4输入端连接。
[0015]安装时只需通过一条通讯线将第一控制单元数据发送端、数据接收端同时与首端通讯收发电路1连接,末端通讯接收电路2、末端通讯发送电路3分别第二控制单元的数据接收端和数据发送端连接。
[0016]使用时当第一控制单元向第二控制单元发送数据时,第一控制单元发送的数据通过通讯单线传输到首端通讯收发电路1上,此时首端通讯收发电路1中与光电耦合器4输出端连接的接收支路不通,发送数据只能从首端通讯收发电路1中与光电耦合器3输入端连接的发送支路输出,发送数据经过光电耦合器3传输到末端通讯接收电路2被第二控制单元接收;当第二控制单元向第一控制单元发送数据时,第二控制单元发送数据通过末端通讯发送电路3、光电耦合器U4发送到首端通讯收发电路1中的接收支路上,被第一控制单元接收,完成两者间的数据传输。
[0017]如图1所示,首端通讯收发电路1的电路结构包括有一端与第一控制单元连接的电阻R12,电阻R12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9一端、电阻R8一端、三极管Q3集电极连接,电阻R9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3一端、光电耦合器U3负极输入端连接,光电耦合器U3正极输入端、电容C3另一端、电阻R8另一端、电容C6一端、光电耦合器U4集电极输出端分别与电源VCC连接,三极管
Q3基极分别电阻R16一端、电阻R15一端连接,电阻R15另一端与光电耦合器U4发射极输出端连接,三极管Q3发射极、电阻R16另一端、电容C6另一端分别接地,通过上述电路结构实现了单通讯线发送数据和接收数据的功能。
[0018]如图1所示,末端通讯接收电路2的电路结构包括有三极管Q1,三极管Q1基极分别与电阻R11一端、电阻R10一端连接,电阻R10另一端与光电耦合器U3发射极输出端连接,三极管Q1集电极分别与第二控制单元、电容C4一端、电阻R7一端连接,电阻R7另一端与电源VDD连接,三极管Q1发射极、电阻R11另一端、电容C4另一端分别接地,光电耦合器U3集电极输出端与电源VDD连接。
[0019]如图1所示,末端通讯发送电路3的电路结构包括有三极管Q2,三极管Q2集电极与光电耦合器U4正极输入端连接,三极管Q2基极分别与电阻R13一端、电容C5一端、电阻R14一端连接,电阻R14另一端与第二控制单元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线通讯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与第一控制单元连接用于接收数据和发送数据的首端通讯收发电路(1)、用于电气隔离的光电耦合器U3、用于电气隔离的光电耦合器U4、与第二控制单元连接用于接收首端通讯收发电路(1)发送数据的末端通讯接收电路(2)、与第二控制单元连接用于向首端通讯收发电路(1)发送数据的末端通讯发送电路(3),首端通讯收发电路(1)的数据发送端与光电耦合器U3输入端连接,末端通讯接收电路(2)与光电耦合器U3输出端连接,首端通讯收发电路(1)的数据接收端与光电耦合器U4输出端连接,末端通讯发送电路(3)与光电耦合器U4输入端连接;首端通讯收发电路(1)包括有一端与第一控制单元连接的电阻R12,电阻R12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9一端、电阻R8一端、三极管Q3集电极连接,电阻R9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3一端、光电耦合器U3负极输入端连接,光电耦合器U3正极输入端、电容C3另一端、电阻R8另一端、电容C6一端、光电耦合器U4集电极输出端分别与电源VCC连接,三极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照杨航梁泽俊郑新伟吴启明李立李晓菲谭应添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浩帆电子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