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软材料绕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480210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0 08: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绕线装置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用于软材料绕线装置,包括用于提供转动力的动力块,动力块上同轴连接有转动轴,转动轴上滑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机构和第二转动机构,转动轴与第一转动机构和第二转动机构的连接处对称开有竖直槽,竖直槽内可拆卸连接有可让第一转动机构和第二转动机构转动的连接块,第一转动机构和第二转动机构上均可拆卸连接有用于绕线的若干绕线棒,绕线棒上开有绕线槽,绕线棒的底部均固接有防止绕线滑出的限位块,本装置解决了传统的软材料绕线装置中位于底层的软管由于在时间和压力的双重作用容易变形损坏的问题。变形损坏的问题。变形损坏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软材料绕线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绕线装置
,具体公开了一种用于软材料绕线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软管类耗材包括一次性的医疗耗材,很多软管类耗材均属于软材料,在现有技术中对于软材料的定义是:1.质地软;2硬度低,对于这种软性软管一般是通过绕线收集的,绕线收集即通过收集辊对于软管进行缠绕收集,在现在技术中,会绕线过程中,会存在一些问题:如软管很多时,且均缠绕绕线在收集辊上,位于顶层的软管会对位于底层的软管产生压力,使得位于底层的软管受到挤压后,逐渐变形,并且,由于绕线后软管基本是为收集储存,长时间不会再次使用,由此,由于在时间和压力的双重作用,使得位于底层的软管变形损坏,鉴于此,专利技术人提出一种用于软材料绕线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了传统的软材料绕线装置中位于底层的软管由于在时间和压力的双重作用容易变形损坏的问题。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以下基础方案:
[0005]一种用于软材料绕线装置,
[0006]本基础方案的原理及效果在于:
[0007]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装置结构简单,构思巧妙,从改变压力上入手,通过设置多根绕线棒,实现大圆缠绕,对于相同数量的软管而言,压力是必然减少的,从这角度上可以解决了传统的软材料绕线装置中位于底层的软管由于在时间和压力的双重作用容易变形损坏的问题。
[0008]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装置还从绕线棒的结构上入手,通过绕线棒上开有绕线槽,绕线棒的底部均固接有防止绕线滑出的限位块,这种方式可以更好的稳定缠绕时底层的软管,可以避免空绕现象,可以有效保证每一层的软管上下受到的压力是相同的,对同一根软管而言,各个角度的受到力是相同的相比于各个角度的受到力是不同的而言,是更加健康,且不容易变形损坏的。
[0009]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装置结构简单,构思巧妙,从缠绕方式上入手,设置了第一转动盘和第二转动盘,且第一转动盘与第二转动盘相互独立,操作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确定是单盘旋转缠绕,还是双盘旋转缠绕,这种方式可以避免操作人员使用单盘过度缠绕的情况发生,过度缠绕会导致软管受力的压力剧增,从这个角度上说,本装置解决了传统的软材料绕线装置中位于底层的软管由于在时间和压力的双重作用容易变形损坏的问题。
[0010]进一步,所述第一转动机构包括第一转动盘和第一卡接块,所述第二转动机构包括第二转动盘和第二卡接块,所述第一转动盘、第一卡接块、第二转动盘和第二卡接块均开有可让连接块插入的连接孔。
[0011]进一步,所述第一转动盘和第二转动盘上均开有若干孔洞。孔洞用于减轻整体重
量。
[0012]进一步,所述连接孔与连接块采用间隙配合。
[0013]进一步,所述连接块从第二卡接块上插入,经竖直槽插入第一转动盘和第一卡接块。
[0014]进一步,所述动力块上接有皮带传送机构。
[0015]进一步,所述第一转动盘和第二转动盘上均匀开有若干连接槽,所述连接槽与所述绕线棒螺纹连接。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用于软材料绕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用于软材料绕线装置的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实现预定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0020]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动力块1、皮带传送机构2、第一卡接块3、第一转动盘4、竖直槽5、连接块6、第二转动盘7、孔洞8、绕线棒9、第二卡接块10、绕线槽11、连接槽12、限位块13。
[0021]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
[0022]一种用于软材料绕线装置,包括用于提供转动力的动力块1,动力块1采用集成转动电机,也可以如图1所示,外接皮带传送机构2,可以实现动力块1转动即可。
[0023]动力块1上同轴连接有转动轴,转动轴上滑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机构和第二转动机构,转动轴与第一转动机构和第二转动机构的连接处对称开有竖直槽5,竖直槽5内可拆卸连接有可让第一转动机构和第二转动机构转动的连接块6,具体的: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转动机构包括第一转动盘4和第一卡接块3,第二转动机构包括第二转动盘7和第二卡接块10,第一转动盘4、第一卡接块3、第二转动盘7和第二卡接块10均开有可让连接块6插入的连接孔,如图1所示,连接块6从第二卡接块10上插入,经竖直槽5插入第一转动盘4和第一卡接块3,连接孔与连接块6采用间隙配合,连接块6插入所有连接孔后,当转动轴转动时,第一转动盘4和第二转动盘7均可以实现转动,当连接块6只插入位于第二卡接块10上的连接孔,而不插入第一卡接块3上的连接孔时,此时,只有第二转动盘7转动,而第二转动盘7不会发生转动,但是考虑到第一转动盘4的因素,整个装置在运行过程中,应当处于水平放置状态,第一转动盘4和第二转动盘7上均开有若干孔洞8。孔洞8用于减轻整体重量。
[0024]第一转动机构和第二转动机构上均可拆卸连接有用于绕线的若干绕线棒9,具体
的: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转动盘4和第二转动盘7上均匀开有若干连接槽12,连接槽12与绕线棒9螺纹连接,根据实现情况,如图1所示,均匀安装绕线棒9。
[0025]绕线棒9上开有绕线槽11,绕线棒9的底部均固接有防止绕线滑出的限位块13,设置绕线槽11的目的在于避免底层的管线随意晃动,进而造成了空绕或者打结的情况发生。
[0026]具体实现过程:第一步,整个装置水平放置,动力块1采用集成转动电机,本实施例以动力块1为集成电机为例,首先,连接块6从第二卡接块10上插入,经竖直槽5插入第一转动盘4和第一卡接块3,当转动轴转动,第一转动盘4和第二转动盘7随之转动。
[0027]第二步,然后,然后采用多根绕线棒9为基础,使之成为一个大圆,将导线绕所有的绕线棒9进行缠绕,相比于单根绕线棒9而言,对于相同数量的软管而言,缠绕层数必然减少,缠绕层数必然减少使得位于底层的软管受到的压力随之减小,进而确保软管不会受到过大的压力。
[0028]其次,采用多根绕线棒9,在收集后准备归库时,由于存在多根绕线棒9,操作人员在挪移软管的位置时,也比较方便,挪移软管的位置可以减少空绕的现象发生,进而确定的缠绕的稳定性。
[0029]第四步,绕线棒9上开有绕线槽11,绕线棒9的底部均固接有防止绕线滑出的限位块13,绕线槽11可以底层的软管随意晃动,进而底层的稳定性,进而可以保证上层软管的缠绕的稳定性。
[00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软材料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提供转动力的动力块,所述动力块上同轴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上滑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机构和第二转动机构,转动轴与第一转动机构和第二转动机构的连接处对称开有竖直槽,所述竖直槽内可拆卸连接有可让第一转动机构和第二转动机构转动的连接块,第一转动机构和第二转动机构上均可拆卸连接有用于绕线的若干绕线棒,所述绕线棒上开有绕线槽,所述绕线棒的底部均固接有防止绕线滑出的限位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软材料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机构包括第一转动盘和第一卡接块,所述第二转动机构包括第二转动盘和第二卡接块,所述第一转动盘、第一卡接块、第二转动盘和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成泉
申请(专利权)人:安平医疗器械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