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混凝土板及其制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混凝土板及其制造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混凝土板及其制造方法,属于建筑
技术介绍
[0002]建筑施工现场中,经常需要搭建临时建筑进行项目管理或安装必要设备。由于施工现场需要大量建筑设备,震动源众多,临时建筑需要较好的减震功能才能保证人员正常工作的环境,并降低环境震动对施工机器的影响。现有的使用预制建筑材料搭建而成的装配式建筑缺乏有效的减震结构,仅能依靠预制建筑材料自身的厚度消解环境震动,减震效果较差,尤其是轻钢制成的活动板房,由于其质量轻、柔度大、阻尼小,且不提施工机器的环境震动,其仅仅在人们日常活动的作用下即产生明显震动,存在严重的舒适度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以上背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混凝土板,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述的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混凝土板的制造方法。
[0005]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混凝土板,其特征在于:该具有减震功能的混凝土板包括:板体(1),具有若干内腔(3),所述板体(1)侧部设有若干用于连通内腔(3)与板体(1)外部的安装口(4);若干吸震载体(2),设于板体(1)内腔(3),每个吸震载体(2)表面设有若干呈蜂窝状均匀布置的吸震孔(8),所述吸震孔(8)沿吸震载体(2)厚度方向包括主震动耗能区域(801)、震动聚焦区域(802)和辅助震动耗能区域(803);所述主震动耗能区域(801)在吸震载体(2)表面的投影为正六边形,所述震动聚焦区域(802)和所述辅助震动耗能区域(803)在吸震载体(2)表面的投影为圆形,震动聚焦区域(802)在吸震载体(2)表面的投影面积大于辅助震动耗能区域(803)在吸震载体(2)表面的投影面积;所述震动聚焦区域(802)和所述辅助震动耗能区域(803)在吸震载体(2)侧面的投影轮廓线与吸振载体底面的最短直线距离满足以下公式:式中,h(x)为x位置的震动聚焦区域(802)或辅助震动耗能区域(803)在吸震载体(2)侧面的投影轮廓线与吸振载体底面的最短直线距离,ε为常数,x为x位置到吸震孔(8)中轴线的垂直距离,r0为辅助震动耗能区域(803)在吸震载体(2)侧面的投影轮廓线到吸震孔(8)中轴线的垂直距离,r为震动聚焦区域(802)在吸震载体(2)侧面的投影轮廓线到吸震孔(8)中轴线的最大垂直距离;所述吸震孔(8)在辅助震动耗能区域(803)内的孔壁设有若干凹陷于孔壁表面的辅助耗能腔(804),所述辅助耗能腔(804)沿平行于吸震载体(2)表面的方向延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混凝土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1)的侧部还设有若干连接孔(5)和若干连接块(6)中的至少之一。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混凝土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1)内部还设有若干纵横交错设置且平行于板体(1)表面的加强筋条(7),所述加强筋条(7)与所述吸震载体(2)间隔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混凝土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耗能腔(804)在吸震载体(2)表面的投影为圆环形状。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混凝土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辅助耗能腔(804)沿吸震孔(8)中轴线方向间隔均匀分布。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混凝土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辅助耗能腔(804)沿吸震孔(8)中轴线方向呈外径缩小的趋势,邻近于震动聚焦区域(802)的辅助耗能腔(804)外径大于背离于震动聚焦区域(802)的辅助耗能腔(...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