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无线网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47784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0 08: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无线网桥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设有动力底座,动力底座上设有旋转箱,旋转箱上方设有支撑板,支撑板两侧设有旋转耳板,两个旋转耳板通过转轴安装在旋转箱的两侧壁外,支撑板上设有图像采集摄像装置、可拆卸安装座,可拆卸安装座上设有支撑柱,支撑柱上设有无线网桥装置,底座前后两侧设有螺纹孔固定板,底座一侧面设有调节式夹装组件,底座底部四角处设有拆装式防掉落支撑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通过调整无线网桥装置在水平方向、竖直方向的角度,固定方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不仅可以通过螺纹孔固定板将底座直接固定在船顶平面的位置,如果需要固定在柱件杆上的时候,也可以通过调节式夹装组件固定。定。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的无线网桥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无线通讯设备的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的无线网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无线通信是利用电磁波信号可以在自由空间中传播的特性进行信息交换的一种通信方式。
[0003]在沉管隧道安装工程中,需要将安装船上的各种安装数据信息实时、准确、连续传递给陆上指挥中心,考虑到沉管隧道安装位于外海,没有任何手机讯号,且卫星通讯方式无法满足沉管安装全过程对于信号强度、质量的要求,所以采用无线网桥(微波通讯)进行信息数据的交换。
[0004]因沉管隧道安装船在浮运与安装过程中持续的移动,对无线网桥信号强度影响明显,为保证数据的实时、准确、连续传输,需要工人攀爬到安装船最高处对网桥信号接发器方向进行手动调整,由于相隔距离较远,工人通过肉眼观察陆上指挥中心网桥位置再手动调整精确度不高,故需船上控制室人员测试信号强度以验证此时网桥调整的方向是否正确,在整个沉管隧道安装过程中反复调整、费时费力,且因频繁攀爬桅杆增加安全风险。无线网桥固定时有时候需要按照需要安装在不同的部件之上,一般的安装方式不能满足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新型的无线网桥装置。
[0006]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新型的无线网桥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设有动力底座,动力底座上设有旋转箱,旋转箱通过转轴连有第一驱动机构,第一驱动机构安装在动力底座内,旋转箱上方设有支撑板,支撑板两侧设有旋转耳板,两个旋转耳板通过转轴安装在旋转箱的两侧壁外且转轴连有第二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安装在旋转箱内,支撑板上设有图像采集摄像装置,图像采集摄像装置顶部设有第一防雨罩,图像采集摄像装置、第一防雨罩上设有可拆卸安装座,可拆卸安装座上设有支撑柱,支撑柱上设有网桥固定架,网桥固定架一侧安装有无线网桥装置,支撑柱顶部在无线网桥装置上方设有第二防雨罩,底座前后两侧设有螺纹孔固定板,底座与图像采集摄像装置、无线网桥装置的观测端背对的一侧面设有调节式夹装组件,底座底部四角处设有拆装式防掉落支撑组件。
[0008]调节式夹装组件包括两个弧形夹板,每个弧形夹板面向底座侧面的一端设有L形调节板且背向底座侧面的一端设有对接耳板,底座侧面上设有若干调节孔,L形调节板通过第一螺栓安装在其中一个调节孔处,两个弧形夹板的对接耳板通过第二螺栓连接固定。
[0009]底座底部对应每个拆装式防掉落支撑组件均设有一个凹孔,每个拆装式防掉落支撑组件均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连接的顶支撑柱、调节支撑柱以及底支撑柱,顶支撑柱顶部插入对应的凹孔内。
[0010]调节支撑柱顶部与底部均设有U形连接槽并通过U形连接槽两侧的螺栓与顶支撑柱、底支撑柱连接。
[0011]底支撑柱为L形结构。
[0012]支撑柱两侧与可拆卸安装座顶部之间设有加强斜撑。
[0013]可拆卸安装座包括卡装在图像采集摄像装置、无线网桥装置外侧的n形架,n形架底部设有连接板,连接板通过第三螺栓固定在旋转耳板外侧面上。
[0014]第二防雨罩为人字形结构。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可以通过旋转箱调整无线网桥装置在水平方向的角度,还可以利用旋转耳板、支撑板调整无线网桥装置在竖直方向的角度,使其观测以及测量的更加准确,调整方式简单,且本技术的固定方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不仅可以通过螺纹孔固定板将底座直接固定在船顶平面的位置,如果需要固定在柱件杆上的时候,也可以通过调节式夹装组件固定,为了防止其在晃动时不断下沉的现象,可以通过拆装式支撑组件进行支撑。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省略拆装式防掉落支撑组件后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

底座;2

动力底座;3

旋转箱;4

支撑板;5

旋转耳板;6

图像采集摄像装置;7

第一防雨罩;8

可拆卸安装座;9

支撑柱;10

网桥固定架;11

无线网桥装置;12

第二防雨罩;13

螺纹孔固定板;14

调节式夹装组件;15

拆装式防掉落支撑组件;16

凹孔;17

加强斜撑;
[0019]81

n形架;82

连接板;83

第三螺栓;
[0020]141

弧形夹板;142

L形调节板;143

对接耳板;144

调节孔;145

第一螺栓;146

第二螺栓;
[0021]151

顶支撑柱;152

调节支撑柱;153

底支撑柱;
[0022]以下将结合本技术的实施例参照附图进行详细叙述。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4]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新型的无线网桥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上设有动力底座2,动力底座2上设有旋转箱3,旋转箱3通过转轴连有第一驱动机构,第一驱动机构可以为驱动电机,第一驱动机构安装在动力底座2内,旋转箱3上方设有支撑板4,支撑板4两侧设有旋转耳板5,两个旋转耳板5通过转轴安装在旋转箱3的两侧壁外且转轴连有第二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可以为传送链条及与之相连的驱动电机,第二驱动机构安装在旋转箱3内,支撑板4上设有图像采集摄像装置6,图像采集摄像装置6顶部设有第一防雨罩7,图像采集摄像装置6、第一防雨罩7上设有可拆卸安装座8,可拆卸安装座8上设有支撑柱9,支撑柱9上设有网桥固定架10,网桥固定架10一侧安装有无线网桥装置11,支撑柱9顶部在无线网桥装置11上方设有第二防雨罩12,底座1前后两侧设有螺纹孔固定板13,底座1与图像采集摄像装置6、无线网桥装置11的观测端背对的一侧面设有调节式夹装组件14,底座1底部四角处设有拆
装式防掉落支撑组件15。
[0025]本技术可以通过旋转箱3调整无线网桥装置11在水平方向的角度,还可以利用旋转耳板5、支撑板4调整无线网桥装置11在竖直方向的角度,使其观测以及测量的更加准确,调整方式简单。
[0026]本技术固定方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不仅可以通过螺纹孔固定板13将底座1直接固定在船顶平面的位置,如果需要固定在柱件杆上的时候,也可以通过调节式夹装组件14固定,为了防止其在晃动时不断下沉的现象,可以通过拆装式支撑组件15进行支撑。
[0027]调节式夹装组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的无线网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底座(1)上设有动力底座(2),动力底座(2)上设有旋转箱(3),旋转箱(3)通过转轴连有第一驱动机构,第一驱动机构安装在动力底座(2)内,旋转箱(3)上方设有支撑板(4),支撑板(4)两侧设有旋转耳板(5),两个旋转耳板(5)通过转轴安装在旋转箱(3)的两侧壁外且转轴连有第二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安装在旋转箱(3)内,支撑板(4)上设有图像采集摄像装置(6),图像采集摄像装置(6)顶部设有第一防雨罩(7),图像采集摄像装置(6)、第一防雨罩(7)上设有可拆卸安装座(8),可拆卸安装座(8)上设有支撑柱(9),支撑柱(9)上设有网桥固定架(10),网桥固定架(10)一侧安装有无线网桥装置(11),支撑柱(9)顶部在无线网桥装置(11)上方设有第二防雨罩(12),底座(1)前后两侧设有螺纹孔固定板(13),底座(1)与图像采集摄像装置(6)、无线网桥装置(11)的观测端背对的一侧面设有调节式夹装组件(14),底座(1)底部四角处设有拆装式防掉落支撑组件(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无线网桥装置,其特征在于,调节式夹装组件(14)包括两个弧形夹板(141),每个弧形夹板(141)面向底座(1)侧面的一端设有L形调节板(142)且背向底座(1)侧面的一端设有对接耳板(143),底座(1)侧面上设有若干调节孔(144),L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建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