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安全通信的物联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47780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0 08: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安全通信的物联网装置,包括路由器体、散热机构、天线组件和安全防护机构,所述路由器体的侧方设置有散热机构,且路由器体的后方两侧设置有天线组件,所述路由器体的后方中部分布有安全防护机构,所述安全防护机构包括挡板、轴架、扣块和扣槽,且挡板的上端贯穿有轴架,所述挡板的下端中部固定有扣块,且扣块的外侧贴合有扣槽。该可安全通信的物联网装置,由于挡板通过轴架与路由器体构成旋转结构,因此使用者通过扣动扣块将所需使用端口前端挡板打开,便于内部端口的使用,当端口不使用时,将挡板下端的扣块与扣槽连接,从而对端口进行防护,降低端口的损伤,提高通信的持续安全性。高通信的持续安全性。高通信的持续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安全通信的物联网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物联网
,具体为一种可安全通信的物联网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物联网是指通过各种信息传感器、射频识别技术、全球定位系统、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器等各种装置与技术,实时采集任何需要监控、连接、互动的物体或过程,通过各类可能的网络接入,实现物与物、物与人的泛在连接,实现对物品和过程的智能化感知、识别和管理,路由器也是物联网装置之一。
[0003]市场上的路由器在使用中不具有较好的端口防护结构,因此当连接端口损坏时难以继续实现网络的安全连接通信,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可安全通信的物联网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安全通信的物联网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市场上的路由器在使用中不具有较好的端口防护结构,因此当连接端口损坏时难以继续实现网络的安全连接通信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安全通信的物联网装置,包括路由器体、散热机构、天线组件和安全防护机构,所述路由器体的侧方设置有散热机构,且路由器体的后方两侧设置有天线组件,所述路由器体的后方中部分布有安全防护机构,所述安全防护机构包括挡板、轴架、扣块和扣槽,且挡板的上端贯穿有轴架,所述挡板的下端中部固定有扣块,且扣块的外侧贴合有扣槽。
[0006]进一步的,所述挡板通过轴架与路由器体构成旋转结构,且挡板与扣块之间为固定连接。
[0007]进一步的,所述轴架通过扣块与扣槽构成卡扣结构,且扣槽与路由器体之间为一体结构。
[0008]进一步的,所述散热机构包括防尘滤网架、散热片、螺栓和卡槽,且防尘滤网架的内侧贴合有散热片,所述防尘滤网架的端部贯穿有螺栓,且防尘滤网架的右方设置有卡槽。
[0009]进一步的,所述防尘滤网架通过螺栓与路由器体构成螺纹结构,且防尘滤网架与散热片之间相贴合。
[0010]进一步的,所述天线组件包括转轴、防护架和天线本体,且转轴的外侧设置有防护架,所述防护架的内部嵌合有天线本体。
[0011]进一步的,所述防护架通过转轴与路由器体构成旋转结构,且天线本体嵌合于防护架内部。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可安全通信的物联网装置,由于挡板通过轴架与路由器体构成旋转结构,因此使用者通过扣动扣块将所需使用端口前端挡板打开,便于内部端口的使用,当端口不使用时,将挡板下端的扣块与扣槽连接,从而对端口进行防护,降低端口的损伤,提高通信的持续安全性。
[0013]通过散热机构的设置,防尘滤网架的设置可有效的阻挡外界灰尘进入路由器体内部,同时防尘滤网架与散热片的配合提高了路由器体内部的散热效率,避免路由器体内部温度过高影响机体性能,使用者通过拧松螺栓对防尘滤网架进行拆卸,从而对防尘滤网架进行清理及更换。
[0014]通过天线组件的设置,天线本体嵌合于防护架内部,当路由器体不使用时可将天线本体按压隐藏于防护架内部,同时通过转轴对防护架进行旋转,减少防护架及天线本体的占用空间,提高收纳性。
[0015]通过安全防护机构的设置,路由器体每个端口前端都设置有挡板,由于挡板通过轴架与路由器体构成旋转结构,因此使用者通过扣动扣块将所需使用端口前端挡板打开,便于内部端口的使用,当端口不使用时,将挡板下端的扣块与扣槽连接,从而对端口进行防护,降低端口的损伤,提高通信的持续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分拆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后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路由器体;2、散热机构;201、防尘滤网架;202、散热片;203、螺栓;204、卡槽;3、天线组件;301、转轴;302、防护架;303、天线本体;4、安全防护机构;401、挡板;402、轴架;403、扣块;404、扣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如图1

2所示,一种可安全通信的物联网装置,包括:路由器体1,路由器体1的侧方设置有散热机构2,且路由器体1的后方两侧设置有天线组件3,散热机构2包括防尘滤网架201、散热片202、螺栓203和卡槽204,且防尘滤网架201的内侧贴合有散热片202,防尘滤网架201的端部贯穿有螺栓203,且防尘滤网架201的右方设置有卡槽204,防尘滤网架201通过螺栓203与路由器体1构成螺纹结构,且防尘滤网架201与散热片202之间相贴合,防尘滤网架201的设置可有效的阻挡外界灰尘进入路由器体1内部,同时防尘滤网架201与散热片202的配合提高了路由器体1内部的散热效率,避免路由器体1内部温度过高影响机体性能,使用者通过拧松螺栓203对防尘滤网架201进行拆卸,从而对防尘滤网架201进行清理及更换。
[0021]如图3所示,一种可安全通信的物联网装置,路由器体1的后方中部分布有安全防护机构4,天线组件3包括转轴301、防护架302和天线本体303,且转轴301的外侧设置有防护架302,防护架302的内部嵌合有天线本体303,防护架302通过转轴301与路由器体1构成旋转结构,且天线本体303嵌合于防护架302内部,天线本体303嵌合于防护架302内部,当路由器体1不使用时可将天线本体303按压隐藏于防护架302内部,同时通过转轴301对防护架302进行旋转,减少防护架302及天线本体303的占用空间,提高收纳性,安全防护机构4包括挡板401、轴架402、扣块403和扣槽404,且挡板401的上端贯穿有轴架402,挡板401的下端中部固定有扣块403,且扣块403的外侧贴合有扣槽404,挡板401通过轴架402与路由器体1构成旋转结构,且挡板401与扣块403之间为固定连接,轴架402通过扣块403与扣槽404构成卡扣结构,且扣槽404与路由器体1之间为一体结构,路由器体1每个端口前端都设置有挡板
401,由于挡板401通过轴架402与路由器体1构成旋转结构,因此使用者通过扣动扣块403将所需使用端口前端挡板401打开,便于内部端口的使用,当端口不使用时,将挡板401下端的扣块403与扣槽404连接,从而对端口进行防护,降低端口的损伤,提高通信的持续安全性。
[0022]综上,该可安全通信的物联网装置,首先防尘滤网架201的设置可阻挡外界灰尘进入路由器体1内部,同时防尘滤网架201与散热片202的配合提高了路由器体1内部的散热效率,避免路由器体1内部温度过高影响机体性能,使用者通过拧松螺栓203对防尘滤网架201进行拆卸,从而对防尘滤网架201进行清理及更换,天线本体303嵌合于防护架302内部,当路由器体1不使用时可将天线本体303按压隐藏于防护架302内部,同时通过转轴301对防护架302进行旋转,减少防护架302及天线本体303的占用空间,提高收纳性,路由器体1每个端口前端都设置有挡板401,由于挡板401通过轴架402与路由器体1构成旋转结构,因此使用者通过扣动扣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安全通信的物联网装置,包括路由器体(1)、散热机构(2)、天线组件(3)和安全防护机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路由器体(1)的侧方设置有散热机构(2),且路由器体(1)的后方两侧设置有天线组件(3),所述路由器体(1)的后方中部分布有安全防护机构(4),所述安全防护机构(4)包括挡板(401)、轴架(402)、扣块(403)和扣槽(404),且挡板(401)的上端贯穿有轴架(402),所述挡板(401)的下端中部固定有扣块(403),且扣块(403)的外侧贴合有扣槽(40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安全通信的物联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401)通过轴架(402)与路由器体(1)构成旋转结构,且挡板(401)与扣块(403)之间为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安全通信的物联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架(402)通过扣块(403)与扣槽(404)构成卡扣结构,且扣槽(404)与路由器体(1)之间为一体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安全通信的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珺涵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