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互联网大数据的交通流量监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47736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0 08: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交通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基于互联网大数据的交通流量监测装置,针对现有的交通流量监测装置使用不方便的问题,现提出以下方案,包括主板、拍摄器、第一卡环和第二卡环,所述主板的顶部外壁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控制终端,且控制终端的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拍摄器固定连接于连接杆的顶部外壁,所述主板的顶部外壁设置有防护机构,且主板的底部外壁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处于主板顶部的拍摄器会对过往车辆进行记录观察,并将观测结果通过控制终端进行信息的传输,从而实现了对车流量的观测效果,并且第一卡杆和第二卡杆在实现了对主板的辅助支撑的同时,增加了装置的稳定性与便携性。增加了装置的稳定性与便携性。增加了装置的稳定性与便携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互联网大数据的交通流量监测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交通监测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互联网大数据的交通流量监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高速公路路网建设和汽车保有量的增加,使得高速公路以及马路的路况日趋复杂,其中交通安全是尤为重要的一项,交通安全是指人们在道路上进行活动、玩耍时,要按照交通法规的规定,安全地行车、走路,避免发生人身伤亡或财物损失,在对交通安全进行管制的过程中,就需要对道路上的车流量进行监测以及进行数据对比。
[0003]由于车流量监测装置在使用时需要安装在道路旁,而现有的监测装置在安装使用时,会由于受到道路条件的限制而出现安装或者使用不方便的情况,例如需要对装置高度进行调节,或者路况较差时需要对装置进行辅助支撑等等,不具备太多的功能性导致装置使用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为了克服现有的交通流量监测装置使用不方便的问题,提供一种基于互联网大数据的交通流量监测装置。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互联网大数据的交通流量监测装置,包括主板、拍摄器、第一卡环和第二卡环,所述主板的顶部外壁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控制终端,且控制终端的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拍摄器固定连接于连接杆的顶部外壁;
[0006]所述主板的顶部外壁设置有防护机构,且主板的底部外壁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支撑杆的底部外壁均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第一卡环和第二卡环分别固定连接于主板的底部两端两侧外壁,且第一卡环和第二卡环的圆周外壁分别套接有第一卡杆和第二卡杆,第一卡杆和第二卡杆的一端外壁均设置有支撑机构,在使用此装置时,通过支撑杆以及支撑杆底部的升降机构可对主板形成稳定的支撑效果,并且处于主板顶部的拍摄器会对过往车辆进行记录观察,并将观测结果通过控制终端进行信息的传输;从而实现了对车流量的观测效果,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并且在使用的过程中,第一卡杆和第二卡杆可对主板提供辅助支撑的效果,增加了装置的稳定性,实用性较强。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中优选的方案,所述防护机构包括防护壳,且主板的顶部两端外壁均开有限位槽,防护壳插接于主板的顶部外壁,且防护壳的底部两端外壁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板的底部外壁均固定连接有插接进限位槽内的限位块,防护壳的顶部两端外壁均固定连接有多个拉杆,通过拉杆可对防护壳进行移动,从而在不使用此装置或者遇到恶劣天气时,拉上防护壳对拍摄器进行保护,并且在使用此装置时,可通过对防护壳的位置进行调整来实现对拍摄器的最佳保护,防止拍摄器受到外力冲击而发生损坏。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中优选的方案,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多个升降筒,且升降筒均通过螺纹
套接于支撑杆的圆周外壁,升降筒的圆周外壁均固定连接有外环,外环的圆周外壁均固定连接有等距离分布的多个转杆,由于升降筒是通过螺纹与支撑杆连接,因此在转动外环时,使得升降筒旋转,从而实现了对整个装置的高度的调节效果,操作简单。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中优选的方案,所述升降筒的底部两侧外壁均固定连接有对接板,且对接板的相对一侧内壁之间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轴,转轴的圆周外壁均固定连接有滑轮,由于升降筒的底部均设置有可转动的滑轮,因此在滑轮与地面接触时,可对装置进行移动,增加了装置的便携性,操作方便。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中优选的方案,所述主板的底部两端两侧外壁均固定连接有夹持块,且夹持块的相对一侧内壁之间分别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第一卡杆和第二卡杆分别固定连接于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的两侧圆周外壁,由于第一卡杆和第二卡杆分别套接在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外壁,因此两个第一卡杆和两个第二卡杆均为同步旋转的状态,因此第一卡杆和第二卡杆在打开时,可以为装置提供稳定的支撑效果,并且使得滑轮处于架空状态,增加了装置的稳定性。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中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卡环和第二卡环的两侧外壁之间均开有等距离分布的多个对接孔,且第一卡杆和第二卡杆的两侧外壁之间均插接有与对接孔相适配的插接杆,插接杆的一侧外壁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通过开有多个对接孔的第一卡环和第二卡环可在第一卡杆和第二卡杆转动至合适角度时,通过固定板对第一卡杆和第二卡杆进行限位固定,从而在第一卡杆和第二卡杆处于不同的角度时,实现了对装置高度的辅助调节以及对装置的加固支撑效果。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中优选的方案,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多个底板,且第一卡杆和第二卡杆的底部两侧外壁之间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短杆,短杆的另一侧外壁均固定连接有侧板,底板均固定连接于侧板的底部外壁之间,由于底板是通过短杆连接在第一卡杆和第二卡杆底部,因此无论第一卡杆和第二卡杆处于何种角度,底板均可以贴合于地面,从而实现了稳定支撑的效果。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中优选的方案,所述主板的顶部外壁四角均固定连接有灯管,通过设置的的多个灯管,且灯管的外壁设置有防雨罩,所述灯管可设置成醒目效果好的闪烁形灯;可在夜间使用此装置时,提供辅助照明的效果,并且可为过往车辆提供警示效果。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中优选的方案,所述防护壳的顶部外壁开有竖槽,且竖槽的四周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吸收板,吸收板的底部两端外壁固定连接有等距离分布的多个竖杆,且竖杆的底部外壁均固定连接有发散板,发散板均为弧形板状密切发散板的一端内壁均固定连接有等距离分布的多个扩散球,吸收板、发散板和扩散球均为铜材质;装置在使用时,吸收板可在光照条件良好的情况下吸收部分热量,并将热量通过发散板和扩散球扩散进防护壳内部,从而实现了对拍摄器的防潮效果,防止拍摄器内部的线路由于天气原因出现损坏的情况。
[0015]综上所述,本方案中的有益效果为:
[0016]其一:在使用此装置时,通过支撑杆以及支撑杆底部的升降机构可对主板形成稳定的支撑效果,并且处于主板顶部的拍摄器会对过往车辆进行记录观察,并将观测结果通过控制终端进行信息的传输,从而实现了对车流量的观测效果,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并且在使用的过程中,第一卡杆和第二卡杆可对主板提供辅助支撑的效果,增加了装置的稳定
性,实用性较强,由于升降筒是通过螺纹与支撑杆连接,因此在转动外环时,使得升降筒旋转,从而实现了对整个装置的高度的调节效果,操作简单,由于升降筒的底部均设置有可转动的滑轮,因此在滑轮与地面接触时,可对装置进行移动,增加了装置的便携性,操作方便,通过开有多个对接孔的第一卡环和第二卡环可在第一卡杆和第二卡杆转动至合适角度时,通过固定板对第一卡杆和第二卡杆进行限位固定,从而在第一卡杆和第二卡杆处于不同的角度时,实现了对装置高度的辅助调节以及对装置的加固支撑效果。
[0017]其二:由于底板是通过短杆连接在第一卡杆和第二卡杆底部,因此无论第一卡杆和第二卡杆处于何种角度,底板均可以贴合于地面,从而实现了稳定支撑的效果,通过拉杆可对防护壳进行移动,从而在不使用此装置或者遇到恶劣天气时,拉上防护壳对拍摄器进行保护,并且在使用此装置时,可通过对防护壳的位置进行调整来实现对拍摄器的最佳保护,防止拍摄器受到外力冲击而发生损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互联网大数据的交通流量监测装置,包括主板(1)、拍摄器(5)、第一卡环(16)和第二卡环(22),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1)的顶部外壁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控制终端(6),且控制终端(6)的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3),拍摄器(5)固定连接于连接杆(13)的顶部外壁;所述主板(1)的顶部外壁设置有防护机构,且主板(1)的底部外壁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0),支撑杆(10)的底部外壁均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第一卡环(16)和第二卡环(22)分别固定连接于主板(1)的底部两端两侧外壁,且第一卡环(16)和第二卡环(22)的圆周外壁分别套接有第一卡杆(17)和第二卡杆(23),第一卡杆(17)和第二卡杆(23)的一端外壁均设置有支撑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互联网大数据的交通流量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机构包括防护壳(3),且主板(1)的顶部两端外壁均开有限位槽(11),防护壳(3)插接于主板(1)的顶部外壁,且防护壳(3)的底部两端外壁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2),支撑板(12)的底部外壁均固定连接有插接进限位槽(11)内的限位块,防护壳(3)的顶部两端外壁均固定连接有多个拉杆(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互联网大数据的交通流量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多个升降筒(9),且升降筒(9)均通过螺纹套接于支撑杆(10)的圆周外壁,升降筒(9)的圆周外壁均固定连接有外环(8),外环(8)的圆周外壁均固定连接有等距离分布的多个转杆(7)。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互联网大数据的交通流量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筒(9)的底部两侧外壁均固定连接有对接板(15),且对接板(15)的相对一侧内壁之间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轴,转轴的圆周外壁均固定连接有滑轮(14)。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互联网大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艺森陈亮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