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清华大学专利>正文

氧化处理卤代有机废气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47626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0 08: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氧化处理卤代有机废气的装置,包括熔盐炉,其内适于设置熔盐;废气通道,适于通入卤代有机废气,所述废气通道从所述熔盐炉的上部伸入所述熔盐炉内且延伸至所述熔盐炉的底部;空气通道,适于通入空气,所述空气通道与所述废气通道连通,且所述空气通道与所述废气通道的连接点位于所述熔盐炉外;排气管,自所述熔盐炉的上部伸出。因本发明专利技术中所述废气通道从所述熔盐炉的上部伸入所述熔盐炉内且延伸至所述熔盐炉的底部,所述废气需从所述熔盐炉的底部逐渐上升,这个过程可以增加废气与熔盐的接触时间,进而提高氧化处理效率。率。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氧化处理卤代有机废气的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废气处理
,特别是一种氧化处理卤代有机废气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卤代有机物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卤代有机废气,卤代有机废气是指一大类化学性质相对稳定的化合物,大多由人工合成,种类很多,是重要的化学原料,很多行业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卤代有机废气几乎都有毒性,其中相当一部分还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效应,危害较大。同时,很多卤代有机废气都不溶于水,具有高挥发性、半挥发性和脂溶性,并且在自然界中难被生物降解,容易被分配到生物体和沉积物中产生积累,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构成严重危害。
[0003]因此,需要对卤代有机废气进行处理后再排放,以降低其危害。
[0004]目前市场上对于卤代有机废气的处置主要包括焚烧和活性炭吸附两种方式。但是焚烧处理是明火处理工艺,安全系数比较低,近几年在全国范围内发生多起RTO炉爆炸事件。而活性炭吸附处理,吸附后产生大量的危害废物
‑‑
废活性炭,跟国家目前推行的“无废城市”的理念不符。
[0005]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熔盐氧化处理卤代有机废气的装置,将废气与空气混合后,经预加热,而后将混合气体从熔盐炉的上部通入熔盐炉中进行氧化反应。
[0006]在上述装置中,由于,直接将废气通入熔盐炉的上部,废气易停留在熔盐的表层,氧化接触反应时间短,氧化处理效率不高,处理后的废气不容易达标。
[0007]因此迫切需要一种能高效处理卤代有机废气的装置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卤代有机废气处理效率不高,处理后的废气不易达标的缺陷。
[0009]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氧化处理卤代有机废气的装置,包括:熔盐炉,其内适于设置熔盐;废气通道,适于通入卤代有机废气,所述废气通道从所述熔盐炉的上部伸入所述熔盐炉内且延伸至所述熔盐炉的底部;空气通道,适于通入空气,所述空气通道与所述废气通道连通,且所述空气通道与所述废气通道的连接点位于所述熔盐炉外;排气管,自所述熔盐炉的上部伸出。
[0010]可选地,所述废气通道包括在所述熔盐炉的底部呈盘旋状的盘旋管段,所述盘旋管段设有多个气孔。
[0011]可选地,所述熔盐炉的内腔设有多个导流板,每个所述导流板与竖直面形成角度大于0的夹角。
[0012]可选地,各所述导流板交错设置,且横向延伸于所述熔盐炉内。
[0013]可选地,所述导流板包括固定端和自由端,所述固定端与所述熔盐炉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导流板的厚度自所述固定端向所述自由端逐渐减小。
[0014]可选地,所述导流板的表面包裹有碳化硅耐火材料隔离层。
[0015]可选地,还包括氮气储罐,所述氮气储罐通过氮气通道与所述废气通道连通,所述氮气储罐适于在加热熔化熔盐时,向所述熔盐炉内通入氮气,并在所述熔盐炉内的温度到达工作温度时停止通入。
[0016]可选地,还包括缓冲罐,所述废气通道包括与所述缓冲罐的进气端相连的第一废气管段以及与所述缓冲罐的出气端相连的第二废气管段,所述第二废气管段从所述熔盐炉的上部伸入所述熔盐炉内,所述空气通道与所述第二废气管段相连,所述缓冲罐上设有安全阀,所述安全阀打开时,所述缓冲罐与外界连通,所述第二废气管段上设有控制阀。
[0017]可选地,还包括控制柜,所述第一废气管段上设有第一检测器和/或所述缓冲罐上设有第二检测器,所述连接管上设有第三检测器,所述第一检测器、所述第二检测器和所述第三检测器用于检测所述卤代有机废气的浓度,所述控制柜具有显示屏幕,所述控制柜分别与所述第一检测器、所述第二检测器、所述第三检测器和所述控制阀通信连接。
[0018]可选地,所述熔盐炉的顶部开设有观察窗,所述观察窗旁边架设有摄像头,可透过所述观察窗拍摄到所述熔盐炉内的运行状况,所述控制柜与所述摄像头通信连接。
[0019]可选地,所述氧化处理卤代有机废气的装置还包括:
[0020]底座;
[0021]喷淋塔,与所述排气管连接,适于将氧化处理后的气体进行去酸处理;
[0022]烟囱和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一端连接所述喷淋塔,另一端连接所述烟囱;
[0023]所述熔盐炉、所述控制柜、所述喷淋塔、所述烟囱集成设置在所述底座上。
[0024]可选地,所述熔盐炉从外至内包括不锈钢外壳、海绵保温层、钢材料隔离层、隔热保温层和隔热内胆。
[0025]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0026]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氧化处理卤代有机废气的装置,由于废气通道从熔盐炉的上部伸入所述熔盐炉内且延伸至所述熔盐炉的底部,所述废气需要从所述熔盐炉的底部逐渐上升,此上升过程增加了废气与熔盐的接触氧化反应时间,进而提高了氧化处理废气的效果;
[0027]2、本专利技术废气通道位于熔盐炉底部的盘旋管段设有气孔,废气从气孔排出,由于熔盐具有粘性,废气以气泡形式排出,气泡的形成进一步增加了废气与熔盐的接触氧化面积,进一步提高了氧化处理效率;
[0028]3、本专利技术熔盐炉内交错设置有导流板,使得所述熔盐炉的内腔呈线粒体式褶皱结构,气泡在所述导流板的引导下,在所述熔盐炉内呈Z形游走状态,增加了废气与熔盐的接触氧化反应时间,提高了氧化处理效率。
附图说明
[002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0]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第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0031]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第二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0032]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第三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0033]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熔盐炉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0034]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熔盐炉底部示意图。
[0035]附图标记说明:
[0036]1、熔盐炉;10、进气口;11、出气口;12、观察窗;13、摄像头;14、导流板;140、固定端;141、自由端;142、导流通道;15、不锈钢外壳;16、海绵保温层;17、钢材料隔离层;18、隔热保温层;19、隔热内胆;2、控制柜;3、缓冲罐;30、进气端;31、出气端;32、安全阀;33、第二检测器;34、氮气储罐;35、控制开关;36、氮气通道;4、废气通道;40、第一废气管段;41、第二废气管段;42、第一检测器;43、气孔;44、控制阀;45、开关阀;5、空气通道;6、第一鼓风机;7、第二鼓风机;8、排气管;9、喷淋塔;90、连接管;91、烟囱;92、第三检测器;94、紧急停止按钮;95、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氧化处理卤代有机废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熔盐炉(1),其内适于设置熔盐;废气通道(4),适于通入卤代有机废气,所述废气通道(4)从所述熔盐炉(1)的上部伸入所述熔盐炉(1)内且延伸至所述熔盐炉的底部;空气通道(5),适于通入空气,所述空气通道(5)与所述废气通道(4)连通,且所述空气通道(5)与所述废气通道(4)的连接点位于所述熔盐炉(1)外;排气管(8),自所述熔盐炉(1)的上部伸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化处理卤代有机废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气通道(4)包括在所述熔盐炉(1)的底部呈盘旋状的盘旋管段,所述盘旋管段设有多个气孔(43)。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化处理卤代有机废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熔盐炉(1)的内腔设有多个导流板(14),每个所述导流板(14)与竖直面形成角度大于0的夹角。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氧化处理卤代有机废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导流板(14)交错设置,且横向延伸于所述熔盐炉(1)内。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氧化处理卤代有机废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14)包括固定端(140)和自由端(141),所述固定端(140)与所述熔盐炉(1)的内壁相固定,所述导流板(14)的厚度自所述固定端(140)向所述自由端(141)逐渐减小。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氧化处理卤代有机废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14)的表面包裹有碳化硅耐火材料隔离层。7.如权利要求1

6中任一项所述的氧化处理卤代有机废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氮气储罐(34),所述氮气储罐(34)通过氮气通道(36)与所述废气通道(4)连通,所述氮气储罐(34)适于在加热熔化熔盐时,向所述熔盐炉(1)内通入氮气,并在所述熔盐炉(1)内的温度到达工作温度时停止通入。8.如权利要求1

6中任一项所述的氧化处理卤代有机废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缓冲罐(3),所述废气通道(4)包括与所述缓冲罐的进气端(30)相连的第一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溥李金惠赵娜娜高鹏王智华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