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类风湿关节炎用手指恢复训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47521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0 08: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类风湿关节炎用手指恢复训练器,包括手指训练器和训练器主机,手指训练器指环和后座,两者之间的独立连接有从动气压组件,训练器主机包括与各从动气压组件对应的主动气压组件,每个主动气压组件包括气筒和推拉驱动机构,各推拉驱动机构分别被控制器控制实现同步或异步的直线伸缩运动。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实用,制造成本低,不易损坏,使用方便,适合推广应用,不仅能够主动运动,而且能够自动长时间的被动运动,而且能够将主动运动和被动运动结合,被动运动弥补主动运动行程不足的问题。问题。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类风湿关节炎用手指恢复训练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手指康复训练
,具体涉及一种类风湿关节炎用手指恢复训练器。

技术介绍

[0002]类风湿关节炎是由炎症驱动的关节功能损害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引起关节的肿胀、疼痛和僵直,严重者导致身体的残疾,同时增加罹患关节外疾病的风险。这是一种进展性炎症性疾病,其特征为滑膜的增生以及持续失控的炎症,导致慢性破坏性多发性关节炎,通常可表现为对称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的患者通常表现在掌指关节、近端指关节处(关节和关节周围产生结构性损伤),畸形的关节在影响美观同时进而影响患者社交、工作能力、严重影响行动能力、日常生活能力如准备食物、沐浴、穿衣,从而对患者家庭、心理造成重大影响。康复治疗技术是药物治疗之外的辅助干预措施,活动和运动疗法可减轻炎症反应,改善关节功能,减少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改善心理健康等。手指关节疼痛消除和病情稳定期,对手指关节的屈曲和伸直锻炼,关节活动范围训练、增强肌力运动、日常生活动作训练、娱乐运动等,需要持之以恒。手指关节有两种运动形式:1、被动运动,指全靠外力完成的运动;2、主动运动,是患者以肌肉收缩形式完成。然而现有的医疗环境中,由于缺少合适有效的康复训练器械进行锻炼,要么是主动训练,要么是被动训练,不具有主被动训练结合的功能,主动训练时间长会疲劳,使用者难以坚持使用,被动训练虽然有助于肌肉和韧带拉伸训练,但不能提高肌肉主动收缩做功能力。一些对于器械的应用通常需要耗费较大手力,通常患者是依靠医护人员进行督促锻炼,不能长时间坚持锻炼导致效果差,大多数患者年纪较大,自主训练意识较差,短时间主动训练后即直接放弃训练,或者长时间仅被动训练没有主动训练,肌力没有实质性增加,肌肉和韧带强度没有提高。
[0003]现有该类康复训练产品要么用于伸展运动,要么用于卷曲运动,通常不具有同时伸展和弯曲双向运动功能。
[0004]现有该类康复训练产品普遍是大幅度展开或卷曲运动,即展开至极限位置和卷曲至极限位置,而且在极限位置之初张力较弱,在极限位置之末张力过强,由初始初始位置至极限终止位置之间,张力逐渐增大,从而不适合停留在极限位置之间的某个范围内反复运动训练。
[0005]现有该类康复训练产品不具有耐受度主动调节功能和耐受度记忆功能。
[0006]现有的针对类风湿形关节炎患者手指进行恢复训练的装置,不能分别对患者的每个手指进行单独的康复训练而是只能一并同步对所有手指进行训练,使得患者不能较好的把控对其每个手指的协调、控制能力,进而无法实现对其单个手指较好的康复效果,而且现有的手指恢复训练装置不能根据训练的节奏而相应的调整训练强度,使得手指恢复训练效果较差。公开号为CN 112755443A的一种类风湿关节炎用手指恢复训练器,针对该技术问题进行改进,实现对患者每个手指进行单独恢复训练又可对所有手指同步进行恢复训练,并且两种训练方式可先后间隔、交替进行,使得患者即可实现对其每个手指的单独协调、控制
又可对其所有手指进行同步协调、控制。然而这种技术方案存在结构非常复杂,涉及精细零部件多的问题,其制造难度大且成本高,容易损坏,不易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7]针对现有关于手指康复训练器械结构非常复杂和精细零部件多,导致成本高和易损坏的问题,以及针对现有该类产品不具有主被动训练结合的功能,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类风湿关节炎用手指恢复训练器,以简化运动部件结构并降低成本,同时具有伸展运动和卷曲运动功能。
[0008]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方案是采用一种类风湿关节炎用手指恢复训练器,该恢复训练器包括手指训练器和训练器主机。所述的手指训练器包括套装在各手指上的指环,支撑在手掌内侧的后座,位于各指环与后座之间的独立连接有从动气压组件,所述的训练器主机包括与各从动气压组件对应的主动气压组件,每个主动气压组件包括气筒,其内侧分别密封套装有自由活塞和主动活塞,两活塞之间的区域为气压工作腔,所述的自由活塞与气筒前内壁之间套装有推拉弹簧,所述的主动活塞与推拉驱动机构传动连接以实现往复运动,各主动气压组件的气压工作腔分别通过呼吸支管连通对应的从动气压组件,所述各推拉驱动机构被控制器控制实现同步或异步的直线伸缩运动。
[0009]至少在每个主动气压组件的自由活塞(也可以同时在主动活塞)上增加同步位移传感器,使得在单循环过程中,自由活塞出现倒退位移或倒退迹象时(倒退位是在自由活塞上增加位移传感器,倒退迹象是在气压工作腔增架压气压传感器),主动活塞也同步适配于倒退相同单位,或者由控制器根据相应的位移传感器(或压力传感器),控制主动活塞同步倒退以避免自由活塞持续倒退为准,控制器根据自由活塞的位移传感器反馈信号,检测自由活塞在前进过程速度过快时,控制电推杆组件驱动相应主动活塞向前或向后移动,以增大或减小对气压工作腔内的气压程度,从而使得手指运动获得适配的阻尼程度。
[0010]当手指主动做功时分别按压或提起相应的指环后,能够带动各活塞在相应活塞筒内伸缩运动,分别向相应的呼吸支管内压气或吸气,进而通过各呼吸支管向相应的气压工作腔内供气或吸气。由于主动活塞仅能被电推杆组件驱动而伸缩,从而此时仅有自由活塞被压迫向前或向后移动,即手指按压时向气压工作室内增压迫使自由活塞向前运动,手指向上提起时向气压工作室内吸气促使自由活塞向后运动,自由活塞向前或向后运动都被推拉弹簧约束,形成阻尼性的约束力,从而达到阻尼训练效果。
[0011]在所述推拉驱动机构的直线行程过程分别增设前限位部件和后限位部件,各限位部件与控制器信号输入端连接。
[0012]在各气压工作室内分别安装气压传感器,并将各气压传感器的信号连接于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控制器根据各气压传感器的信号判断相应气压工作室内的气压程度,进而控制电推杆运动强度以适配于手指运动强度。
[0013]所述的从动气压组件包括活塞筒,以及套装于活塞筒内有活塞,活塞外端连接活塞杆,所述的指环后侧连接活塞杆,所述的呼吸支管连通于所述活塞筒的内端。
[0014]所述的推拉驱动机构为电推杆组件其伸缩杆连接所述主动活塞。
[0015]所述的手指训练器包括位于后侧的后座,与后座连体设计有后夹层腔,分别垂直固定于后夹层腔前端有四个支撑套,每个支撑套内匹配套固有活塞筒,每个活塞筒内匹配
套装有活塞,活塞的外端连接有活塞杆,活塞杆的外端套固有连接套,指环与连接套设计为一体。
[0016]将电推杆组件的驱动电机采用步进电机,控制器可通过控制电推杆组件的转动程度,实现电推杆向前或向后移动程度的控制。
[0017]后座设计为气囊状,通过向气囊充气或者吸气,以促使气囊的膨胀或缩小,进而将手持手指训练器的前端部分向前推进,即使得手指处于较为伸展的范围内活动,将手持手指训练器的前端部分向后缩进,使得手指处于较为弯曲的范围内活动。
[0018]将气囊设计为波纹状结构,即波纹气囊,同时在主机内同时增设一套气筒和电推杆组件,该增设的组件部分通过气囊支管连通于波纹气囊的腔体内,使波纹气囊与手持手指训练器前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类风湿关节炎用手指恢复训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指训练器和训练器主机,所述的手指训练器包括套装在各手指上的指环(8),支撑在手掌内侧的后座(1),位于各指环(8)与后座(1)之间的独立连接有从动气压组件,所述的训练器主机包括与各从动气压组件对应的主动气压组件,每个主动气压组件包括气筒(16),其内侧分别密封套装有自由活塞(17)和主动活塞(20),两活塞之间的区域为气压工作腔(21),所述的自由活塞(17)与气筒(16)前内壁之间套装有推拉弹簧(18),所述的主动活塞(20)与推拉驱动机构传动连接以实现往复运动,各主动气压组件的气压工作腔(21)分别通过呼吸支管(9)连通对应的从动气压组件,所述各推拉驱动机构被控制器控制实现同步或异步的直线伸缩运动;至少在每个主动气压组件的自由活塞(17)上增加同步位移传感器,使得在单循环过程中,自由活塞(17)出现倒退位移或倒退迹象时,主动活塞(20)也同步适配于倒退相同单位,或者由控制器根据相应的位移传感器,控制主动活塞(20)同步倒退以避免自由活塞持续倒退为准,控制器根据自由活塞(17)的位移传感器反馈信号,检测自由活塞(17)在前进过程速度过快时,控制电推杆组件(22)驱动相应主动活塞(20)向前或向后移动,以增大或减小对气压工作腔(21)内的气压程度,从而使得手指运动获得适配的阻尼程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类风湿关节炎用手指恢复训练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推拉驱动机构的直线行程过程分别增设前限位部件和后限位部件,各限位部件与控制器信号输入端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类风湿关节炎用手指恢复训练器,其特征在于,在各气压工作室(21)内分别安装气压传感器,并将各气压传感器的信号连接于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控制器根据各气压传感器的信号判断相应气压工作室内的气压程度,进而控制电推杆运动强度以适配于手指运动强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类风湿关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志敏郭永昌侯丰枝马元元李行春王敏赵金祥张瑞芳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中医骨伤病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