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管混凝土柱与H型梁相连的梁端插入装配式节点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装配式钢结构领域,涉及一种钢管混凝土柱与H型梁相连的梁端插入装配式节点。
技术介绍
[0002]钢管混凝土结构通过在钢管中填充混凝土而形成,能将钢材和混凝土两种材料的优点结合起来,被广泛运用在结构工程领域。因方钢管和圆钢管截面封闭性及圆钢管的表面弧度特性,现有的方(圆)钢管柱
‑
H型钢梁连接中多采用焊接连接。施工工期较长,焊缝的质量难以保证,存在大量的残余变形,导致焊接结构在地震作用中焊缝处易发生脆性断裂。且钢管混凝土柱与钢梁在节点处整体性较弱,连接结构强度不够,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钢管混凝土柱与H型梁相连的梁端插入装配式节点,该节点具有整体性好、连接结构强度较高以及不易断裂的特点。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钢管混凝土柱与H型梁相连的梁端插入装配式节点包括钢管柱中段、连接板、上法兰板、下法兰板、第一法兰盖板、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管混凝土柱与H型梁相连的梁端插入装配式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钢管柱中段(1)、连接板(4)、上法兰板(5)、下法兰板(6)、第一法兰盖板(11)、钢管柱上段(12)、第二法兰盖板(13)、钢管柱下段(14)及若干竖向插板(2);钢管柱中段(1)上设置有若干第一通孔及若干第二通孔,钢管柱中段(1)的下端面上设置有若干第一凹槽及若干第二凹槽,所有竖向插板(2)分为两组,其中,第一组竖向插板(2)中各竖向插板(2)的下端面均开设有若干第三凹槽,第一组竖向插板(2)中的一个竖向插板(2)对应一个第一通孔及一个第二通孔,第二组竖向插板(2)中各竖向插板(2)的上端面均设置有第四凹槽及第五凹槽,其中,第二组竖向插板(2)中的一个竖向插板(2)对应一个第一凹槽、一个第二凹槽及一个第三凹槽,第一组竖向插板(2)中的各竖向插板(2)依次穿过对应的第一通孔及对应的第二通孔,第二组竖向插板(2)中的各竖向插板(2)依次穿过对应的第一凹槽、对应的第三凹槽及对应的第二凹槽;其中,第四凹槽及第五凹槽卡接于钢管柱中段(1)的侧壁上;钢管柱中段(1)的上端固定有上法兰板(5),钢管柱中段(1)的下端固定有下法兰板(6),各组竖向插板(2)的端部均固定有H型钢梁(9),其中,H型钢梁(9)的端部设置有梁端板(8),梁端板(8)上设置有横向插板(7),竖向插板(2)的端部设置有第六凹槽,横向插板(7)插入于所述第六凹槽内,H型钢梁(9)端部的侧面设置有梁端侧板(10),连接板(4)与梁端侧板(10)相连接,连接板(4)的端部固定于钢管柱中段(1)的外壁上;钢管柱上段(12)的下端设置有第一法兰盖板(11),钢管柱下段(14)的上端设置有第二法兰盖板(13,其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宝,李亮德,钟炜辉,杜强强,段仕超,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