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摆剪力墙自复位摩擦耗能连接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47069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0 08: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摇摆剪力墙自复位摩擦耗能连接件,属于土木工程消能减震、可恢复功能防震韧性结构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摩擦组件和碟簧组件两部分,摩擦组件由通过高强螺栓连接的内、外钢板组成,内外钢板嵌入摩擦材料,内钢板设有长圆孔控制剪力墙上下位移的限值。内板与基础相连,外板通过衬板与剪力墙相连。碟簧组件由复合组合碟簧、锚杆、锚板、限位板、限位螺母组成;碟簧由锚杆、限位板和螺母固定,穿入上下锚板,锚杆与顶板铰接,可防止顶板偏离水平位置而造成锚杆与锚板自锁;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其结构简单合理,初始刚度可调,适用于装配式结构。震后组件根据实际损伤情况可拆卸可更换,减少修复成本和时间,实现功能可恢复。实现功能可恢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摇摆剪力墙自复位摩擦耗能连接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摇摆剪力墙自复位摩擦耗能连接件,属于土木工程消能减震、可恢复功能防震韧性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我国是地震多发国家之一,传统的建筑结构体系通过材料延性和结构变形来抵抗地震作用,地震后结构虽未倒塌,但修复困难,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可恢复功能防震韧性结构体系在地震后无损伤或损伤很小,无需修复或稍加修复即可快速恢复使用。摇摆剪力墙是可恢复功能结构体系之一,其通过放松与基础交界面的约束,使该交界面仅有受压能力而无受拉能力,地震发生时,在水平倾覆力矩的作用下,墙体发生一定的抬升,形成摇摆结构。
[0003]目前,大多数研究和工程实践通过在摇摆剪力墙中施加预应力形成自复位机制,但存在预应力损失大、钢束不均匀受力断丝、更换难度大、抗倒塌能力不足等问题。
[0004]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利用碟簧提供自复位机制、利用摩擦板提供耗能机制的自复位摩擦耗能连接件,有效减轻剪力墙的震后损伤,提高修复效率,可望实现小震中震保持弹性、大震少残余可恢复、巨震不倒塌的防震韧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摇摆剪力墙自复位摩擦耗能连接件,包括摩擦组件,以及安装于摩擦组件上的碟簧组件,其特征在于,其中:摩擦组件包括内钢板(1)、外钢板(2)、摩擦材料(3)、钢板螺栓(4)、衬板螺栓(13)和衬板(14),其中:内钢板(1)、外钢板(2)由钢板螺栓(4)连接,并在内外钢板(2)间嵌入摩擦材料(3);外钢板(2)通过衬板螺栓(13)与衬板(14)连接,衬板(14)与顶板(10)焊接;碟簧组件包括复合组合碟簧(5)、锚杆(6)、锚板(7)、限位板(8)、限位螺母(9)、顶板(10)、耳板(11)和铰接螺栓(12),其中:复合组合碟簧(5)由锚杆(6)、限位板(8)和限位螺母(9)固定,穿入上下锚板(7),其中:限位板(8)的内孔径需小于限位螺母(9)的外径;锚板(7)的内孔径大于限位螺母(9)的外径且小于限位板(8)外径;所述锚杆(6)通过铰接螺栓(12)与耳板(11)连接,耳板(11)与顶板(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楠楠张春巍朱立猛肖红梅孙丽杨淑娟李秀领闫凯哈迪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建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