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使用活性污泥的序批式污水处理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使用活性污泥的序批式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由于市政污水的来源多种多样,含有的污染物质和浓度经常有较大的波动,需要采用具有好的水质变化适应能力的A2O污水处理装置和SBR污水处理的装置相结合,以达到净化水质满足排放标准的目的,现有技术的A2O污水处理装置和SBR污水处理装置均采用分离排列、且顶部封闭的循环结构,不利于污水液面的观察和浮渣的清理,并且占用的空间大,浪费土地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布局紧凑、顶部敞开的使用活性污泥的序批式污水处理系统。
[0004]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使用活性污泥的序批式污水处理系统,包括回流渠道、第一缺氧池、厌氧池、第二缺氧池、好氧池和第一序批池;
[0006]所述第一缺氧池、所述厌氧池、所述第二缺氧池、所述好氧池和所述第一序批池沿运行方向依次相邻排列且连通,所述第一缺氧池、所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使用活性污泥的序批式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回流渠道、第一缺氧池、厌氧池、第二缺氧池、好氧池和第一序批池;所述第一缺氧池、所述厌氧池、所述第二缺氧池、所述好氧池和所述第一序批池沿运行方向依次相邻排列且连通,所述第一缺氧池、所述厌氧池、所述第二缺氧池、所述好氧池和所述第一序批池均放置有含有微生物的活性污泥;所述第一缺氧池、所述厌氧池、所述第二缺氧池、所述好氧池、所述第一序批池和所述回流渠道均为上方敞开的结构;所述回流渠道环绕于所述第一缺氧池、所述厌氧池和所述第二缺氧池的外围,所述回流渠道分别与所述第一缺氧池、所述厌氧池、所述第二缺氧池和所述好氧池相连通;所述回流渠道与所述第一缺氧池的连通处设有第一回流泵,所述第一回流泵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缺氧池和所述回流渠道相连通;所述第二缺氧池与所述好氧池的相邻池壁设有第二回流泵,所述第二回流泵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与所述好氧池和所述第二缺氧池相连通;所述回流渠道的输入端与曝气沉砂池的输出端相连通并输入待活性污泥处理的污水,所述第一序批池的输出端与磁混凝处理池的输入端相连通并输出经活性污泥处理的污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用活性污泥的序批式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序批池;所述第一序批池和所述第二序批池分别靠近所述回流渠道的左右两侧设置,所述第二序批池的输入端和所述第一序批池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好氧池相连通,所述第二序批池和所述第一序批池分别与磁混凝处理池的输入端相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使用活性污泥的序批式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泥水分离池;所述泥水分离池设于所述第一缺氧池和所述厌氧池之间,所述泥水分离池的输入端与曝气沉砂池的输出端相连通,所述泥水分离池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缺氧池的输入端相连通;所述泥水分离池包括沿运行方向相邻排列的多个上清液溢流池。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使用活性污泥的序批式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空气输入装置;所述空气输入装置包括鼓风机、第一空气输入管、第二空气输入管和第三空气输入管,所述鼓风机安装于所述好氧池的侧旁;所述第一空气输入管架设于所述好氧池的顶部或底部,所述第一空气输入管设有多个位于所述好氧池的底部的输出口,所述第二空气输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剑锋,潘成发,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瀚成水环境治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