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优化阀杆结构的蝶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47401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0 08: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优化阀杆结构的蝶阀,包括阀体、阀盖、流道、阀杆、执行器、蝶板和阀座;碟板的端部开设有内陷槽,内陷槽中固定设置有挤压块,两者之间挤压固定有密封接触块;还包括有安装腔、密封挡板和四个保温管,保温管的两个端部分别作为输入端和输出端,通过在密封挡板的外侧设置垫片和螺母将保温管固定在密封挡板上;安装腔的外侧设置有封盖,保温管的内部开设有保温腔,封盖的内部开设有导通孔,封盖的外侧固定设置有小型控制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密封接触块可方便更换,保证碟板与阀座之间的密封性;且通过设置保温管,让蝶阀具备保温功能,以适应低温环境。境。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优化阀杆结构的蝶阀


[0001]本技术涉及阀门
,特别涉及一种优化阀杆结构的蝶阀。

技术介绍

[0002]蝶阀又叫翻板阀,是一种结构简单的调节阀,同时也可用于低压管道介质的开关控制。蝶阀的启闭件是一个圆盘形的蝶板,在阀体内绕其自身的轴线旋转,从而达到启闭或调节的目的。蝶阀主要作截断阀使用,亦可设计成具有调节或截断兼调节功能的阀门。蝶阀应用多种场合,可用于控制空气、水、泥浆、油品等各种类型介质。
[0003]现有蝶阀存在以下缺陷:其一是蝶板与阀座接触后易发生磨损,长期工况下密封性会下降;其二是现有蝶阀不具备保温功能,工作在低温环境下时,残留的流体介质易发生冻结或结晶现象,造成阀杆转动困难。故此,有必要在蝶阀的阀杆处设置保温结构,以让蝶阀能适应低温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优化阀杆结构的蝶阀,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
[0005]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优化阀杆结构的蝶阀,包括阀体及设置于阀体上端的阀盖,所述的阀体内开设有供流体介质流通的流道,所述的阀盖上安装有穿设至流道的阀杆,且在阀盖的上端安装有执行器,该执行器与阀杆相联动,所述的阀杆位于流道的一端安装有随阀杆同步转动的蝶板,所述的阀体内设有配合蝶板实现密封的阀座;
[0006]于所述的蝶板的端部开设有向内凹陷的内陷槽,并在所述的内陷槽中固定设置有挤压块,所述的挤压块通过第一螺栓固定在内陷槽中,且在所述的挤压块和内陷槽之间形成有一挤压腔,在该挤压腔内设置有由挤压块和内陷槽挤压固定的密封接触块,所述的密封接触块的材质为聚四氟乙烯,所述的密封接触块可与阀座接触并实现密封;
[0007]在所述的阀体的上半部分的侧方开设有安装腔,并在所述的安装腔内设置有密封挡板,所述的密封挡板的上端与安装腔的上端面相贴、下端与安装腔的下端面相贴,且该密封挡板与阀杆相接触;在所述的密封挡板上设置有四个曲状的保温管,四个所述的保温管沿密封挡板从上至下设置,且四个所述的保温管等距设置;每一个所述的保温管均绕着阀杆环绕半周,且所述的保温管的两个端部分别作为输入端和输出端延伸出,所述的输入端和输出端穿过密封挡板,并延伸至密封挡板的外侧,所述的输入端和输出端的外周均设置有螺纹,通过在密封挡板的外侧设置垫片和螺母将保温管固定在密封挡板上;
[0008]在所述的安装腔的外侧设置有封盖,所述的封盖可将安装腔封闭,并在封盖外侧通过旋入第二螺栓以将封盖固定在安装腔上,所述的封盖内侧设置有分别供输入端和输出端嵌入的嵌入槽;
[0009]所述的保温管的内部开设有保温腔,所述的封盖的内部开设有导通孔,所述的导
通孔与保温腔相接,并在所述的封盖的外侧固定设置有与导通孔相接的小型控制阀。
[0010]进一步设置是:所述的嵌入槽的槽底固定设置有朝向阀杆侧凸出的定位凸起,所述的定位凸起的截面为三角形,所述的保温管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均设置有与定位凸起相适配的定位凹陷,所述的定位凸起可嵌入至定位凹陷内。
[0011]进一步设置是:在所述的阀体内绕着阀杆外周设置有接触层,且所述的接触层对应保温管的位置开设有供其嵌入的弧形内面,通过弧形内面可进一步的对保温管的位置进行限位。
[0012]进一步设置是:在所述的密封挡板和封盖之间形成有供螺母放置的间隔腔。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4]1、在本技术中有设置有内陷槽,并在内陷槽中通过第一螺栓固定设置有挤压块,挤压块和内陷槽之间形成有一挤压腔,该挤压腔内设置有由挤压块和内陷槽挤压固定的密封接触块,密封接触块可与阀座接触并实现密封;当密封接触块磨损,导致其与阀座之间的密封性下降后,可拆卸出挤压块,并通过更换新的密封接触块来解决密封性低的问题。由此,能有效的保证蝶板与阀座的之间的密封性,且密封接触块具有安装/拆卸便捷的优点。
[0015]2、在本技术中通过设置安装腔来供密封挡板安装,密封挡板的上下端与安装腔相贴,密封性佳;且在密封挡板上设置有四个曲状的保温管,四个保温管从上至下的间隔设置,能平衡且稳定的对阀杆进行保温,保温管的两个端部分别作为输入端和输出端延伸出,并固定在密封挡板上,不仅能实现对保温管的固定,且通过保温管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可实现保温介质的注入和排出,结构合理且巧妙;封盖的设置,能有效的盖住安装腔,避免外部的杂质颗粒或者雨水透至安装腔。进一步的,保温管的内部开设有保温腔,封盖的内部开设有导通孔,通过导通孔可向保温腔注入保温介质,从而让阀杆能保持一定的温度,避免在低温环境下时,残留的流体介质易发生冻结或结晶,造成阀杆转动困难的情况发生,让蝶阀能有效的适应低温环境。
[0016]3、在本技术中通过设置定位凸起和定位凹陷能让导通孔与保温腔的位置对准。
[0017]4、在本技术中通过设置接触层,并在接触层上开设有供其嵌入的弧形内面,通过弧形内面可进一步的对保温管的位置进行限位,防止保温管发生纵向的晃动。
[0018]5、在本技术通过在密封挡板和封盖之间形成的间隔腔,来供螺母放置,结构更加合理。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图1中A部的放大图;
[0021]图3为图1中B部的放大图;
[0022]图4为图3中C部的放大图;
[0023]图5为实施例中密封挡板、保温管和阀杆三者搭配的俯视示意图。
[0024]图中:11、阀体;12、阀盖;13、流道;14、阀杆;15、执行器; 16、蝶板;17、阀座;21、内陷槽;22、挤压块;23、第一螺栓;24、挤压腔;25、密封接触块;31、安装腔;41、保温管;411、输
入端; 412、输出端;51、密封挡板;52、垫片;53、螺母;61、封盖;62、第二螺栓;63、嵌入槽;631、定位凸起;71、保温腔;72、导通孔; 73、小型控制阀;81、接触层;811、弧形内面;91、间隔腔。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6]如附图1至5所示,一种优化阀杆14结构的蝶阀,包括阀体11 及设置于阀体11上端的阀盖12,阀体11内开设有供流体介质流通的流道13,阀盖12上安装有穿设至流道13的阀杆14,且在阀盖12 的上端安装有执行器15,该执行器15与阀杆14相联动,阀杆14位于流道13的一端安装有随阀杆14同步转动的蝶板16,阀体11内设有配合蝶板16实现密封的阀座17。上述作为蝶阀的常规结构,属于现有

[0027]蝶板的端部开设有向内凹陷的内陷槽21,并在内陷槽21中固定设置有挤压块22,挤压块22通过第一螺栓23固定在内陷槽21中,且在挤压块22和内陷槽21之间形成有一挤压腔24,在该挤压腔24 内设置有由挤压块22和内陷槽21挤压固定的密封接触块25,密封接触块25的材质为聚四氟乙烯,密封接触块25可与阀座17接触并实现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优化阀杆结构的蝶阀,包括阀体(11)及设置于阀体(11)上端的阀盖(12),所述的阀体(11)内开设有供流体介质流通的流道(13),所述的阀盖(12)上安装有穿设至流道(13)的阀杆(14),且在阀盖(12)的上端安装有执行器(15),该执行器(15)与阀杆(14)相联动,所述的阀杆(14)位于流道(13)的一端安装有随阀杆(14)同步转动的蝶板(16),所述的阀体(11)内设有配合蝶板(16)实现密封的阀座(17);其特征在于:于所述的蝶板(16)的端部开设有向内凹陷的内陷槽(21),并在所述的内陷槽(21)中固定设置有挤压块(22),所述的挤压块(22)通过第一螺栓(23)固定在内陷槽(21)中,且在所述的挤压块(22)和内陷槽(21)之间形成有一挤压腔(24),在该挤压腔(24)内设置有由挤压块(22)和内陷槽(21)挤压固定的密封接触块(25),所述的密封接触块(25)的材质为聚四氟乙烯,所述的密封接触块(25)可与阀座(17)接触并实现密封;在所述的阀体(11)的上半部分的侧方开设有安装腔(31),并在所述的安装腔(31)内设置有密封挡板(51),所述的密封挡板(51)的上端与安装腔(31)的上端面相贴、下端与安装腔(31)的下端面相贴,且该密封挡板(51)与阀杆(14)相接触;在所述的密封挡板(51)上设置有四个曲状的保温管(41),四个所述的保温管(41)沿密封挡板(51)从上至下设置,且四个所述的保温管(41)等距设置;每一个所述的保温管(41)均绕着阀杆(14)环绕半周,且所述的保温管(41)的两个端部分别作为输入端(411)和输出端(412)延伸出,所述的输入端(411)和输出端(412)穿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建国王学鹏蔡剑娄近春杨杰
申请(专利权)人:精工阀门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