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蒸发器利用含油污水余热热泵机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472340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0 08:46
一种双蒸发器利用含油污水余热热泵机组。涉及热泵机组技术领域。冷凝器的进冷媒管道连接压缩机出口,压缩机的进口并联两个蒸发器的出冷媒管道,两个蒸发器的进冷媒管道分别设有膨胀阀,两个膨胀阀的进口管道分别连接冷媒分配阀的出口,冷媒分配阀的进口连接冷凝器的出冷媒管道。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设置两套并联的蒸发器,增加了余热回收量,提高了吸气温度,解决了传统含油污水热泵机组实际应用中供热能力不足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供热能力连年衰减的问题,换热管材质为合金防腐镍白铜换热管,抗氯离子腐蚀含量强,通过设置冷媒分配阀提高换热效率,在线清洗装置定时切换清洗蒸发器,解决换热管不清洁的问题。解决换热管不清洁的问题。解决换热管不清洁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蒸发器利用含油污水余热热泵机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热泵机组
,尤其是一种双蒸发器利用含油污水余热热泵机组。

技术介绍

[0002]传统高温热泵机组的低温热源通常为井水、软化水等洁净清水,油田开发后期,采出液含水率越来越高,从地层采出的含油污水也越来越多,该部分含油污水脱水后的温度平均在34℃,利用该含油污水的余热前景可观,将油田的含油污水作为传统热泵热源时会存在很多不适用性的极端问题,含油污水换热效率低,制热量小,无法满足供热需求,含油污水的对热泵机组的腐蚀甚至造成热泵机组报废的危险,无法保证供热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含油污水作为热源存在的热值低、腐蚀性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蒸发器利用含油污水余热热泵机组。
[0004]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蒸发器利用含油污水余热热泵机组,包括冷凝器,冷凝器的进冷媒管道连接压缩机出口,压缩机的进口并联两个蒸发器的出冷媒管道,两个蒸发器的进冷媒管道分别设有膨胀阀,两个膨胀阀的进口管道分别连接冷媒分配阀的出口,冷媒分配阀的进口连接冷凝器的出冷媒管道,每个蒸发器的进水腔A连接热源进口管道,每个蒸发器的出水腔A连接热源出口管道,冷凝器的进水腔B连接冷水管道,冷凝器的出水腔B连接热水管道。
[0005]冷媒分配阀包括底座,底座上通过轴承组、挡圈连接阀筒,阀筒可自由转动而不能轴向移动,阀筒左侧设有花键轴,花键轴与齿轮付中的一个齿轮间隙配合,齿轮付的另一个齿轮连接减速机I的输出轴,减速机I的输入轴连接电机I,阀筒内孔间隙配合连接阀芯,阀芯右端中心开有向左延伸的沉孔,沉孔末端开有径向的边孔,边孔外侧,阀筒的内孔开有环槽,阀筒在环槽一侧开有冷媒进口,阀芯上开有两个左右错开的偏离沉孔中心线的上旁孔和下旁孔,上旁孔外侧,阀筒内壁开有出口腔A,下旁孔外侧,阀筒内壁开有出口腔B,阀筒在出口腔B外侧开有冷媒出口B,阀筒在出口腔A外侧开有冷媒出口A;
[0006]阀芯左侧通过法兰密封连接齿条,齿条与齿圈啮合连接,齿圈连接减速机II的输出轴,减速机II的输入轴连接电机II;
[0007]冷媒出口A和冷媒出口B分别连接膨胀阀进口,冷媒进口连接冷凝器出冷媒管道。
[0008]蒸发器的换热管为外螺纹内光管,材质为合金防腐镍白铜。
[0009]每个蒸发器的热源进口管道和热源出口管道均串联有电动阀,每个蒸发器的进水腔A另有管道串联电动阀连接在线清洗装置的出口,每个蒸发器的出水腔A另有管道串联电动阀连接在线清洗装置的进口。
[0010]阀筒在上旁孔两侧、下旁孔两侧、环槽两侧均设有密封圈与阀芯连接,出口腔A向右侧延伸一段距离,在阀芯向右移动时,下旁孔与出口腔B完全错开时,出口腔A仍与上旁孔
连通,出口腔B向左侧延伸一段距离,在阀芯向左移动时,上旁孔与出口腔A完全错开时,出口腔B仍与下旁孔连通,边孔与环槽始终连通。
[0011]冷凝器为两个并联的冷凝器,两个冷凝器的进冷媒管道分别连接冷媒分配阀的出口,冷媒分配阀的进口连接压缩机,每个冷凝器的热水管道和冷水管道均串联有电动阀,每个冷凝器的进水腔B另有管道串联电动阀连接在线清洗装置的出口,每个冷凝器的出水腔B另有管道串联电动阀连接在线清洗装置的进口。
[0012]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设置两套并联的蒸发器,增加了余热回收量,热泵机组实际制热能力和机组效率与传统热泵相比提高25

30%,解决了传统含油污水热泵机组实际应用中供热能力不足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供热能力连年衰减的问题,热泵换热管材质由普通紫铜管更换为合金防腐镍白铜换热管,抗氯离子腐蚀含量7000mg/L,完全满足油田污水3000mg/L的氯离子的腐蚀性,彻底避免发生换热管腐蚀穿孔的危险,对机组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通过设置冷媒分配阀提高换热效率,在线清洗装置定时切换清洗蒸发器,解决换热管不清洁的问题,还可以通过设置双冷凝器,利用含油污水的热量加热洗井污水,节省能耗。
附图说明:
[0013]附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流程图;
[0014]附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冷媒分配阀的结构示意图
[0015]附图3是附图2的A

A剖面图;
[0016]附图4是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0017]图中1

蒸发器,2

冷凝器,3

压缩机,4

冷媒分配阀,5

膨胀阀,6

在线清洗装置,7

热源进口管道,8

热源出口管道,9

冷水管道,10

热水管道,11

阀筒,12

阀芯,13

花键轴,14

减速机I,15

电机I,16

冷媒进口,17

冷媒出口B,18

冷媒出口A,19

环槽,20

沉孔,21

边孔,22

齿条,23

齿圈,24

减速机II,25

电机II,26

下旁孔,27

上旁孔,28

底座,29

出口腔B,30

出口腔A,31

进水腔A,32

出水腔A,33

出水腔B,34

进水腔B。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9]由图1结合图2~4所示,一种双蒸发器利用含油污水余热热泵机组,包括冷凝器2,冷凝器2的进冷媒管道连接压缩机3出口,压缩机3的进口并联两个蒸发器1的出冷媒管道,两个蒸发器1的进冷媒管道分别设有膨胀阀5,两个膨胀阀5的进口管道分别连接冷媒分配阀4的出口,冷媒分配阀4的进口连接冷凝器2的出冷媒管道,每个蒸发器1的进水腔A31连接热源进口管道7,每个蒸发器1的出水腔A32连接热源出口管道8,冷凝器2的进水腔B34连接冷水管道9,冷凝器2的出水腔B33连接热水管道10。
[0020]冷媒分配阀4包括底座28,底座28上通过轴承组、挡圈连接阀筒11,阀筒11可自由转动而不能轴向移动,阀筒11左侧设有花键轴13,花键轴13与齿轮付中的一个齿轮间隙配合,齿轮付的另一个齿轮连接减速机I14的输出轴,减速机I14的输入轴连接电机I15,阀筒11内孔间隙配合连接阀芯12,阀芯12右端中心开有向左延伸的沉孔20,沉孔20末端开有径向的边孔21,边孔21外侧,阀筒11的内孔开有环槽19,阀筒11在环槽19一侧开有冷媒进口
16,阀芯12上开有两个左右错开的偏离沉孔20中心线的上旁孔27和下旁孔26,上旁孔27外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蒸发器利用含油污水余热热泵机组,包括冷凝器(2),其特征在于:冷凝器(2)的进冷媒管道连接压缩机(3)出口,压缩机(3)的进口并联两个蒸发器(1)的出冷媒管道,两个蒸发器(1)的进冷媒管道分别设有膨胀阀(5),两个膨胀阀(5)的进口管道分别连接冷媒分配阀(4)的出口,冷媒分配阀(4)的进口连接冷凝器(2)的出冷媒管道,每个蒸发器(1)的进水腔A(31)连接热源进口管道(7),每个蒸发器(1)的出水腔A(32)连接热源出口管道(8),冷凝器(2)的进水腔B(34)连接冷水管道(9),冷凝器(2)的出水腔B(33)连接热水管道(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蒸发器利用含油污水余热热泵机组,其特征在于:冷媒分配阀(4)包括底座(28),底座(28)上通过轴承组、挡圈连接阀筒(11),阀筒(11)可自由转动而不能轴向移动,阀筒(11)左侧设有花键轴(13),花键轴(13)与齿轮付中的一个齿轮间隙配合,齿轮付的另一个齿轮连接减速机I(14)的输出轴,减速机I(14)的输入轴连接电机I(15),阀筒(11)内孔间隙配合连接阀芯(12),阀芯(12)右端中心开有向左延伸的沉孔(20),沉孔(20)末端开有径向的边孔(21),边孔(21)外侧,阀筒(11)的内孔开有环槽(19),阀筒(11)在环槽(19)一侧开有冷媒进口(16),阀芯(12)上开有两个左右错开的偏离沉孔(20)中心线的上旁孔(27)和下旁孔(26),上旁孔(27)外侧,阀筒(11)内壁开有出口腔A(30),下旁孔(26)外侧,阀筒(11)内壁开有出口腔B(29),阀筒(11)在出口腔B(29)外侧开有冷媒出口B(17),阀筒(11)在出口腔A(30)外侧开有冷媒出口A(18);阀芯(12)左侧通过法兰密封连接齿条(22),齿条(22)与齿圈(23)啮合连接,齿圈(23)连接减速机II(24)的输出轴,减速机II(24)的输入轴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子龙惠彬彬李金宝曲元峰顾秀萍姜斌
申请(专利权)人:大庆市普罗石油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