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基坑支护挡土隔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47000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0 08: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深基坑支护挡土隔水装置,属于基坑支护技术领域,包括底板,底板的前上方设有多个支护桩,每个支护桩后侧对应设有一个轴承座,相邻两个支护桩之间可拆卸设有隔水挡板。底板后侧设置有多个支撑架,相邻的两个支撑架之间可拆卸连接有加强板,每个支护桩与其后侧的支撑架之间均可拆卸连接有筋板,每个支护桩与对应的轴承座之间均设置有一组驱动组件,驱动组件用于带动支撑架前后移动。在由筋板、加强板和隔水挡板构成矩形空间内充填沙土,增加整体结构的重量,有效提高支护效果。隔水挡板、沙土和加强板三重防护,隔水能力强。整体结构可拆卸式设计,组装方式简单,便于工作人员安装和拆卸,可以二次利用,节约资源。节约资源。节约资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深基坑支护挡土隔水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基坑支护
,具体涉及深基坑支护挡土隔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基坑是在基础设计位置按基底标高和基础平面尺寸所开挖的土坑。开挖前应根据地质水文资料,结合现场附近建筑物情况,决定开挖方案,并做好防水排水工作。对于开挖不深的情况可用放边坡的办法,使土坡稳定,其坡度大小按有关施工规定确定。开挖较深及邻近有建筑物者,可用基坑壁支护方法,喷射混凝土护壁方法,大型基坑甚至采用地下连续墙和柱列式钻孔灌注桩连锁等方法,防护外侧土层坍入。
[0003]基坑支护中经常利用钢丝网进行隔土,但是通常一层钢丝网无法对土进行很好的隔绝,现有的支护结构过于分散,无法集中集成进行安装,导致支护结构安装速度慢,现有支护结构挡土能力不足、稳定性差,隔水效果不佳。因此,现有技术亟待进一步改进和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深基坑支护挡土隔水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支护结构过于分散,无法集中集成进行安装,导致支护结构安装速度慢,支护结构挡土能力不足、稳定性差,隔水效果不佳的问题。...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深基坑支护挡土隔水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前侧上方竖向固定有多个支护桩(2),所有支护桩(2)由左向右依次间隔布置,底板(1)的后侧设有与支护桩(2)数量相等且位置一一对应的轴承座(9);任意相邻两个所述支护桩(2)之间可拆卸安装有隔水挡板(3),每个支护桩(2)与其后侧的轴承座(9)之间均设有一个支撑架(13);任意相邻两个所述支撑架(13)之间可拆卸安装有一个加强板(19),每个所述支护桩(2)与其后侧的支撑架(13)之间均可拆卸连接有一组筋板(20),每组筋板(20)包括竖向平行间隔布置的至少两个筋板(20);每个支护桩(2)与其后侧对应的轴承座(9)之间均设置有一个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可带动支撑架(13)前后移动,将筋板(20)锁紧于支护桩(2)的后侧壁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基坑支护挡土隔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为长方形平板,底板(1)下方的前后两侧分别均具有规则布置的多个地刺(12);地刺(12)为椎形结构且竖向布置,地刺(12)的上端与底板(1)固定焊接成一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基坑支护挡土隔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护桩(2)为方形的横截面,支护桩(2)的左右两侧对称开设有两个T形槽(4);底板(1)前侧位于任意两个支护桩(2)之间的部分均开设有第三插槽(21),第三插槽(21)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对应侧的T形槽(4)相通,T形槽(4)和第三插槽(21)的内壁上均具有橡胶层;装配过程中,隔水挡板(3)的左右两侧由上而下插入于两个T形槽(4)之间,其下端插入底板(1)上表面的第三插槽(2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基坑支护挡土隔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敏朱雨轩赵德彬王西昌臧朋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二局第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