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基坑支护挡土隔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47000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0 08: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深基坑支护挡土隔水装置,属于基坑支护技术领域,包括底板,底板的前上方设有多个支护桩,每个支护桩后侧对应设有一个轴承座,相邻两个支护桩之间可拆卸设有隔水挡板。底板后侧设置有多个支撑架,相邻的两个支撑架之间可拆卸连接有加强板,每个支护桩与其后侧的支撑架之间均可拆卸连接有筋板,每个支护桩与对应的轴承座之间均设置有一组驱动组件,驱动组件用于带动支撑架前后移动。在由筋板、加强板和隔水挡板构成矩形空间内充填沙土,增加整体结构的重量,有效提高支护效果。隔水挡板、沙土和加强板三重防护,隔水能力强。整体结构可拆卸式设计,组装方式简单,便于工作人员安装和拆卸,可以二次利用,节约资源。节约资源。节约资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深基坑支护挡土隔水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基坑支护
,具体涉及深基坑支护挡土隔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基坑是在基础设计位置按基底标高和基础平面尺寸所开挖的土坑。开挖前应根据地质水文资料,结合现场附近建筑物情况,决定开挖方案,并做好防水排水工作。对于开挖不深的情况可用放边坡的办法,使土坡稳定,其坡度大小按有关施工规定确定。开挖较深及邻近有建筑物者,可用基坑壁支护方法,喷射混凝土护壁方法,大型基坑甚至采用地下连续墙和柱列式钻孔灌注桩连锁等方法,防护外侧土层坍入。
[0003]基坑支护中经常利用钢丝网进行隔土,但是通常一层钢丝网无法对土进行很好的隔绝,现有的支护结构过于分散,无法集中集成进行安装,导致支护结构安装速度慢,现有支护结构挡土能力不足、稳定性差,隔水效果不佳。因此,现有技术亟待进一步改进和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深基坑支护挡土隔水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支护结构过于分散,无法集中集成进行安装,导致支护结构安装速度慢,支护结构挡土能力不足、稳定性差,隔水效果不佳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深基坑支护挡土隔水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前侧上方竖向固定有多个支护桩,所有支护桩由左向右依次间隔布置,底板的后侧设有与支护桩数量相等且位置一一对应的轴承座。
[0007]任意相邻两个所述支护桩之间可拆卸安装有隔水挡板,每个支护桩与其后侧的轴承座之间均设有一个支撑架。
[0008]任意相邻两个所述支撑架之间可拆卸安装有一个加强板,每个所述支护桩与其后侧的支撑架之间均可拆卸连接有一组筋板,每组筋板包括竖向平行间隔布置的至少两个筋板。
[0009]每个支护桩与其后侧对应的轴承座之间均设置有一个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可带动支撑架前后移动,将筋板锁紧于支护桩的后侧壁上。
[0010]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底板为长方形平板,底板下方的前后两侧分别均具有规则布置的多个地刺。
[0011]地刺为椎形结构且竖向布置,地刺的上端与底板固定焊接成一体。
[0012]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支护桩为方形的横截面,支护桩的左右两侧对称开设有两个T形槽。
[0013]底板前侧位于任意两个支护桩之间的部分均开设有第三插槽,第三插槽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对应侧的T形槽相通,T形槽和第三插槽的内壁上均具有橡胶层。
[0014]装配过程中,隔水挡板的左右两侧由上而下插入于两个T形槽之间,其下端插入底
板上表面的第三插槽。
[0015]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方案,任意相邻两个所述支撑架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第一插槽,所述加强板的左右两侧分别插设于相邻的两个支撑架的第一插槽内。
[0016]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方案,每组筋板包括两个筋板,所述支护桩的后侧壁上开设有两个第四插槽,所述支撑架的前侧开设有两个第二插槽。
[0017]同组的两个筋板的前侧端分别插设于支护桩的两个第四插槽内,后侧端分别插设于支撑架的两个第二插槽内。
[0018]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滚珠丝杆、转盘和丝杆套,所述滚珠丝杆纵向水平布置,其前后两端分别与支护桩和轴承座转动配合,所述滚珠丝杆的后端穿出轴承座与转盘固定相连。
[0019]所述丝杆套固定安装在支撑架上,所述滚珠丝杆穿过丝杆套并与其圆周内壁转动配合,所述滚珠丝杆位于同组的两个筋板之间。
[0020]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方案,每个所述支撑架的后侧均具有一个斜板,每个所述斜板的下部均开设有一个椭圆孔,所述滚珠丝杆位于椭圆孔内。
[0021]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支护桩的上端左右对称设有两个定位螺杆。
[0022]每个所述隔水挡板的顶部均设置有一个条形板,所述条形板的左右两端分别与两个支护桩顶部的定位螺杆固定相连。
[00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4]1、本方案通过在两个支护桩之间插入隔水挡板,使得隔水挡板相邻的两个支撑架构成一个整体,在插入筋板后,由筋板、支撑架和隔水挡板构成矩形空间,在矩形空间内充填沙土,以增加整体结构的重量,隔水挡板、沙土和加强板三重防护,有效提高支护效果,同时可以增强隔水能力。
[0025]2、本方案整体结构可拆卸式设计,组装方式简单,便于工作人员安装和拆卸,可以二次利用,节约资源。
附图说明
[0026]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7]在附图中:
[0028]图1为本技术前侧视向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2为本技术后侧视向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3为本技术去掉支撑架、加强板、筋板及部分隔水挡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4为图3中A处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0032]图5为本技术的支撑架和丝杆套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0033]图中:1、底板;2、支护桩;3、隔水挡板;4、T形槽;5、第四插槽;6、定位螺杆;7、条形板;9、轴承座;10、滚珠丝杆;11、转盘;12、地刺;13、支撑架;14、第一插槽;15、第二插槽;16、斜板;17、丝杆套;18、椭圆孔;19、加强板;20、筋板;21、第三插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5]实施例,请参阅图1

图5,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0036]一种深基坑支护挡土隔水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前侧上方竖向固定有多个支护桩2,所述底座1为长方形平板,底座1下方的前后两侧分别均具有规则布置的多个地刺12。地刺12为椎形结构且竖向布置,地刺12的上端与底座1固定焊接成一体。隔水装置本身及其内部填充沙土的重量,可使地刺12插入地基内部,并牢固的固定在深基坑的地基上。
[0037]多个所述支护桩2由左向右依次间隔布置,支护桩2相对于底座1的上表面竖向设置,其下端与底座1固定焊接在一起。底座1的后侧设有与支护桩2数量相等且位置一一对应的轴承座9,轴承座9的底部与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焊接成一体。
[0038]所述支护桩2为方形的横截面,支护桩2的左右两侧对称开设有两个T形槽4,所述T形槽4沿支护桩2的长度方向竖向布置,其两端分别延伸至支护桩2的上、下端面。
[0039]任意相邻两个所述支护桩2之间可拆卸安装有隔水挡板3,每个支护桩2与其后侧的轴承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深基坑支护挡土隔水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前侧上方竖向固定有多个支护桩(2),所有支护桩(2)由左向右依次间隔布置,底板(1)的后侧设有与支护桩(2)数量相等且位置一一对应的轴承座(9);任意相邻两个所述支护桩(2)之间可拆卸安装有隔水挡板(3),每个支护桩(2)与其后侧的轴承座(9)之间均设有一个支撑架(13);任意相邻两个所述支撑架(13)之间可拆卸安装有一个加强板(19),每个所述支护桩(2)与其后侧的支撑架(13)之间均可拆卸连接有一组筋板(20),每组筋板(20)包括竖向平行间隔布置的至少两个筋板(20);每个支护桩(2)与其后侧对应的轴承座(9)之间均设置有一个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可带动支撑架(13)前后移动,将筋板(20)锁紧于支护桩(2)的后侧壁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基坑支护挡土隔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为长方形平板,底板(1)下方的前后两侧分别均具有规则布置的多个地刺(12);地刺(12)为椎形结构且竖向布置,地刺(12)的上端与底板(1)固定焊接成一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基坑支护挡土隔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护桩(2)为方形的横截面,支护桩(2)的左右两侧对称开设有两个T形槽(4);底板(1)前侧位于任意两个支护桩(2)之间的部分均开设有第三插槽(21),第三插槽(21)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对应侧的T形槽(4)相通,T形槽(4)和第三插槽(21)的内壁上均具有橡胶层;装配过程中,隔水挡板(3)的左右两侧由上而下插入于两个T形槽(4)之间,其下端插入底板(1)上表面的第三插槽(2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基坑支护挡土隔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敏朱雨轩赵德彬王西昌臧朋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二局第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