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传扭轴壳体组装的卡持旋转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470001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0 08: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传扭轴壳体组装的卡持旋转结构,包括组装平台,所述组装平台包括转台和底座,所述转台上安装有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夹板和滑套,所述滑套的内侧安装有夹力调节机构,所述夹力调节机构包括活塞和弹簧,所述转台上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侧安装有防护组件,所述底座上安装有旋转机构,该传扭轴壳体组装的卡持旋转结构能够根据传扭轴壳体的大小以及材质进行调整加持力的大小,使其既能够保障传扭轴壳体的夹持牢固度,又能够避免传扭轴壳体被挤压变形,能够利用卷帘将滑槽进行密封,防止传扭轴壳体上的小部件以及其他物品掉入滑槽内,提高组装速率,保障夹板的移动安全,适用于传扭轴壳体组装时的卡持使用。持使用。持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传扭轴壳体组装的卡持旋转结构


[0001]本技术是一种传扭轴壳体组装的卡持旋转结构,涉及传扭轴壳体组装的卡持结构领域。

技术介绍

[0002]在对传扭轴壳体进行组装工作时,为避免在组装时出现部件活动,需要使用卡持结构对传扭轴壳体上的部件进行固定夹持,从而提高组装效率,现有的传扭轴壳体组装的卡持结构基本上具有质量牢固、夹持牢固度高、夹持和拆卸速度快、造价低、方便安装固定、使用寿命长等优点,能够满足对传扭轴壳体进行固定夹持的使用需求,然而对于现有的传扭轴壳体组装的卡持结构而言,一方面,在进行夹持工作时,不能够有效地根据不同的大小和材质进行调整加持力的大小,容易造成加持力过大对传扭轴壳体造成破坏,或者加持力太小容易出现松动,不利于保障传扭轴壳体的安全组装工作,另一方面,在进对传扭轴壳体进行组装工作时,一些小的零部件容易掉入夹持机构的移动槽内,既不利于传扭轴壳体的快速组装,又不利于保障夹持机构的移动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传扭轴壳体组装的卡持旋转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传扭轴壳体组装的卡持旋转结构,包括结构本体,所述结构本体包括组装平台,所述组装平台包括转台(1)和底座(2),所述转台(1)上安装有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夹板(3)和滑套(13),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套(13)的内侧安装有夹力调节机构,所述夹力调节机构包括活塞(14)和弹簧(15),所述转台(1)上开设有滑槽(4),所述滑槽(4)的内侧安装有防护组件,所述防护组件包括卷帘(5)和卷轴(6),所述底座(2)上安装有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包括电机二(18)和齿轮三(1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传扭轴壳体组装的卡持旋转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台(1)的一侧通过螺栓安装有电机一(8),所述转台(1)的内侧安装有丝杆一(9),所述丝杆一(9)的两侧安装有丝杆二(10),所述丝杆一(9)和丝杆二(10)均通过轴承安装在转台(1)的内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传扭轴壳体组装的卡持旋转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一(9)的一端通过螺栓安装在电机一(8)的输出轴上,所述丝杆一(9)上焊接有齿轮一(11),所述丝杆二(10)上焊接有齿轮二(12),所述齿轮一(11)与齿轮二(12)相啮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传扭轴壳体组装的卡持旋转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套(13)卡在滑槽(4)的底部,所述夹板(3)的底端焊接在滑套(13)的顶部,所述夹板(3)的顶部穿过滑槽(4)并延伸至转台(1)的顶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传扭轴壳体组装的卡持旋转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14)卡在滑套(13)的内侧,所述活塞(14)通过弹簧(15)与滑套(13)的内壁连接,所述丝杆一(9)的两端和丝杆二(10)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洁汪燕龙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龙孚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