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用途卸车输送码垛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46856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0 08: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用途卸车输送码垛机,其特征在于:横向输送装置装有脚轮Ⅰ,可动底架侧面和站台固定有挂钩,装有动力辊Ⅰ和纵向移载装置的动力辊架安装在升降装置Ⅰ上;伸缩机构两端支撑在支撑架Ⅰ和支撑架Ⅱ,柔性输送辊道柔性输送辊道通过长圆孔挂在横向输送装置的挂钩上;码垛装置的纵向输送装置通过输送架置于地面上,横向移载装置的横移架上装有横移机构、拨动装置和压紧装置,落料装置安装在横向移载装置上,升降装置Ⅱ的固定底架与水平架Ⅱ之间装有伸缩架Ⅲ,换盘装置的换盘架置于地面,其上装有链输送装置Ⅰ和链输送装置Ⅱ,一端设有托盘供给站。本发明专利技术效率高、结构简单,且可减轻工人劳动强度。减轻工人劳动强度。减轻工人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用途卸车输送码垛机


[000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用途卸车输送码垛机,属于仓储装备领域,主要用于货运列车、汽运挂车和集装箱的快速卸车、输送及码垛。

技术介绍

[0002]货运列车、汽运挂车及集装箱等卸车时,多采用人工搬运和码垛的作业方式。由于需要搬运的货物数量较多、总重量较大,因此卸车、码垛效率较低。如何提高卸车和码垛效率,减轻劳动工人强度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目前,市场上也出现一些列车集装箱卸车设备,但由于结构复杂、效率仍然较低等原因,导致其难易推广应用。
[0003]综观仓储装备行业现状,急需一种卸车、输送和码垛速度快、效率高,装备结构简单、且能降低工人劳动强度的多用途卸车输送码垛机。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克服现有仓储装备行业所存在的问题,不仅卸车、码垛效率高、装备结构简单,且能改善工作环境、减轻工人劳动强度的多用途卸车输送码垛机。
[0005]其技术方案为:包括横向输送装置、柔性输送辊道和码垛装置,横向输送装置包括升降装置Ⅰ、横向输送机构和纵向移载装置,其中升降装置Ⅰ包括可动底架、水平架Ⅰ、伸缩架Ⅰ和举升驱动装置Ⅰ,可动底架包括底架体和脚轮Ⅰ,其中底架体1100包括纵架杆11000和横架杆,2件纵架杆和2件横架杆两两相互平行、对齐构成矩形平板框架结构,且2件横架杆的同一端内侧均设有滑槽Ⅰ,底架体的矩形平板框架平面的同一侧的4个角各装有1件脚轮Ⅰ,并通过4件脚轮Ⅰ置于地面上;水平架Ⅰ包括水平架体和站台,其中水平架体包括纵架杆、横架杆、立架杆和挂钩,2件纵架杆和2件横架杆两两相互平行、对齐构成矩形平板框架结构,且2件横架杆的同一端内侧均设有滑槽Ⅰ,矩形平板框架平面的同一侧的4个角和横架杆各固定有1件立架杆,6件立架杆相互平行、且均垂直于由2件纵架杆和2件横架杆构成的矩形框架平面,呈L形状的2件挂钩的1段直杆固定在同1件横架杆的一端远离立架杆一侧的侧面上,2件挂钩的另1段直杆位于水平架体的矩形平板框架外侧、2件挂钩的另1段直杆相互平行、且朝着立架杆的方向,站台包括台板和护栏Ⅰ,呈矩形平板形状的台板的长边与水平架体的横架杆的长度相等,台板的长边与水平架体未固定挂钩的1件横架杆外侧固定连接、且台板板面与水平架体的矩形平板框架平面位于同一平面内,台板远离水平架体的另1条长边固定有护栏Ⅰ、且护栏Ⅰ与4件立架杆位于水平架体的矩形平板框架平面的同一侧;伸缩架Ⅰ包括伸缩杆Ⅰ、铰接轴Ⅰ、滑块Ⅰ和推杆,2件伸缩杆Ⅰ中心铰接在铰接轴Ⅰ的一端,另有2件伸缩杆Ⅰ中心铰接在铰接轴Ⅰ的另一端,4件伸缩杆Ⅰ的一端均铰接有1件滑块Ⅰ,位于铰接轴Ⅰ两端内侧的2件伸缩杆Ⅰ未铰接有滑块Ⅰ的一端分别通过另1件铰接轴Ⅰ铰接在底架体的2件横架杆未设置滑槽Ⅰ的一端内侧,位于铰接轴Ⅰ两端外侧的2件伸缩杆Ⅰ未铰接有滑块Ⅰ的一端分别通过另1件铰接轴Ⅰ铰接在水平架体的2件横架杆未设置滑槽Ⅰ的一端内侧,位于铰接轴

两端内侧的2件伸缩杆Ⅰ一端铰接的滑块Ⅰ分别置于水平架体的2件横架杆内侧设置的滑槽Ⅰ内,位于铰接轴Ⅰ两端外侧的2件伸缩杆Ⅰ一端铰接的滑块Ⅰ分别置于底架体的2件横架杆内侧设置的滑槽Ⅰ内,铰接在伸缩杆Ⅰ中心的铰接轴Ⅰ上、且位于伸缩杆Ⅰ的内侧固定有2件推杆,2件推杆与铰接轴Ⅰ垂直、且2件推杆位于同一平面内,2件举升驱动装置Ⅰ的端部铰接在铰接于2件伸缩架Ⅰ端部、且铰接于底架体上的铰接轴Ⅰ上,2件举升驱动装置Ⅰ位于2件伸缩架Ⅰ内侧,2件举升驱动装置Ⅰ的伸缩杆的末端分别铰接在固定于伸缩杆Ⅰ中心的铰接轴Ⅰ上的2件推杆的末端;横向输送机构包括动力辊架和动力辊Ⅰ,其中动力辊架包括纵架杆、横架杆、护栏Ⅱ、护栏Ⅲ、支板、挡杆、护板和挂钩,2件纵架杆和2件横架杆两两相互平行、对齐构成矩形平板框架结构,矩形平板框架平面的同一侧的2件横架杆上分别装有护栏Ⅱ和护栏Ⅲ、且护栏Ⅱ和护栏Ⅲ的伸出方向均与矩形平板框架平面垂直,护栏Ⅱ的长度与横架杆的长度相等,护栏Ⅲ的长度小于横架杆的长度、且护栏Ⅲ的1条短边与纵架杆对齐,矩形平板框架的另1条未与护栏Ⅲ齐的纵架杆两端朝着护栏Ⅱ的伸出方向各伸出1件支板,1件挡杆两端分别固定在2件支板远离纵架杆的末端,护栏Ⅲ靠近挡杆的一端和靠近护栏Ⅲ一侧的支板各固定有1件护板,2件挂钩的1段直杆固定在护栏Ⅲ的横架杆远离护栏Ⅲ一侧的表面上,2件挂钩的另1段直杆位于动力辊架的矩形平板框架外侧、2件挂钩的另1段直杆相互平行、且朝着护栏Ⅲ的方向,在横架杆的长度方向上,2件挂钩分别位于2件护板的外侧、且2件挂钩的对称面与2件护板的对称面位于同一平面内,动力辊架的矩形平板框架的2件横架杆之间均匀装有多件动力辊Ⅰ、且各动力辊Ⅰ均位于同一平面内,各动力辊Ⅰ轴线相互平行、且均垂直于横架杆的长度方向,横向输送机构通过动力辊架远离护栏Ⅲ一侧的矩形框架平面的4个角和横架杆中部安装在水平架体的6件立架杆末端,动力辊架的2件挂钩与水平架体的2件挂钩位于同一侧、且动力辊架的2件挂钩的对称面与水平架体的2件挂钩的对称面位于同一平面内;纵向移载装置包括U形架、举升驱动装置Ⅱ、槽形架和纵移机构,其中1件U形架的U形开口端分别固定在动力辊架的2件横架杆远离护栏Ⅱ和护栏Ⅲ的一侧,另1件U形架的U形开口端分别固定在动力辊架的2件横架杆远离护栏Ⅱ和护栏Ⅲ的一侧,2件U形架的U形平面均垂直于横架杆的长度方向、且2件U形架的U形平面的对称面与动力辊架的2件护板的对称面位于同一平面内,举升驱动装置Ⅱ安装在2件U形架的U形底面中部,举升驱动装置Ⅱ的动力输出轴方向垂直于动力辊架的矩形框架平面、且朝着护栏Ⅱ的伸出方向,呈U形形状的槽形架的U形槽底外表面中心固定在举升驱动装置Ⅱ的伸缩杆末端,槽形架位于2件U形架的U形内、槽形架的U形开口与U形架的开口方向相同、且槽形架的U形平面与U形架的U形平面垂直,纵移机构包括带驱动装置Ⅰ、纵移轴、纵移轮和纵移带,带驱动装置Ⅰ安装在槽形架侧的U形侧壁外表面中部,带驱动装置Ⅰ的输出轴轴线垂直于槽形架的U形侧壁、且朝着槽形架的另1U形侧壁方向,纵移轴两端各安装1件纵移轮,纵移轴两端的伸出端支撑在槽形架的2个U形侧壁上,纵移轴一端穿过槽形架的U形侧壁后的伸出端与带驱动装置Ⅰ连接,2件纵移轮分别铰接在槽形架的同1U形侧壁内表面两端、且2件纵移轮的轴线平行于纵移轴轴线,2件纵移轮与安装在纵移轴一端的1件纵移轮位于同一平面内、且2件纵移轮的连心线平行于槽形架的U形底面,2件纵移轮与安装在纵移轴一端、且位于同一平面内的1件纵移轮上挂有1件纵移带,另有2件纵移轮分别铰接在槽形架的另1U形侧壁内表面两端、且2件纵移轮的轴线平行于纵移轴轴线,2件纵移轮与安装在纵移轴另一端的1件纵移轮位于同一平面内、且2件纵移轮的连心线平行于槽形架的U形底面,2件纵移轮与安装在纵移轴另一端、且
位于同一平面内的1件纵移轮上挂有另1件纵移带;柔性输送辊道包括支撑架Ⅰ、支撑架Ⅱ和伸缩机构,其中支撑架Ⅰ包括支架Ⅰ和脚轮Ⅱ,支架Ⅰ包括立柱Ⅰ、连接杆和槽板,2件立柱Ⅰ一端分别固定在同1件连接杆两端,2件立柱Ⅰ平行、对齐,且与连接杆垂直,2件立柱Ⅰ中心之间的距离等于横向输送装置的升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多用途卸车输送码垛机,包括横向输送装置(1)、柔性输送辊道(2)和码垛装置(3),其特征在于:横向输送装置(1)包括升降装置Ⅰ(11)、横向输送机构(12)和纵向移载装置(13),其中升降装置Ⅰ(11)包括可动底架(110)、水平架Ⅰ(111)、伸缩架Ⅰ(112)和举升驱动装置Ⅰ(113),可动底架(110)包括底架体(1100)和脚轮Ⅰ(1101),其中底架体(1100)包括纵架杆(11000)和横架杆(11001),2件纵架杆(11000)和2件横架杆(11001)两两相互平行、对齐构成矩形平板框架结构,且2件横架杆(11001)的同一端内侧均设有滑槽Ⅰ(11002),底架体(1100)的矩形平板框架平面的同一侧的4个角各装有1件脚轮Ⅰ(1101),并通过4件脚轮Ⅰ(1101)置于地面上;水平架Ⅰ(111)包括水平架体(1110)和站台(1111),其中水平架体(1110)包括纵架杆(11000)、横架杆(11001)、立架杆(11100)和挂钩(11101),2件纵架杆(11000)和2件横架杆(11001)两两相互平行、对齐构成矩形平板框架结构,且2件横架杆(11001)的同一端内侧均设有滑槽Ⅰ(11002),矩形平板框架平面的同一侧的4个角和横架杆(11001)各固定有1件立架杆(11100),6件立架杆(11100)相互平行、且均垂直于由2件纵架杆(11000)和2件横架杆(11001)构成的矩形框架平面,呈L形状的2件挂钩(11101)的1段直杆固定在同1件横架杆(11001)的一端远离立架杆(11100)一侧的侧面上,2件挂钩(11101)的另1段直杆位于水平架体(1110)的矩形平板框架外侧、2件挂钩(11101)的另1段直杆相互平行、且朝着立架杆(11100)的方向,站台(1111)包括台板(11110)和护栏Ⅰ(11111),呈矩形平板形状的台板(11110)的长边与水平架体(1110)的横架杆(11001)的长度相等,台板(11110)的长边与水平架体(1110)未固定挂钩(11101)的1件横架杆(11001)外侧固定连接、且台板(11110)板面与水平架体(1110)的矩形平板框架平面位于同一平面内,台板(11110)远离水平架体(1110)的另1条长边固定有护栏Ⅰ(11111)、且护栏Ⅰ(11111)与4件立架杆(11100)位于水平架体(1110)的矩形平板框架平面的同一侧;伸缩架Ⅰ(112)包括伸缩杆Ⅰ(1120)、铰接轴Ⅰ(1121)、滑块Ⅰ(1122)和推杆(1123),2件伸缩杆Ⅰ(1120)中心铰接在铰接轴Ⅰ(1121)的一端,另有2件伸缩杆Ⅰ(1120)中心铰接在铰接轴Ⅰ(1121)的另一端,4件伸缩杆Ⅰ(1120)的一端均铰接有1件滑块Ⅰ(1122),位于铰接轴Ⅰ(1121)两端内侧的2件伸缩杆Ⅰ(1120)未铰接有滑块Ⅰ(1122)的一端分别通过另1件铰接轴Ⅰ(1121)铰接在底架体(1100)的2件横架杆(11001)未设置滑槽Ⅰ(11002)的一端内侧,位于铰接轴Ⅰ(1121)两端外侧的2件伸缩杆Ⅰ(1120)未铰接有滑块Ⅰ(1122)的一端分别通过另1件铰接轴Ⅰ(1121)铰接在水平架体(1110)的2件横架杆(11001)未设置滑槽Ⅰ(11002)的一端内侧,位于铰接轴Ⅰ(1121)两端内侧的2件伸缩杆Ⅰ(1120)一端铰接的滑块Ⅰ(1122)分别置于水平架体(1110)的2件横架杆(11001)内侧设置的滑槽Ⅰ(11002)内,位于铰接轴Ⅰ(1121)两端外侧的2件伸缩杆Ⅰ(1120)一端铰接的滑块Ⅰ(1122)分别置于底架体(1100)的2件横架杆(11001)内侧设置的滑槽Ⅰ(11002)内,铰接在伸缩杆Ⅰ(1120)中心的铰接轴Ⅰ(1121)上、且位于伸缩杆Ⅰ(1120)的内侧固定有2件推杆(1123),2件推杆(1123)与铰接轴Ⅰ(1121)垂直、且2件推杆(1123)位于同一平面内,2件举升驱动装置Ⅰ(113)的端部铰接在铰接于2件伸缩架Ⅰ(112)端部、且铰接于底架体(1100)上的铰接轴Ⅰ(1121)上,2件举升驱动装置Ⅰ(113)位于2件伸缩架Ⅰ(112)内侧,2件举升驱动装置Ⅰ(113)的伸缩杆的末端分别铰接在固定于伸缩杆Ⅰ(1120)中心的铰接轴Ⅰ(1121)上的2件推杆(1123)的末端;横向输送机构(12)包括动力辊架(120)和动力辊Ⅰ(121),其中动力辊架(120)包括纵架杆(11000)、横架杆(11001)、护栏Ⅱ(1200)、护栏Ⅲ(1201)、支板(1202)、挡杆(1203)、护板(1204)和挂钩(11101),2件纵架杆(11000)和2件横
架杆(11001)两两相互平行、对齐构成矩形平板框架结构,矩形平板框架平面的同一侧的2件横架杆(11001)上分别装有护栏Ⅱ(1200)和护栏Ⅲ(1201)、且护栏Ⅱ(1200)和护栏Ⅲ(1201)的伸出方向均与矩形平板框架平面垂直,护栏Ⅱ(1200)的长度与横架杆(11001)的长度相等,护栏Ⅲ(1201)的长度小于横架杆(11001)的长度、且护栏Ⅲ(1201)的1条短边与纵架杆(11000)对齐,矩形平板框架的另1条未与护栏Ⅲ(1201)对齐的纵架杆(11000)两端朝着护栏Ⅱ(1200)的伸出方向各伸出1件支板(1202),1件挡杆(1203)两端分别固定在2件支板(1202)远离纵架杆(11000)的末端,护栏Ⅲ(1201)靠近挡杆(1203)的一端和靠近护栏Ⅲ(1201)一侧的支板(1202)各固定有1件护板(1204),2件挂钩(11101)的1段直杆固定在护栏Ⅲ(1201)的横架杆(11001)远离护栏Ⅲ(1201)一侧的表面上,2件挂钩(11101)的另1段直杆位于动力辊架(120)的矩形平板框架外侧、2件挂钩(11101)的另1段直杆相互平行、且朝着护栏Ⅲ(1201)的方向,在横架杆(11001)的长度方向上,2件挂钩(11101)分别位于2件护板(1204)的外侧、且2件挂钩(11101)的对称面与2件护板(1204)的对称面位于同一平面内,动力辊架(120)的矩形平板框架的2件横架杆(11001)之间均匀装有多件动力辊Ⅰ(121)、且各动力辊Ⅰ(121)均位于同一平面内,各动力辊Ⅰ(121)轴线相互平行、且均垂直于横架杆(11001)的长度方向,横向输送机构(12)通过动力辊架(120)远离护栏Ⅲ(1201)一侧的矩形框架平面的4个角和横架杆(11001)中部安装在水平架体(1110)的6件立架杆(11100)末端,动力辊架(120)的2件挂钩(11101)与水平架体(1110)的2件挂钩(11101)位于同一侧、且动力辊架(120)的2件挂钩(11101)的对称面与水平架体(1110)的2件挂钩(11101)的对称面位于同一平面内;纵向移载装置(13)包括U形架(130)、举升驱动装置Ⅱ(131)、槽形架(132)和纵移机构(133),其中1件U形架(130)的U形开口端分别固定在动力辊架(120)的2件横架杆(11001)远离护栏Ⅱ(1200)和护栏Ⅲ(1201)的一侧,另1件U形架(130)的U形开口端分别固定在动力辊架(120)的2件横架杆(11001)远离护栏Ⅱ(1200)和护栏Ⅲ(1201)的一侧,2件U形架(130)的U形平面均垂直于横架杆(11001)的长度方向、且2件U形架(130)的U形平面的对称面与动力辊架(120)的2件护板(1204)的对称面位于同一平面内,举升驱动装置Ⅱ(131)安装在2件U形架(130)的U形底面中部,举升驱动装置Ⅱ(131)的动力输出轴方向垂直于动力辊架(120)的矩形框架平面、且朝着护栏Ⅱ(1200)的伸出方向,呈U形形状的槽形架(132)的U形槽底外表面中心固定在举升驱动装置Ⅱ(131)的伸缩杆末端,槽形架(132)位于2件U形架(130)的U形内、槽形架(132)的U形开口与U形架(130)的开口方向相同、且槽形架(132)的U形平面与U形架(130)的U形平面垂直,纵移机构(133)包括带驱动装置Ⅰ(1330)、纵移轴(1331)、纵移轮(1332)和纵移带(1333),带驱动装置Ⅰ(1330)安装在槽形架(132)1侧的U形侧壁外表面中部,带驱动装置Ⅰ(1330)的输出轴轴线垂直于槽形架(132)的U形侧壁、且朝着槽形架(132)的另1U形侧壁方向,纵移轴(1331)两端各安装1件纵移轮(1332),纵移轴(1331)两端的伸出端支撑在槽形架(132)的2个U形侧壁上,纵移轴(1331)一端穿过槽形架(132)的U形侧壁后的伸出端与带驱动装置Ⅰ(1330)连接,2件纵移轮(1332)分别铰接在槽形架(132)的同1U形侧壁内表面两端、且2件纵移轮(1332)的轴线平行于纵移轴(1331)轴线,2件纵移轮(1332)与安装在纵移轴(1331)一端的1件纵移轮(1332)位于同一平面内、且2件纵移轮(1332)的连心线平行于槽形架(132)的U形底面,2件纵移轮(1332)与安装在纵移轴(1331)一端、且位于同一平面内的1件纵移轮(1332)上挂有1件纵移带(1333),另有2件纵移轮(1332)分别铰接在槽形架(132)的另1U形侧壁内表面两端、且2件纵移轮(1332)的轴线平
行于纵移轴(1331)轴线,2件纵移轮(1332)与安装在纵移轴(1331)另一端的1件纵移轮(1332)位于同一平面内、且2件纵移轮(1332)的连心线平行于槽形架(132)的U形底面,2件纵移轮(1332)与安装在纵移轴(1331)另一端、且位于同一平面内的1件纵移轮(1332)上挂有另1件纵移带(1333);柔性输送辊道(2)包括支撑架Ⅰ(21)、支撑架Ⅱ(22)和伸缩机构(23),其中支撑架Ⅰ(21)包括支架Ⅰ(210)和脚轮Ⅱ(211),支架Ⅰ(210)包括立柱Ⅰ(2100)、连接杆(2101)和槽板(2102),2件立柱Ⅰ(2100)一端分别固定在同1件连接杆(2101)两端,2件立柱Ⅰ(2100)平行、对齐,且与连接杆(2101)垂直,2件立柱Ⅰ(2100)中心之间的距离等于横向输送装置(1)的升降装置Ⅰ(11)的水平架Ⅰ(111)的2件挂钩(11101)之间的距离,2件立柱Ⅰ(2100)远离连接杆(2101)的一端内表面各固定1件槽板(2102),2件槽板(2102)板面相互平行、且垂直于2件立柱Ⅰ(2100)和1件连接杆(2101)构成的平面,2件槽板(2102)上各设有2个滑槽Ⅱ(21021),2个滑槽Ⅱ(21021)的长度方向位于同一直线上、且2个滑槽Ⅱ(21021)的长度方向平行于立柱Ⅰ(2100)的长度方向,2件立柱Ⅰ(2100)与连接杆(2101)固定连接的一端端部各装有1件脚轮Ⅱ(211),并通过2件脚轮Ⅱ(211)置于地面上;支撑架Ⅱ(22)包括支架Ⅱ(220)和脚轮Ⅱ(211),支架Ⅱ(220)包括立柱Ⅱ(2200)、连接杆(2101)和槽板(2102),截面呈正方形形状的立柱Ⅱ(2200)的1侧面宽度方向的中心处、沿着立柱Ⅱ(2200)的长度方向设有2个长圆孔(22001),长圆孔(22001)的长度方向与立柱Ⅱ(2200)的长度方向平行、且2个长圆孔(22001)位于同一直线上,2个长圆孔(22001)中心之间的距离等于横向输送装置(1)的升降装置Ⅰ(11)的水平架Ⅰ(111)上的挂钩(11101)至与之对齐的横向输送机构(12)的动力辊架(120)上的挂钩(11101)之间的距离,2件立柱Ⅱ(2200)一端未设置长圆孔(22001)的侧面分别固定在同1件连接杆(2101)两端,2件立柱Ⅱ(2200)平行、对齐,且与连接杆(2101)垂直,2件立柱Ⅱ(2200)上的长圆孔(22001)朝着同一方向、且2件立柱Ⅱ(2200)上的2个长圆孔(22001)相互对齐,2件立柱Ⅱ(2200)上相互对齐的长圆孔(22001)之间的距离等于水平架Ⅰ(111)的2件挂钩(11101)之间的距离,2件立柱Ⅱ(2200)远离连接杆(2101)的一端内表面各固定1件槽板(2102),2件槽板(2102)板面相互平行、且垂直于2件立柱Ⅱ(2200)和1件连接杆(2101)构成的平面,2件槽板(2102)上的2个滑槽Ⅱ(21021)的长度方向位于同一直线上、且2个滑槽Ⅱ(21021)的长度方向平行于立柱Ⅱ(2200)的长度方向,2件立柱Ⅱ(2200)与连接杆(2101)固定连接的一端端部各装有1件脚轮Ⅱ(211),并通过2件脚轮Ⅱ(211)置于地面上;伸缩机构(23)包括伸缩架Ⅱ(230)和动力辊Ⅱ(231),其中伸缩架Ⅱ(230)包括伸缩杆Ⅱ(2300)、销轴(2301)和铰接轴Ⅱ(2302),2件伸缩杆Ⅱ(2300)中心通过销轴(2301)铰接在一起,2件中心通过销轴(2301)铰接在一起的伸缩杆Ⅱ(2300)的一端铰接在铰接轴Ⅱ(2302)一端,另有2件中心通过销轴(2301)铰接在一起的伸缩杆Ⅱ(2300)的一端铰接在铰接轴Ⅱ(2302)的另一端,依此类推,多件伸缩杆Ⅱ(2300)铰接在一起而构成平行四边形结构的伸缩架Ⅱ(230),2件中心通过销轴(2301)铰接在一起的伸缩杆Ⅱ(2300)的另一端与另外2件中心通过销轴(2301)铰接在一起的伸缩杆Ⅱ(2300)的另一端通过动力辊Ⅱ(231)一端的轴铰接在一起,另外2件中心通过销轴(2301)铰接在一起的伸缩杆Ⅱ(2300)的另一端与另外2件中心通过销轴(2301)铰接在一起的伸缩杆Ⅱ(2300)的另一端通过动力辊Ⅱ(231)另一端的轴铰接在一起,依此类推;伸缩机构(23)一端未与其他伸缩杆Ⅱ(2300)铰接的4件伸缩杆Ⅱ(2300)的一端分别通过销轴(2301)支撑在支撑架Ⅰ(21)的2件槽板(2102)的4个滑槽Ⅱ(21021)内,且伸缩机构(23)的动力辊Ⅱ(231)朝着远离支架Ⅰ(210)
的脚轮Ⅱ(211)方向,伸缩机构(23)的另一端未与其他伸缩杆Ⅱ(2300)铰接的4件伸缩杆Ⅱ(2300)的一端分别通过销轴(2301)支撑在支撑架Ⅱ(22)的2件槽板(2102)的4个滑槽Ⅱ(21021)内,且设置在支撑架Ⅱ(22)的支架Ⅱ(220)的立柱Ⅱ(2200)上的长圆孔(22001)朝着远离支撑架Ⅰ(21)的方向,伸缩机构(23)两端的支撑架Ⅰ(21)和支撑架Ⅱ(22)之间,每间隔相同件数的动力辊Ⅱ(231),4件伸缩杆Ⅱ(2300)的一端分别通过销轴(2301)支撑在支撑架Ⅰ(21)的2件槽板(2102)的4个滑槽Ⅱ(21021)内,柔性输送辊道(2)通过设置在支撑架Ⅱ(22)的支架Ⅱ(220)的立柱Ⅱ(2200)上的4个长圆孔(22001)挂在设置于横向输送装置(1)的升降装置Ⅰ(11)的水平架Ⅰ(111)和横向输送机构(12)的动力辊架(120)上的4个挂钩(11101)上;码垛装置(3)包括纵向输送装置(31)、横向移载装置(32)、落料装置(33)、升降装置Ⅱ(34)和换盘装置(35),其中纵向输送装置(31)包括输送架(310)、水平输送装置Ⅰ(311)、倾斜输送装置(312)、水平输送装置Ⅱ(313)和换向装置(314),输送架(310)包括低架(3100)、高架(3101)和倾斜架(3102),其中低架(3100)包括纵梁Ⅰ(31000)、托板Ⅰ(31001)和支腿Ⅰ(31002),截面呈矩形形状的2件纵梁Ⅰ(31000)通过呈矩形形状的托板Ⅰ(31001)连接在一起,2件纵梁Ⅰ(31000)的2个矩形截面短边位于同一平面内,托板Ⅰ(31001)板面与2件纵梁Ⅰ(31000)的矩形截面短边平行、且托板Ⅰ(31001)板面位于靠近2件纵梁Ⅰ(31000)的同一侧矩形截面短边处,2件纵梁Ⅰ(31000)远离托板Ⅰ(31001)一侧的矩形截面短边平面、纵梁Ⅰ(31000)长度方向的两端各固定1件支腿Ⅰ(31002),4件支腿Ⅰ(31002)相互平行、且均垂直于托板Ⅰ(31001)板面,高架(3101)包括纵梁Ⅱ(31010)、托板Ⅱ(31011)、支腿Ⅱ(31012)、支腿Ⅲ(31013)、纵向挡板(31014)、护栏Ⅳ(31015)、安装板Ⅰ(31016)和过渡板(31017),截面呈矩形形状的2件纵梁Ⅱ(31010)通过呈矩形形状的托板Ⅱ(31011)连接在一起,2件纵梁Ⅱ(31010)的2个矩形截面短边位于同一平面内,托板Ⅱ(31011)板面与2件纵梁Ⅱ(31010)的矩形截面短边平行、且托板Ⅱ(31011)板面位于靠近2件纵梁Ⅱ(31010)的同一侧矩形截面短边处,2件纵梁Ⅱ(31010)远离托板Ⅱ(31011)一侧的矩形截面短边平面、纵梁Ⅱ(31010)长度方向的一端各固定1件支腿Ⅱ(31012),2件支腿Ⅱ(31012)相互平行、且均垂直于托板Ⅱ(31011)板面,2件纵梁Ⅱ(31010)长度方向的另一端和中部外侧各固定1件支腿Ⅲ(31013)、且4件支腿Ⅲ(31013)均平行于支腿Ⅱ(31012),支腿Ⅲ(31013)长度大于支腿Ⅱ(31012)的长度、且4件支腿Ⅲ(31013)朝着2件支腿Ⅱ(31012)方向伸出的一端端部与支腿Ⅱ(31012)末端平齐,纵向挡板(31014)安装在位于纵梁Ⅱ(31010)端部的2件支腿Ⅲ(31013)远离与支腿Ⅱ(31012)末端平齐端的另一端之间,且纵向挡板(31014)朝着支腿Ⅱ(31012)方向的板面垂直于纵梁Ⅱ(31010),纵向挡板(31014)靠近托板Ⅱ(31011)一侧的边缘至托板Ⅱ(31011)之间的距离为15
±
5mm,2件纵梁Ⅱ(31010)外侧靠近支腿Ⅱ(31012)的一端各装有1件护栏Ⅳ(31015)、且2件护栏Ⅳ(31015)均朝着远离支腿Ⅱ(31012)末端的方向伸出,2件护栏Ⅳ(31015)远离托板Ⅱ(31011)的末端之间固定有1件安装板Ⅰ(31016),位于1件纵梁Ⅱ(31010)端部和中部外侧的2件支腿Ⅲ(31013)之间、托板Ⅱ(31011)的远离支腿Ⅱ(31012)一侧固定有1件过渡板(31017),且过渡板(31017)板面与托板Ⅱ(31011)板面平行,倾斜架(3102)包括斜梁(31020)和托板Ⅲ(31021),截面呈矩形形状的2件斜梁(31020)通过呈矩形形状的托板Ⅲ(31021)连接在一起,2件斜梁(31020)的2个矩形截面短边位于同一平面内,托板Ⅲ(31021)板面与2件斜梁(31020)的矩形截面短边平行、且托板Ⅲ(31021)板面位于靠近2件斜梁(31020)的同一侧矩形截面短边处,倾斜架(3102)的2件斜梁
(31020)的两端分别安装在低架(3100)的纵梁Ⅰ(31000)一端和高架(3101)的纵梁Ⅱ(31010)固定有2件支腿Ⅱ(31012)的一端,且托板Ⅲ(31021)位于靠近斜梁(31020)朝着斜上方的矩形截面短边处,输送架(310)通过低架(3100)的4件支腿Ⅰ(31002)远离托板Ⅰ(31001)的末端、高架(3101)的2件支腿Ⅱ(31012)和4件支腿Ⅲ(31013)远离托板Ⅱ(31011)的末端置于地面上,且低架(3100)的2件纵梁Ⅰ(31000)远离倾斜架(3102)的一端与柔性输送辊道(2)的伸缩机构(23)远离支撑架Ⅱ(22)一端的支撑架Ⅰ(21)对齐;水平输送装置Ⅰ(311)包括带驱动装置Ⅱ(3110)、主动辊(3111)、从动辊(3112)和输送带Ⅰ(3113),1件带驱动装置Ⅱ(3110)安装在低架(3100)的1件纵梁Ⅰ(31000)靠近倾斜架(3102)一端,带驱动装置Ⅱ(3110)的输出轴朝着另1件纵梁Ⅰ(31000)方向、且输出轴轴线垂直于纵梁Ⅰ(31000)的矩形截面长边,1件主动辊(3111)两端分别支撑在低架(3100)的2件纵梁Ⅰ(31000)靠近倾斜架(3102)一端,主动辊(3111)的轴的一端穿过纵梁Ⅰ(31000)后的伸出端与带驱动装置Ⅱ(3110)的输出轴连接,1件从动辊(3112)两端分别支撑在低架(3100)的2件纵梁Ⅰ(31000)远离倾斜架(3102)一端,主动辊(3111)和从动辊(3112)上挂有同1件输送带Ⅰ(3113),输送带Ⅰ(3113)上段承托在低架(3100)的托板Ⅰ(31001)上、且输送带Ⅰ(3113)上段上平面与柔性输送辊道(2)远离横向输送机构(12)一端的动力辊Ⅱ(231)上母线相切,倾斜输送装置(312)包括带驱动装置Ⅱ(3110)、主动辊(3111)、从动辊(3112)和输送带Ⅱ(3120),另1件带驱动装置Ⅱ(3110)安装在倾斜架(3102)的1件斜梁(31020)靠近高架(3101)一端,带驱动装置Ⅱ(3110)的输出轴朝着另1件斜梁(31020)方向、且输出轴轴线垂直于斜梁(31020)的矩形截面长边,另1件主动辊(3111)两端分别支撑在倾斜架(3102)的2件斜梁(31020)靠近高架(3101)一端,主动辊(3111)的轴的一端穿过斜梁(31020)后的伸出端与带驱动装置Ⅱ(3110)的输出轴连接,另1件从动辊(3112)两端分别支撑在倾斜架(3102)的2件斜梁(31020)远离高架(3101)一端,主动辊(3111)和从动辊(3112)上挂有同1件输送带Ⅱ(3120)、且输送带Ⅱ(3120)上段承托在倾斜架(3102)的托板Ⅲ(31021)上,水平输送装置Ⅱ(313)包括带驱动装置Ⅱ(3110)、主动辊(3111)、从动辊(3112)和输送带Ⅲ(3130),另1件带驱动装置Ⅱ(3110)安装在高架(3101)的1件纵梁Ⅱ(31010)端部固定有支腿Ⅲ(31013)的一端,带驱动装置Ⅱ(3110)的输出轴朝着另1件纵梁Ⅱ(31010)方向、且输出轴轴线垂直于纵梁Ⅱ(31010)的矩形截面长边,另1件主动辊(3111)两端分别支撑在高架(3101)的2件纵梁Ⅱ(31010)端部固定有支腿Ⅲ(31013)的一端,主动辊(3111)的轴的一端穿过纵梁Ⅱ(31010)后的伸出端与带驱动装置Ⅱ(3110)的输出轴连接,另1件从动辊(3112)两端分别支撑在高架(3101)的2件纵梁Ⅱ(31010)靠近倾斜架(3102)一端,主动辊(3111)和从动辊(3112)上挂有同1件输送带Ⅲ(3130),输送带Ⅲ(3130)上段承托在高架(3101)的托板Ⅱ(31011)上、且输送带Ⅲ(3130)上段上平面与输送架(310)的高架(3101)的过渡板(31017)上平面位于同一平面内,换向装置(314)安装在输送架(310)的高架(3101)的安装板Ⅰ(31016)上,换向装置(314)的伸缩杆朝着高架(3101)的托板Ⅱ(31011)方向向下伸出、且换向装置(314)的伸缩杆轴线垂直于托板Ⅱ(31011)板面;横向移载装置(32)包括横移架(320)、横移机构(321)、拨动装置(322)和压紧装置(323),其中横移架(320)包括纵梁Ⅲ(3200)、横梁Ⅰ(3201)、支腿Ⅲ(31013)、矩形框Ⅰ(3202)、横向挡板(3203)、横移导轨(3204)和安装板Ⅱ(3205),2件纵梁Ⅲ(3200)和2件横梁Ⅰ(3201)两两相互平行、对齐构成矩形平板框架结构,2件横梁Ⅰ(3201)一端各固定1件支腿Ⅲ(31013),2件支腿Ⅲ(31013)朝着同一方
向、相互平行、且垂直于2件纵梁Ⅲ(3200)和2件横梁Ⅰ(3201)构成的矩形框架平面,2件支腿Ⅲ(31013)远离2件纵梁Ⅲ(3200)和2件横梁Ⅰ(3201)的末端置于地面上,2件横梁Ⅰ(3201)的另一端和中部支撑在纵向输送装置(31)的输送架(310)的高架(3101)的4件支腿Ⅲ(31013)上、且2件纵梁Ⅲ(3200)与高架(3101)的2件纵梁Ⅱ(31010)平行,固定在2件横梁Ⅰ(3201)一端的2件支腿Ⅲ(31013)与位于2件横梁Ⅰ(3201)中部的高架(3101)的2件支腿Ⅲ(31013)之间设有矩形框Ⅰ(3202),矩形框Ⅰ(3202)的长边平行于纵梁Ⅲ(3200)、且矩形框Ⅰ(3202)的长边长度大于纵梁Ⅲ(3200)的长度,在纵梁Ⅲ(3200)的长度方向上,矩形框Ⅰ(3202)的长度方向中心与纵梁Ⅲ(3200)的长度方向中心对齐,横向挡板(3203)安装在矩形框Ⅰ(3202)靠近固定于2件横梁Ⅰ(3201)一端的2件支腿Ⅲ(31013)一侧的1条长边上,且横向挡板(3203)朝着横梁Ⅰ(3201)远离2件支腿Ⅲ(31013)一端的板面垂直于横梁Ⅰ(32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玉胜袁光明辛世界李家鹏于皓帆王好臣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工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