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复旦大学专利>正文

外科组织电焊接吻合用自适应高频双极性恒流脉冲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46825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0 08: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外科医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适用于电外科组织焊接吻合手术的自适应型高频双极性恒流脉冲源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系统包括:直流供电模块、恒流脉冲发生模块、过压保护模块、反馈模块、中央控制模块以及输出模块。本发明专利技术系统能够在对生物组织造成尽可能小的伤害的前提下,有效地对生物组织进行焊接、吻合等,并且对于不同的生物组织有着自适应性的控制模式,同时在焊接过程中能够判断焊接是否完成,自动决定是否终止焊接过程,从而实现智能化的自动焊接。自动焊接。自动焊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外科组织电焊接吻合用自适应高频双极性恒流脉冲源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外科医学
,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电外科组织焊接吻合手术的自适应型高频双极性恒流脉冲源。

技术介绍

[0002]组织缝合是外科手术中极其重要的一环。传统的缝合技术一般采用丝线、皮钉等进行人工缝合,然而这些传统方式一般具有创口明显、恢复慢、易感染等缺点,并且操作复杂,对于医生的手术水平具有较高的要求。这些缺点的存在可能引起一些并发症,具有一定的风险。
[0003]高频电场生物组织焊接技术主要通过高频电场作用于生物组织,使得组织细胞发生电穿孔,从而析出蛋白质,同时对组织施加机械压力,利用蛋白质分子的重新凝结实现生物组织焊接。高频电场生物组织焊接技术具有许多优点,例如微创、止血效果好、操作简单、焊接时间短、愈合后无需拆线等,在外科医学
应用前景极其广阔。
[0004]生物组织焊接设备的输出模式一般包含恒功率模式、恒压模式和恒流模式。恒功率模式能够匀速汽化组织,从而使得干净地切开组织;大功率恒压模式能够使得组织爆炸性地汽化或碳化。恒流模式能够使得组织热凝固的同时而不汽化。由此可见,恒流模式是最适合生物组织焊接的输出模式。
[0005]然而,现有的高频电场生物组织焊接设备模式较为单一,智能化程度较低,难以对不同的组织进行自适应的模式变化与参数调整,限制了设备的应用范围,并且焊接程度的判断对于医生的临床经验具有一定依赖。此外,现有的生物组织焊接设备工作于恒功率模或恒压模式,没有采用恒流模式这一更适于生物组织焊接的输出模式。<br/>[0006]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本领域亟需一种应用范围广、操作简单、可靠性强的智能化恒流焊接设备,用以实现安全高效的生物组织焊接,并且可通过改变控制模式和参数用于电外科手术的电凝、电刀等。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范围广、可靠性高、操作简单的用于电外科组织焊接吻合手术的自适应型高频双极性恒流脉冲源。
[0008]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自适应型高频双极性恒流脉冲源,包含直流供电模块、恒流脉冲发生模块、中央控制模块、过压保护模块、反馈模块以及输出模块;参见图1;其中:所述直流供电模块,为自适应高频双极性恒流脉冲源工作提供电源;所述恒流脉冲发生模块,分别与直流供电模块、中央控制模块、过压保护模块、反馈模块以及输出模块连接;所述恒流脉冲发生模块包括:五个开关管201、202、203、204、205,一个续流二极管211,一个储能电感221,一个脉冲输出端口231,一个直流输入端口241;其中,脉冲输出端口231接输出模块中负载焊接装置,直流输入端口241接直流供电模块;并且,储能电感221、直流输入端口241、五个开关管201~205共同构成储能电感221充电
回路;储能电感221、续流二极管211、第二~第五个开关管202~205组成的全桥结构、输出端口231共同构成储能电感221的放电回路;恒流脉冲发生模块输出恒流脉冲,其参数包括输出峰值电流大小、脉冲频率、脉宽、占空比、输出总能量以及输出时间;所述中央控制模块,分别与直流供电模块、恒流脉冲发生模块、反馈模块连接;提供的驱动信号通过控制恒流脉冲发生模块中的五个开关管201、202、203、204、205的开通与关断,控制储能电感221的充放电,同时通过改变驱动信号来调整恒流脉冲发生模块输出恒流脉冲的幅值、脉宽、重复频率参数;所述反馈模块,分别与中央控制模块、恒流脉冲发生模块、输出模块中的负载焊接装置连接;采样负载的电压及电流信号作为反馈信号,反馈信号经一个A/D转换后,模拟信号被转换为数字信号,并传输至中央控制模块;中央控制模块根据反馈信号进行处理,实现对输出脉冲的精确、智能化控制;所述输出模块,将恒流脉冲发生模块产生的高频脉冲通过负载焊接装置施加到生物组织上,并对生物组织施加合适的压力,用于固定生物组织,优化焊接效果;所述过压保护模块,用对系统的过电压保护,其一端与恒流脉冲发生模块连接,另一端与输出模块中的焊接装置连接。
[0009]本专利技术系统,用于电外科组织焊接吻合手术,具体操作流程如下(参见图5所示):(1)首先,系统输出一系列适当的预处理脉冲,一方面能够适当升高待处理生物组织的温度,使得组织焊接更容易进行;另一方面则是通过反馈电路测量生物组织的阻抗等电特性,从而判断生物组织的类型;(2)然后,根据生物组织的类型选取预设的焊接模式,并输出最佳参数的双极性脉冲;(3)在焊接过程中,通过反馈模块实时监测生物组织的阻抗,并且计算系统的累计输出能量,经中央控制模块处理后实时调节输出脉冲的各种电参数,以达到最佳的焊接效果,同时避免对组织造成过度损伤;(4)中央控制模块根据反馈信号判断焊接过程是否完成,若已完成,则自动停止焊接。
[0010]本专利技术的优点:1、本专利技术采用双极性脉冲恒流源作为高频电场的发生装置,输出的脉冲电流幅值基本不会受到负载特性的影响,因此对于不同阻抗的生物组织均能够施加恒定的脉冲电流,从而实现焊接系统的自适应;2、本专利技术工作于恒流模式下,能够使得生物组织热凝固的同时而不汽化,是更适用于生物组织焊接的工作模式;3、本专利技术的中央控制模块通过反馈模块监测负载的阻抗特性,以此判断组织类型并选取对应的控制模式,从而使得输出脉冲的幅值、脉宽、重复频率等参数达到最佳,并且能够根据负载阻抗的变化以及系统输出能量的计算综合判断焊接过程是否已经完成,从而实现焊接系统的智能化;4、本专利技术的恒流脉冲模块仅利用了电感作为储能元件而不需要使用储能电容,因此能够避免储能电容失效的问题,提高了电源的寿命及可靠性;5、本专利技术中的过压保护通过使用基于TVS的有源钳位技术来实现,能够在极短时
间内对过压信号做出响应,并且过压保护响应时,负载上的输出并未中断,本焊接系统仍然能够在安全的钳位电压下继续可靠工作;此外,过压保护动作时只需要为开关管提供一个导通触发信号,能量损耗极少;6、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容易,智能安全。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框图。
[0012]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恒流脉冲发生模块的电路结构图示。
[0013]图3为本专利技术正常工作的输出电流波形。
[0014]图4为本专利技术在过压保护情况下的输出电流波形。
[0015]图5为本专利技术工作流程图示。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7]图2为恒流脉冲发生模块的电路示意图。包括五个开关管201、202、203、204、205,一个续流二极管211,一个储能电感221,一个脉冲输出端口231,一个直流输入端口241。其中,储能电感221、直流输入端口241、五个开关管201~205共同构成储能电感221充电回路;储能电感221、续流二极管211、采样电阻231、四个开关管202~205组成的全桥结构、输出端口231共同构成储能电感221的放电回路。具体地,首先系统输入驱动信号控制五个开关管201~205全部导通,输入直流源通过充电回路为储能电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科组织电焊接吻合用自适应高频双极性恒流脉冲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直流供电模块、恒流脉冲发生模块、中央控制模块、过压保护模块、反馈模块以及输出模块;其中:所述直流供电模块,为自适应高频双极性恒流脉冲源工作提供电源;所述恒流脉冲发生模块,分别与直流供电模块、中央控制模块、过压保护模块、反馈模块以及输出模块连接;所述恒流脉冲发生模块包括:五个开关管(201、202、203、204、205),一个续流二极管(211),一个储能电感(221),一个脉冲输出端口(231),一个直流输入端口(241);其中,脉冲输出端口(231)接输出模块中负载焊接装置,直流输入端口(241)接直流供电模块;并且,储能电感(221)、直流输入端口(241)、五个开关管(201~205)共同构成储能电感(221)充电回路;储能电感(221)、续流二极管(211)、第二~第五个开关管(202~205)组成的全桥结构、输出端口(231)共同构成储能电感(221)的放电回路;恒流脉冲发生模块输出恒流脉冲,其参数包括输出峰值电流大小、脉冲频率、脉宽、占空比、输出总能量以及输出时间;所述中央控制模块,分别与直流供电模块、恒流脉冲发生模块、反馈模块连接;提供的驱动信号通过控制恒流脉冲发生模块中的五个开关管(201、202、203、204、205)的开通与关断,控制储能电感(221)的充放电,同时通过改变驱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克富徐建志杨行健赵晖邱剑
申请(专利权)人:复旦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