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玻璃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46817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0 08: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菌玻璃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两层抗菌玻璃主体,两层所述抗菌玻璃主体的相对侧的边缘设置有支撑条,所述支撑条的两侧分别与两层抗菌玻璃主体的相对侧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条与两层抗菌玻璃主体之间形成的空间为真空腔。本发明专利技术得到的抗菌玻璃强度高、抗菌性能好、透光率好,首先采用硝酸钾与玻璃原片进行离子交换,钾离子与玻璃中的一些钠离子交换,使钾离子进入到玻璃中,增加了玻璃的强度,银离子具有优异的抗菌性能,将交换后的高强度玻璃继续与硝酸钾和硝酸银的混合物进行离子交换,使银离子入到玻璃中,得到具有抗菌性能的高强度玻璃,并抗菌玻璃制备为真空玻璃,所得抗菌真空玻璃兼具抗菌和隔热、隔声、高强度的性能。强度的性能。强度的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菌玻璃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抗菌玻璃生产
,具体为一种抗菌玻璃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抗菌玻璃,亦称绿色玻璃,是一种新型生态功能材料,对于改善生态环境、保持人类健康、指导相关功能玻璃材料的研发具有重要意义。抗菌玻璃既保持了玻璃材料自身具有的透明、洁净、机械强度高、化学稳定性好等特点,又增加了杀灭和抑制病菌的新功能,是新材料科学与微生物学相结合的产物。
[0003]现有的抗菌玻璃大多是在熔融过程中加入抗菌剂或在玻璃表面增加抗菌镀膜,其实际结构与普通玻璃无异,因此这样的抗菌玻璃强度较差,使用寿命短。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相关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抗菌玻璃及其制备方法。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抗菌玻璃,包括两层抗菌玻璃主体,两层所述抗菌玻璃主体的相对侧的边缘设置有支撑条,所述支撑条的两侧分别与两层抗菌玻璃主体的相对侧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条与两层抗菌玻璃主体之间形成的空间为真空腔;
[0007]所述抗菌玻璃主体包括玻璃原片,所述玻璃原片的两侧设置有银

碱金属离子交换层。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玻璃原片的厚度为3mm。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玻璃原片为钠钙硅玻璃。
[0010]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另一问题是提供一种抗菌玻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1]一、取两片玻璃本体分别作为上层玻璃和下层玻璃;
[0012]二、在下层玻璃上均匀布放支撑条,并在下层玻璃四周涂布封接材料,然后与上层玻璃合片进行烧结完成边部密封;
[0013]三、最后通过抽气孔对支撑条与两层抗菌玻璃主体之间形成的空间进行抽真空处理,封口,得到真空载银抗菌玻璃。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玻璃本体的制备操作如下:
[0015]S1、将玻璃原片进行切割,然后进行精加工,清洗后预热处理得到预处理玻璃;
[0016]S2、将预热后的预处理玻璃迅速放置于KNO3熔盐槽中,在450℃的温度条件下进行离子交换8h;
[0017]S3、达到设定交换时间后,将预处理玻璃从KNO3熔盐槽中取出,并随炉冷却;
[0018]S4、用去离子水将降温后的玻璃冲洗干净,然后置于烘箱干燥处理30min,得到离子增强玻璃;
[0019]S5、将离子增强玻璃预热处理10min,将预热后的离子增强玻璃快速放入KNO3‑
AgNO3混合熔盐槽中,在420℃的条件下进行银

碱金属离子交换;
[0020]S6、达到设定交换时间后,再将玻璃从KNO3‑
AgNO3混合熔盐槽中取出,并随炉冷却,得到银

碱金属离子交换层;
[0021]S7、清洗、烘干:用去离子水将冷却后的经过两次离子交换的玻璃冲洗干净,然后至于烘箱干燥30min,得到抗菌玻璃主体。
[0022]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S1精加工后,先后用丙酮、乙醇擦拭玻璃原片表面,除去油污和灰尘,然后放入烘箱干燥30min。
[0023]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预热操作均是在马弗炉中进行的且预热时间为10min。
[0024]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KNO3的纯度≥99.8wt%,所述AgNO3为分析纯硝酸银。
[0025]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
[0026]本专利技术得到的抗菌玻璃强度高、抗菌性能好、透光率好,首先采用硝酸钾与玻璃原片进行离子交换,钾离子与玻璃中的一些钠离子交换,使钾离子进入到玻璃中,增加了玻璃的强度,银离子具有优异的抗菌性能,将交换后的高强度玻璃继续与硝酸钾和硝酸银的混合物进行离子交换,使银离子入到玻璃中,得到具有抗菌性能的高强度玻璃,并抗菌玻璃制备为真空玻璃,所得抗菌真空玻璃兼具抗菌和隔热、隔声、高强度的性能。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抗菌玻璃主体的制备流程图。
[0029]图中标号说明:
[0030]1、抗菌玻璃主体;11、玻璃原片;12、银

碱金属离子交换层;2、支撑条;3、真空腔。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2]请参阅图1,一种抗菌玻璃,包括两层抗菌玻璃主体1,两层抗菌玻璃主体1的相对侧的边缘设置有支撑条2,支撑条2的两侧分别与两层抗菌玻璃主体1的相对侧固定连接,支撑条2与两层抗菌玻璃主体1之间形成的空间为真空腔3;抗菌玻璃主体1包括玻璃原片11,玻璃原片1的两侧设置有银

碱金属离子交换层12,玻璃原片11的厚度为3mm,玻璃原片11为钠钙硅玻璃。
[0033]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另一问题是提供一种抗菌玻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4]一、取两片玻璃本体1分别作为上层玻璃和下层玻璃;
[0035]二、在下层玻璃上均匀布放支撑条2,并在下层玻璃四周涂布封接材料,然后与上层玻璃合片进行烧结完成边部密封;
[0036]三、最后通过抽气孔对支撑条2与两层抗菌玻璃主体1之间形成的空间进行抽真空
处理,封口,得到真空载银抗菌玻璃。
[0037]请参阅图2,玻璃本体1的制备操作如下:
[0038]S1、将玻璃原片11进行切割,然后进行精加工,清洗后预热处理得到预处理玻璃;
[0039]S2、将预热后的预处理玻璃迅速放置于KNO3熔盐槽中,在450℃的温度条件下进行离子交换8h;
[0040]S3、达到设定交换时间后,将预处理玻璃从KNO3熔盐槽中取出,并随炉冷却;
[0041]S4、用去离子水将降温后的玻璃冲洗干净,然后置于烘箱干燥处理30min,得到离子增强玻璃;
[0042]S5、将离子增强玻璃预热处理10min,将预热后的离子增强玻璃快速放入KNO3‑
AgNO3混合熔盐槽中,在420℃的条件下进行银

碱金属离子交换;
[0043]S6、达到设定交换时间后,再将玻璃从KNO3‑
AgNO3混合熔盐槽中取出,并随炉冷却,得到银

碱金属离子交换层12;
[0044]S7、清洗、烘干:用去离子水将冷却后的经过两次离子交换的玻璃冲洗干净,然后至于烘箱干燥30min,得到抗菌玻璃主体1。
[0045]进一步的,步骤S1精加工后,先后用丙酮、乙醇擦拭玻璃原片表面,除去油污和灰尘,然后放入烘箱干燥30min。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菌玻璃,包括两层抗菌玻璃主体(1),其特征在于:两层所述抗菌玻璃主体(1)的相对侧的边缘设置有支撑条(2),所述支撑条(2)的两侧分别与两层抗菌玻璃主体(1)的相对侧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条(2)与两层抗菌玻璃主体(1)之间形成的空间为真空腔(3);所述抗菌玻璃主体(1)包括玻璃原片(11),所述玻璃原片(1)的两侧设置有银

碱金属离子交换层(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原片(11)的厚度为3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原片(11)为钠钙硅玻璃。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所述的一种抗菌玻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一、取两片玻璃本体(1)分别作为上层玻璃和下层玻璃;二、在下层玻璃上均匀布放支撑条(2),并在下层玻璃四周涂布封接材料,然后与上层玻璃合片进行烧结完成边部密封;三、最后通过抽气孔对支撑条(2)与两层抗菌玻璃主体(1)之间形成的空间进行抽真空处理,封口,得到真空载银抗菌玻璃。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抗菌玻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本体(1)的制备操作如下:S1、将玻璃原片(11)进行切割,然后进行精加工,清洗后预热处理得到预处理玻璃;S2、将预热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红学高铁梅徐笠烽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谷拓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