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覆膜多腔体水质分析传感器
[0001]本技术涉及水质检测分析领域,具体为一种覆膜多腔体水质分析传感器。
技术介绍
[0002]电化学传感器最早起源于20 世纪50年代,主要用于氧气监测。电化学传感器主要由固定化的感应元件(识别系统)和换能器(转换系统)两部分构成,首先将具有特定识别功能的材料固定于基体表面形成感应元件,该识别系统主要有两个作用:感应元件特异性地与目标物质发生反应,并将获得的反应参数转化成传导系统可以产生感应信号;接着产生的感应信号被作为转换系统的换能器接收,该转换系统同样主要具有两个功能:首先将接收到的感应信号转化为可以测量的电学、电化学等电信号,然后把所获得的电信号通过电子系统二次放大处理后输出,通过仪器显示记录下来。由于通过二次放大的电信号与目标物质浓度成比例,依据它们之间的线性关系实现对目标物质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检测。电化学传感器广泛应用于医药分析、环境监控、在线分析等领域。
[0003]按照输出的电化学信号的不同,可以将电化学传感器划分为电位型传感器、电流型传感器、电导型传感器、电容型传感器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覆膜多腔体水质分析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外壳(1)内设置第一腔体(6)、第二腔体(7)和第三腔体(8);所述第一腔体(6)内充盈有参比电解液,参比电极(3)整体浸泡于参比电解液中;所述第一腔体(6)通过第一渗透孔(61)与第二腔体(7)相连通,第二腔体(7)内充盈有盐桥电解液;第二腔体(7)通过第二渗透孔(71)与第三腔体(8)相连通,第三腔体(8)内充盈有工作电解液;第一渗透孔(61)和第二渗透孔(71)处均安装有多孔渗透材料;第三腔体(8)的内壁表面出露有工作电极(2)的头部端面,工作电极(2)的头部端面能与第三腔体(8)内的工作电解液相接触;第三腔体(8)内且与工作电极(2)的头部端面相对的外壳(1)表面密封设置有隔膜(5);工作电极(2)的头部端面与隔膜(5)的内表面间隙配合;外壳(1)表面出露有对电极(4)的头部端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覆膜多腔体水质分析传感器,其特征在于,第一渗透孔(61)开设于第一腔体(6)的底壁上,且与第二腔体(7)的顶壁相接;第二渗透孔(71)开设于第二腔体(7)的底壁或侧壁上,且与第三腔体(8)的顶壁或侧壁相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覆膜多腔体水质分析传感器,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云建,张永波,胡晓力,董宁,廖银伟,李现红,龚伟,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远感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