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冠病毒检测用的采样管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用器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冠病毒检测用的采样管。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的病毒采样管都是由管体和管盖组成的,管盖是通过螺纹旋紧在管体顶部的,检测人员每检测一个病毒采样管中的样本时,都需要将管盖拧开,然后用移液枪在管体内吸取一定量的样本溶液后将其加入到深孔板内,之后再将管盖拧回至管体顶部,在这一过程中,一方面,检测人员每提取一个病毒采样管的样本溶液时都需要完成一次开盖和合盖的过程,因此当病毒采样管的数量非常多时,手指在反复开盖、合盖的过程中会频繁的与管盖外壁的防滑纹路发生挤压,所以最终会导致手指表面出现压纹以及疼痛的情况,另一方面,每次提取时都需要用到移液枪来转移样本溶液,所以提取的过程也有点繁琐。
[0003]基于此,专利技术人准备对采样管进行改进,使其在提取样本溶液时,无需拧开管盖,也无需使用移液枪,而是可以直接将采样管内的样本溶液释放到深孔板中,且释放的量是固定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冠病毒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冠病毒检测用的采样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1)和管盖(2),所述管体(1)的底部封闭,顶部开口,内部具有第一容纳腔(11),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盖(2)包括管盖主体(21)、阀芯(22)、弹簧(23)以及密封贴(24);所述管盖主体(21)可拆卸式连接在所述管体(1)的顶部,且当管盖主体(21)与管体(1)的顶部紧密连接时,两者连接处的间隙被密封;所述管盖主体(21)的内部设有第二容纳腔(211),第二容纳腔(211)的底部设有第一通孔(212),顶部设有第二通孔(213),第二容纳腔(211)的内部固定有一个沿轴线布置的套筒(214);所述阀芯(22)套设在所述套筒(214)之中并能沿套筒(214)的轴线移动;阀芯(22)包括相互隔开的第一中空体(221)和第二中空体(222),所述第一中空体(221)插设在所述的第一通孔(212)中并与第一通孔(212)的内壁保持密封,所述第二中空体(222)插设在所述的第二通孔(213)中并与第二通孔(213)的内壁保持密封;其中,所述第一中空体(221)的底部开设有第一进液口(221a),顶部开设有第一排液口(221b),阀芯(22)移动过程中,第一进液口(221a)始终位于第二容纳腔(211)以外且与所述管体(1)的第一容纳腔(11)连通,所述第二中空体(222)的底部开设有第二进液口(222a),顶部开设有第二排液口(222b),阀芯(22)移动过程中,第二排液口(222b)始终位于第二容纳腔(211)以外;所述弹簧(23)安装在所述管盖主体(21)中,用于对所述阀芯(22)施加向上移动的作用力;所述密封贴(24)以可撕开的方式粘贴在所述管盖主体(21)的顶面上并将所述的第二通孔(213)封闭;其中,当所述密封贴(24)粘贴在所述管盖主体(21)的顶部并将所述第二通孔(213)封闭时,此时所述弹簧(23)对阀芯(22)施加向上移动的作用力,使得阀芯(22)的第二中空体(222)的上端面与密封贴(24)的底面相抵,同时,阀芯(22)处于进液状态,即,此时第一中空体(221)的内腔通过第一排液口(221b)与第二容纳腔(211)连通,第二中空体(222)的内腔则无法与第二容纳腔(211)连通;当所述密封贴(24)被撕开不再封闭所述第二通孔(213)时,此时所述弹簧(23)将阀芯(22)推至最高点,使阀芯(22)处于出液状态,即,此时第二中空体(222)的内腔通过第二进液口(222a)与第二容纳腔(211)连通,第一中空体(221)的内腔则无法与第二容纳腔(211)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冠病毒检测用的采样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盖主体(21)的底部形成有一个塞入所述管体(1)的开口内的塞体(215),该塞体(215)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通孔(212)连通的弹簧容纳腔(216),该弹簧容纳腔(216)的底面设置有一个网板(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