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铸造阀体的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46599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0 08: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铸造阀体的模具,包括下模,所述下模的顶端边缘贴合有上模,所述下模与上模的外侧安装有脱模装置,所述脱模装置包括横板,所述横板的内侧分别固接在下模的下方外侧,所述横板的顶端均固接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输出端均通过螺栓与连接块螺纹连接,所述连接块的内侧分别固接在上模的上方外侧。完成快速脱模工作,提高工作效率。通过下模、上模和脱模装置之间的配合,当下模与上模内的铸件冷却成型后,接通两侧的电动推杆的外接电源,电动推杆同时工作,电动推杆的输出端通过连接块带动上模向上移动,渐渐的与下模分开,完成快速脱模工作,提高工作效率,解决了该模具,不便于脱模,影响工作效率的问题。影响工作效率的问题。影响工作效率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铸造阀体的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用于模具
,具体为一种用于铸造阀体的模具。

技术介绍

[0002]铸造模具是指为了获得零件的结构形状,预先用其他容易成型的材料做成零件的结构形状,然后再在砂型中放入模具,于是砂型中就形成了一个和零件结构尺寸一样的空腔,再在该空腔中浇注流动性液体,该液体冷却凝固之后就能形成和模具形状结构完全一样的零件了,铸造模具是铸造工艺中重要的一环。
[0003]例如专利号为CN201420569878.2的,一种砂型铸造模具,该模具包括砂箱、砂型、型芯和防粘涂层,虽然该模具,能有效节省树脂砂,节约成本,同时有效减少了铸件夹砂,铸件砂眼等问题,提高铸件成品率,但是该模具存在不便于脱模,影响工作效率的问题,同时还存在缺少定位,在砂中,易偏位,造成铸件变形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铸造阀体的模具,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该模具,不便于脱模,影响工作效率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铸造阀体的模具,包括下模,所述下模的顶端边缘贴合有上模,所述下模与上模的外侧安装有脱模装置,所述脱模装置包括横板,所述横板的内侧分别固接在下模的下方外侧,所述横板的顶端均固接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输出端均通过螺栓与连接块螺纹连接,所述连接块的内侧分别固接在上模的上方外侧。完成快速脱模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0006]优选的,所述下模的内部设置有模腔,所述上模的内部设置有模腔。铸件在下模和上模内的模腔内成型。
[0007]优选的,所述上模的顶端固接有圆管,且上模与圆管相连通。外界流动性液体经圆管进入上模内。
[0008]优选的,所述下模的外壁安装有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包括凹块,所述凹块的外侧均固接有耳板,所述耳板均通过螺丝与下模的四角螺纹连接,所述凹块的内部均贴合有圆轴,所述圆轴的内侧分别固接在上模的四角外壁,所述圆轴的外侧均固接有圆块。使上模与下模定位接触,避免在砂中偏位,保证铸件成型效果。
[0009]优选的,所述圆管的顶端固接有进口,且圆管与进口相连通。外界流动性液体经进口进入圆管内。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用于铸造阀体的模具,相对比于传统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1]通过下模、上模和脱模装置之间的配合,当下模与上模内的铸件冷却成型后,接通两侧的电动推杆的外接电源,电动推杆同时工作,电动推杆的输出端通过连接块带动上模向上移动,渐渐的与下模分开,完成快速脱模工作,提高工作效率,解决了该模具,不便于脱
模,影响工作效率的问题;
[0012]通过下模、上模和定位装置之间的配合,当上模向下移动时,上模四角的圆轴卡在下模上对应的凹块内,使上模与下模定位接触,避免在砂中偏位,保证铸件成型效果,解决了该模具,缺少定位,在砂中,易偏位,造成铸件变形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图1中下模、环形槽和环形垫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图1中A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图1中B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下模,2、上摸,3、模腔,4、脱模装置,401、横板,402、电动推杆,403、螺栓,404、连接块,5、定位装置,501、凹块,502、耳板,503、螺丝,504、圆轴,505、圆块,6、密封装置,601、环形槽,602、环形垫,7、圆管,8、进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铸造阀体的模具,包括下模1,下模1的顶端边缘贴合有上模2,下模1与上模2的外侧安装有脱模装置4,脱模装置4包括横板401,横板401的内侧分别固接在下模1的下方外侧,横板401的顶端均固接有电动推杆402,电动推杆402的型号为TG

700,电动推杆402的输出端均通过螺栓403与连接块404螺纹连接,电动推杆402的输出端通过螺栓403与连接块404连接,连接块404的内侧分别固接在上模2的上方外侧,通过下模1、上模2和脱模装置4之间的配合,当下模1与上模2内的铸件冷却成型后,接通两侧的电动推杆402的外接电源,电动推杆402同时工作,电动推杆402的输出端通过连接块404带动上模2向上移动,渐渐的与下模1分开,完成快速脱模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0020]下模1的内部设置有模腔3,上模2的内部设置有模腔3,铸件在下模1和上模2内的模腔3内成型。
[0021]上模2的顶端固接有圆管7,且上模2与圆管7相连通,外界流动性液体经圆管7进入上模2内。
[0022]下模1的外壁安装有定位装置5,定位装置5包括凹块501,凹块501的外侧均固接有耳板502,耳板502均通过螺丝503与下模1的四角螺纹连接,对应的一组耳板502均通过螺丝503固定在下模1上,使对应的凹块501固定在下模1四角,凹块501的内部均贴合有圆轴504,圆轴504的内侧分别固接在上模2的四角外壁,上模2四角的圆轴504卡在下模1上对应的凹块501内,圆轴504的外侧均固接有圆块505,通过下模1、上模2和定位装置5之间的配合,当上模2向下移动时,上模2四角的圆轴504卡在下模1上对应的凹块501内,使上模2与下模1定位接触,避免在砂中偏位,保证铸件成型效果。
[0023]圆管7的顶端固接有进口8,且圆管7与进口8相连通,外界流动性液体经进口8进入圆管7内。
[0024]下模1的上方安装有密封装置6,密封装置6包括环形槽601,环形槽601开设在上模2的上方边缘内壁,环形槽601的内表面紧密贴合有环形垫602,环形垫602由氟橡胶材质制成,环形垫602的顶端固接在上模2的底端边缘,通过上模2、下模1和密封装置6之间的配合,当上模2向下移动时,上模2带动环形垫602伸进下模1上的环形槽601内,使下模1与上模2密封连接,防止流动性液体溢出,保证铸件成品率。
[0025]在使用该用于铸造阀体的模具时,首先使电动推杆402的输出端分别通过螺栓403与对应的连接块404连接,再使对应的一组耳板502均通过螺丝503固定在下模1上,使对应的凹块501固定在下模1四角,接通两侧的电动推杆402的外接电源,电动推杆402的输出端通过连接块404带动上模2向下移动,此时上模2带动环形垫602伸进下模1上的环形槽601内,使下模1与上模2密封连接,同时上模2四角的圆轴504卡在下模1上对应的凹块501内,使上模2与下模1定位接触,外界流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铸造阀体的模具,包括下模(1),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1)的顶端边缘贴合有上模(2),所述下模(1)与上模(2)的外侧安装有脱模装置(4),所述脱模装置(4)包括横板(401),所述横板(401)的内侧分别固接在下模(1)的下方外侧,所述横板(401)的顶端均固接有电动推杆(402),所述电动推杆(402)的输出端均通过螺栓(403)与连接块(404)螺纹连接,所述连接块(404)的内侧分别固接在上模(2)的上方外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铸造阀体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1)的内部设置有模腔(3),所述上模(2)的内部设置有模腔(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铸造阀体的模具,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绍海苏忠有肖洪利赵一鸣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隆程锻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