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姜黄素/抗坏血酸稳定化核
‑
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姜黄素/抗坏血酸稳定化核
‑
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功能食品
技术介绍
[0002]姜黄素是一种从姜黄根茎中分离出来的天然疏水性多酚化合物,具有一系列有益于健康的生物功能活性,在癌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其他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姜黄素被广泛应用于食品领域,除了作为膳食营养补充剂,也可作为食品抗氧化剂和着色剂。
[0003]抗坏血酸是代表性亲水性维生素的来源之一,广泛用作各种食品中的抗氧化剂。研究表明抗坏血酸是姜黄素的生物增强剂,抗坏血酸和姜黄素的组合降低了对念珠菌的最小抑制浓度,并增加了姜黄素的抗氧化活性。联合使用有助于发挥两者之间的协同作用,符合消费者对多功能食品日益增长的需求。然而,由于它们的化学稳定性均较差,且两者不同的亲疏水性是实现共包埋的主要限制因素,同时实现姜黄素与抗坏血酸高效共包封的载体研究尚不多见。
[0004]蛋白因其高营养价值和配体结合特性被广泛用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姜黄素/抗坏血酸稳定化核
‑
壳粒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壳聚糖与抗坏血酸通过静电作用结合,利用三聚磷酸钠离子交联壳聚糖,形成抗坏血酸
‑
壳聚糖复合体系;(2)碱性条件下去质子化溶解姜黄素,并使酪蛋白酸钠结构展开,得到酪蛋白酸钠
‑
姜黄素混合溶液;(3)向步骤(2)所得的酪蛋白酸钠
‑
姜黄素混合溶液中加入所述抗坏血酸
‑
壳聚糖复合体系,经优化调节pH至弱酸性,得到所述的姜黄素/抗坏血酸稳定化核
‑
壳粒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姜黄素/抗坏血酸稳定化核
‑
壳粒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采用0.2
‑
1wt%的乙酸溶解初始浓度为0.1
‑
1wt%的壳聚糖溶液,与等体积0.5
‑
2mg/mL抗坏血酸溶液混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姜黄素/抗坏血酸稳定化核
‑
壳粒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三聚磷酸钠的滴加条件为:流速50
‑
200μL/min,滴加过程的搅拌转速为500
‑
1000rp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姜黄素/抗坏血酸稳定化核
‑
壳粒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将酪蛋白酸钠加入水中,用NaOH将酪蛋白酸钠水溶液的pH调至...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