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血凝自调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46535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0 08: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血凝自调整装置,包括壳体组件,包括壳体和托盘,所述托盘与所述壳体铰接;驱动组件,包括驱动轴、支撑杆、第一驱动盘、第二驱动盘和驱动电机,所述驱动轴与所述支撑杆连接,所述支撑杆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盘与所述驱动轴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盘与所述驱动轴另一端连接;自调整组件,包括调整件和支撑底座,所述调整件和所述支撑底座连接,所述支撑底座和所述壳体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血液与抗凝剂晃动充足,融合充分,装置可以自行调整平衡,避免装置本身发生倾倒,避免装置装载的装血容器发生滑落。避免装置装载的装血容器发生滑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血凝自调整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是一种防血凝自调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血液检测时,需要先进行血样的收取,为了防止血液凝固,抽血是都会采用含有抗凝剂的采血管进行抽血,采血时为了使血液与抗凝剂充分融合,需要在采血过程中不断摇晃采血管,以使血液与采血管中预留的抗凝剂混合均匀,充分发挥试剂的效能并促进各项化学反应,防止血液凝固。目前护士在采血时一般是拿着采血管单手进行摇晃,一些人员的抽血速度较慢,医护人员需要摇晃试管的时间较长,操作繁琐,劳动强度高,同时另一只手则无法进行其他操作,降低采血效率,工作质量差,往往达不到准确检验的要求,影响检验结果,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
[0003]在献血时,同样也需要对采血袋进行晃动从而防止血液凝固。
[0004]由于摇晃次数不够,摇晃方法错误等原因,临床上经常出现凝血和溶血现象,需二次采血。这样就增加了患者痛苦,损害了患者身心健康,且还为护士增加了劳动量,有碍护患相互信任。更为重要的是,延误临床诊断和治疗。
[0005]现有技术中血液防凝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血凝自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组件(100),包括壳体(101)和托盘(102),所述托盘(102)与所述壳体(101)铰接;驱动组件(200),包括驱动轴(201)、支撑杆(202)、第一驱动盘(203)、第二驱动盘(204)和驱动电机(205),所述驱动轴(201)与所述支撑杆(202)连接,所述支撑杆(202)与所述壳体(101)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盘(203)与所述驱动轴(201)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盘(204)与所述驱动轴(201)另一端连接;自调整组件(300),包括调整件(301)和支撑底座(302),所述调整件(201)和所述支撑底座(302)连接,所述支撑底座(302)和所述壳体(101)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血凝自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1)内部设置有铰接杆(101a),所述托盘(102)设置有铰接套(102a),所述铰接杆(101a)与所述铰接套(102a)铰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血凝自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102)设置有挡板(102b),所述托盘(102)边缘设置有倒角(102c)。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血凝自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轴(201)端部设置有固定块(201a),所述固定块(201a)为长方体结构;所述第一驱动盘(203)内设置有第一固定孔(203a),所述第二驱动盘(204)内设置有第二固定孔(204a),所述第一固定孔(203a)与一端所述固定块(201a)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孔(204a)与另一端所述固定块(201a)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血凝自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盘(203)设置有第一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西刚王丽君张民皓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肿瘤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