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管混匀装置及样本检测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431820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6 16: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试管混匀装置及样本检测设备,由于试管混匀装置包括第一直线模组、第二直线模组和混匀模块,第一直线模组通过驱动输出支板来带动混匀模块沿第一方向。第二直线模组固定于第一支座上,第二直线模组驱动输出滑块带动导引件沿第二方向,从动滑块同时与导引件和输出支板滑动配合,从而带动混匀机构多维运动抓取待混匀的试管并混匀。相比于现有技术,本申请中第二直线模组是固定于第一支座上的,不跟随输出支板移动。第一直线模组只承担输出支板和混匀模块的负载,降低了第一直线模组所承担的竖直负载。同时,由于第二直线模组的负载和和混匀模块的负载分别由第一直线模组的不同部位承担,也降低了对第一直线模组的抗扭矩要求。的抗扭矩要求。的抗扭矩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试管混匀装置及样本检测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样本检测
,特别是涉及一种试管混匀装置及样本检测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医学专业人员能够依据血流等样本中某种特定类型细胞的增多或减少来确定某些疾病状态。最初,医疗专业人员对血液细胞的计数都采用在显微镜下观察病人血液样本制成的血涂片,效率非常低下。随着技术的发展,现在通常是借助血细胞分析设备来自动完成这一过程。
[0003]在自动化的检测过程中,通常需要先将样本试管的混匀,避免样本静置分层而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现有技术中,为了实现将试管从样本架上抓取并混匀,混匀机构一般包括竖直方向直线模组、由竖直方向直线模组驱动的水平方向直线模组、以及由水平方向直线模组驱动的抓取机构。由于整个水平方向直线模组以及抓取机构都由竖直方向直线模组驱动,这导致竖直升降时负载较重,对竖直方向直线模组的电机要求过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因此,本专利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如何降低试管混匀装置的竖直升降负载。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试管混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直线模组,所述第一直线模组包括第一支座、第一电机和与所述第一电机传动连接的输出支板,所述输出支板在所述第一电机的驱动下沿第一方向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支座上的第二直线模组,所述第二直线模组包括第二电机、与所述第二电机传动连接的输出滑块、以及与所述输出滑块连接的导引件;所述导引件呈长条状并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输出滑块在所述第二电机的驱动下带动所述导引件沿第二方向滑动;混匀模块,所述混匀模块包括从动滑块和与所述从动滑块连接的混匀机构;所述从动滑块沿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导引件可滑动地配合,同时所述从动滑块还沿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输出支板可滑动地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管混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线模组还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布置的第一丝杠,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一丝杠连接,所述输出支板与所述第一丝杠螺纹配合;所述第二直线模组还包括第二支座以及沿所述第二方向布置于所述第二支座上的第二丝杠,所述第二支座固定于所述第一支座上,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二丝杠连接,所述输出滑块与所述第二丝杠螺纹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试管混匀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均固定于所述第一支座的顶部。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试管混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座上设置有镂空孔,和/或,所述输出支板上设置有镂空孔。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试管混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座上设置有第一导向滑轨,所述第一导向滑轨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所述输出支板与所述第一导向滑轨滑动配合;和/或,所述输出支板上设置有第二导向滑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勇周人峰林杉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帝迈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