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化可折叠海上登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461120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6 17: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模块化可折叠海上登乘装置,包括至少2个单元的折叠梯组、登录平台和收纳模块;折叠梯组包括直梯、螺旋梯和梯组支撑结构;直梯和螺旋梯在转换处连接,使用折叠梯组不超过2个单元时,首个单元折叠梯组通过支撑架连接孔利用梯组支撑架缆绳与收纳绞车连接,第二单元折叠梯组通过支撑架安装孔与登录平台固定连接;使用折叠梯组超过2个单元时,前两个单元折叠梯组通过支撑架连接孔利用梯组支撑架缆绳与收纳绞车相连接,第三至倒数第二单元折叠梯组利用直梯踏板连接绳通过踏板连接孔连接到对应的上空单元踏板上,最后的单元折叠梯组通过支撑架安装孔与登录平台固定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占位空间小,可根据使用场景进行模块化得更换平台类型。模块化得更换平台类型。模块化得更换平台类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块化可折叠海上登乘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海上登乘与逃生
,具体涉及一种模块化可折叠海上登乘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海上登乘与逃生系统是海上船舶、平台等设施必须可少的装置,用于日常人员的登乘和遇到意外情况的紧急撤离。海上登乘与逃生系统的结构设计对人员的登乘与撤离效率产生十分巨大的影响。现阶段使用的海上登乘与逃生系统多为固定梯或橡胶充气滑道所占空间大,且橡胶等材质充气滑道易被外物刺破,存在安全隐患。因此,需要更为可靠的海上登乘与撤离设备。
[0003]中国专利CN201922008106.7所公布的技术方案,一种海上风电平台登乘装置;在海上平台桩腿上焊接安装有轨电动小车及轨道,电动小车通过钢索连接登乘篮,通过遥控电动小车拉起登乘篮进行平台登乘。利用该技术进行登乘时,如遇到海上风浪过大,登乘篮易发生大范围晃动容易发生危险。
[0004]中国专利CN201510870287.8所公布的技术方案,一种海上平台登乘装置;在海上平台建造安装具有360度旋转的液压提升装置,利用液压动力和电气动力控制具有伸缩功能的固定梯进行伸缩登乘撤离。该技术方案成本高,且不适用于邮轮等其他空间小的海上设施。
[0005]中国专利CN201811107878.X所公布的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海上撤离系统及其工作方法;采用螺旋式阶梯结构,将阶梯进行螺旋状处理划分成多个单元模块,每一单元由一个圆等分成若干个台阶通道和一段曲面滑道和外围框架组成,且曲面滑道位于阶梯下方。单元模块之间利用绳索进进行连接,台阶外侧有网状护栏,系统装置进行回收时螺旋状阶梯和曲面滑道收缩成圆柱状。该技术方案实现了设备小型化、占地空间小,且方便受伤人员或货物利用曲面滑道进行撤离。但该技术方案实施的阶梯螺旋处理,在下落高度过于大时,由于阶梯成螺旋状分布,螺旋半径较小,当下降一定高度之后,工作人员会因为连续的旋转而产生晕眩感,容易踩空导致意外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块化可折叠海上登乘装置。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8]一种模块化可折叠登乘装置,包括至少2个单元的折叠梯组、登录平台和收纳模块,所述折叠梯组位于登录平台上,收纳模块位于折叠梯组上方;所述折叠梯组包括直梯、螺旋梯和梯组支撑结构;
[0009]所述直梯包括至少2个直梯踏板,固定在每个直梯踏板两侧的直梯防护栏,连接同侧的两个直梯防护栏的滑动杆;直梯防护栏底部通过连接销轴固定在直梯踏板两侧;直梯防护栏包括第一直梯防护栏支撑杆和第二直梯防护栏支撑杆,位于同侧的两个直梯防护栏
间通过凸台连接孔和滑动杆连接,上一级第二直梯防护栏支撑杆与下一级第一支直梯防护栏撑杆通过滑动杆和凸台连接孔连接;上一级直梯防护栏的第二支撑杆上的凸台连接孔起滑动限位作用,最大滑动距离为两相邻直梯踏板的高度差;第二支直梯防护栏撑杆与第一直梯防护栏支撑杆之间安装直梯防护绳网;
[0010]所述螺旋梯包括至少2个螺旋梯踏板,固定在每个螺旋梯踏板两侧的螺旋梯防护栏,铰接在螺旋梯踏板上的第三支撑杆;螺旋梯防护栏两侧底部与连接侧板一端铰接,连接侧板另一端与连接帽铰接;连接帽安装在第三支撑杆上并可沿第三支撑杆滑动,第三支撑杆设置限位卡环限制滑动距离;外侧螺旋梯防护栏由螺旋梯防护绳网连接在相邻的两个第三支撑杆之间组成,内侧螺旋梯防护栏由螺旋梯防护绳网固定在第四和第五支撑杆的连接小孔上组成;所述直梯踏板两端各设一个踏板连接孔,螺旋梯踏板内侧设置一个踏板连接孔,外侧设置两个,用于踏板之间的连接;
[0011]所述梯组支撑结构包括梯组支撑架,梯组支撑架与本单元螺旋梯踏板的最后一级连接,梯组支撑架表面设置支撑架安装孔与登录平台连接;
[0012]所述收纳模块包括安装甲板上的绞车,梯组支撑架两端外侧设置支撑架连接孔,通过梯组支撑架缆绳与绞车连接。
[0013]进一步地,所述直梯防护栏底部通过连接销轴固定在直梯踏板两侧,外侧的直梯防护栏的安装高度高于内侧的直梯防护栏,折叠梯组收纳时,两侧防护栏转动折叠至直梯踏板上,内侧的直梯防护栏位于外侧的直梯防护栏上方。
[0014]进一步地,所述折叠梯组数量不超过2个时,第一个单元的折叠梯组通过支撑架连接孔利用支撑架缆绳与绞车连接,第二个单元的折叠梯组通过支撑架安装孔与登录平台固定;
[0015]所述折叠梯组大于2个单元,前两个单元折叠梯组通过支撑架安装孔和梯组支撑架缆绳与绞车连接,第三个至倒数第二个单元的折叠梯组利用直梯踏板连接绳通过踏板连接孔连接到对应的上空单元踏板上,最后一个单元的折叠梯组通过支撑架安装孔与登录平台固定连接。
[0016]进一步地,所述登录平台中间设置固定孔,通过缆绳与安装甲板上的绞车连接,对登乘装置整体进行提升收纳。
[0017]进一步地,登录平台包括海面登录平台,也可以包括冰面登录平台及陆地登录平台。
[0018]进一步地,所述海面登录平台包括海面工作平台,工作平台防护栏、配重块及浮体,收纳绞车通过主缆绳穿过海面工作平台上的工作平台贯穿孔与底部配重块连接,海面工作平台外围安装工作平台防护栏,水下配重块将沉入海底当船锚的作用。
[0019]进一步地,所述冰面登录平台及陆地登录平台包括工作平台和固定钢钎,工作平台与冰面或陆地面接触,固定钢钎呈三角型分布,用于钉入冰面或陆地面中,工作平台上设置的登录平台连接孔与主缆绳连接,用于装置整体的收纳与释放。
[002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1]本专利技术为了克服克服现阶段海上平台登乘撤离设备造价高、占地大以及适用范围小的问题而提供一种便捷式、高安全性的海上登乘撤离设备,本专利技术由若干折叠梯组成,且利用模块化设计思想,设计不同登录平台用于更换应对海面、冰面及陆地的使用工况,少数
折叠梯组适用于距海面高度低或船舶甲板间的登乘与撤离,多个折叠梯组合适用于高度较高的登乘与撤离。
[0022]本专利技术减小占位空间,将直梯转接口连接平台所占空间进行螺旋梯处理,在下降同等高度情况下,本专利技术所用楼梯踏板数更少,直梯和螺旋梯的交互行走避免了人们长时间行走在螺旋楼梯因转弯半径过小产生晕眩感的问题,且登录平台可根据使用场景,进行模块化更换平台类型,适用范围更广。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单个折叠梯组释放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单个折叠梯组折叠结构示意图;
[0025]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两个折叠梯组海上安装使用示意图;
[0026]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两个折叠梯组结构示意图;
[0027]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两个以上折叠梯组结构示意图;
[0028]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海面登录平台结构示意图;
[0029]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冰面或陆地登录平台结构示意图。
[0030]图中,安装平台1、绞车2、主缆绳3、梯组支撑架缆绳4、所述折叠梯组包括直梯5、第一直梯防护栏支撑杆501、第二直梯防护栏支撑杆502、直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块化可折叠海上登乘装置,包括至少2个单元的折叠梯组、登录平台和收纳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梯组位于登录平台上,收纳模块位于折叠梯组上方;所述折叠梯组包括直梯(5)、螺旋梯(6)和梯组支撑结构(7);所述直梯(5)包括至少2个直梯踏板(504),固定在每个直梯踏板(504)两侧的直梯防护栏,连接同侧的两个直梯防护栏的滑动杆(507);直梯防护栏底部通过连接销轴(508)固定在直梯踏板(504)两侧;直梯防护栏包括第一直梯防护栏支撑杆(501)和第二直梯防护栏支撑杆(502),位于同侧的两个直梯防护栏间通过凸台连接孔(506)和滑动杆(507)连接,上一级第二直梯防护栏支撑杆(502)与下一级第一支直梯防护栏撑杆(501)通过滑动杆(507)和凸台连接孔(506)连接;上一级直梯防护栏的第二支撑杆(502)上的凸台连接孔(506)起滑动限位作用,最大滑动距离为两相邻直梯踏板(504)的高度差;第二支直梯防护栏撑杆(502)与第一直梯防护栏支撑杆(501)之间安装直梯防护绳网(503);所述螺旋梯(6)包括至少2个螺旋梯踏板(606),固定在每个螺旋梯踏板(606)两侧的螺旋梯防护栏(605),铰接在螺旋梯踏板(606)上的第三支撑杆(601);螺旋梯防护栏(605)两侧底部与连接侧板(604)一端铰接,连接侧板(604)另一端与连接帽(603)铰接;连接帽(603)安装在第三支撑杆(601)上并可沿第三支撑杆(601)滑动,第三支撑杆(601)设置限位卡环(602)限制滑动距离;外侧螺旋梯防护栏(605)由螺旋梯防护绳网(607)连接在相邻的两个第三支撑杆(601)之间组成,内侧螺旋梯防护栏(605)由螺旋梯防护绳网(607)固定在第四和第五支撑杆的连接小孔上组成;所述直梯踏板(504)两端各设一个踏板连接孔(505),螺旋梯踏板(606)内侧设置一个踏板连接孔(505),外侧设置两个,用于踏板之间的连接;所述梯组支撑结构(7)包括梯组支撑架(701),梯组支撑架(701)与本单元螺旋梯踏板(606)的最后一级连接,梯组支撑架(701)表面设置支撑架安装孔(703)与登录平台连接;所述收纳模块包括安装甲板(1)上的绞车(2),梯组支撑架(701)两端外侧设置支撑架连接孔(7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崇闫东齐晓阳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