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景环视图像的盲区填充方法与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图像融合
,具体涉及一种全景环视图像的盲区填充方法与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广泛应用,配置有自动驾驶技术的车身周围上会设置有多个视觉传感器,通过车身周围的视觉传感器可获取展示车身四周景象的图像,将获取的图像拼接可获取车身四周的全景图,又称为全景环视图像,但是由于车身的阻碍视觉传感器无法获取车底下的图像,因此全景环视图像会存在有车底部分的盲区。当车底存在影响驾驶的物体时,若是无法观察到车底情况,容易引发安全事故。
[0003]为了消除车辆全局环视图像中的车底盲区,技术人员想到通过将其他帧图像中对应车底盲区的图像部分融合进全局环视图像中,但是,目前的对全局环视图像的盲区填充方法主要是前后帧进行图像融合,也就是说当前帧的盲区的一部分需要从前一帧的非盲区部分获取,而当前帧盲区的另一部分需要从前一帧的盲区部分获取,即需要继承前一帧图像之前数帧的图像部分,由于不同帧图像受到光照强弱的不同,其灰度水平也存在差异,这样会导致当前帧图像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景环视图像的盲区填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S1、确定关键帧图像;S2、确定所述关键帧图像后的待填充帧图像内的盲区区域对应所述关键帧图像内的第一区域;S3、根据所述第一区域填充所述待填充帧图像内的所述盲区区域;重复步骤S2至步骤S3,直到一个所述待填充帧图像对应的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关键帧图像的边缘存在重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景环视图像的盲区填充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当一所述待填充帧图像对应的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关键帧图像的边缘存在重合时,将所述盲区区域填充完成的该所述待填充帧图像确定为新的关键帧图像;按照所述新的关键帧图像重复步骤S2至步骤S3。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景环视图像的盲区填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关键帧图像后的待填充帧图像内的盲区区域对应所述关键帧图像内的第一区域”包括:将所述盲区区域的像素点在所述待填充帧图像内的第一坐标信息转换至所述关键帧图像内,以获取第二坐标信息;根据若干所述第二坐标信息确定所述关键帧图像内的所述第一区域。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景环视图像的盲区填充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所述待填充帧图像上围绕所述盲区区域设置融合过渡区域,所述融合过渡区域的内框线与所述盲区区域的轮廓线重合;确定所述融合过渡区域内像素点的第一灰度值以及所述融合过渡区域内像素点映射至所述关键帧图像内像素点的第二灰度值;根据所述第一灰度值、所述第二灰度值和所述融合过渡区域内像素点与所述轮廓线和所述融合过渡区域的外框线的距离关系,确定所述融合过渡区域内每个像素点的第三灰度值,所述融合过渡区域内靠近所述外框线的像素点的所述第三灰度值接近对应的所述第一灰度值,所述融合过渡区域内靠近所述轮廓线的像素点的所述第三灰度值接近对应的所述第二灰度值。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景环视图像的盲区填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灰度值、所述第二灰度值和所述融合过渡区域内像素点与所述轮廓线和所述融合过渡区域的外框线的距离关系,确定所述融合过渡区域内每个像素点的第三灰度值”包括:确定所述融合过渡区域内像素点到所述轮廓线的最短距离为第一距离,确定所述融合过渡区域内像素点到所述外框线的最短距离为第二距离;对所述融合过渡区域内的像素点对应的所述第一灰度值和所述第二灰度值分别生成第一系数和第二系数,并计算所述第一灰度值与所述第一系数的乘积和所述第二灰度值与所述第二系数的乘积之和作为所述第三灰度值;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伟超,
申请(专利权)人:远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