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亚祥专利>正文

油井井口自动对中调偏密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45903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6 17:13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油井井口自动对中调偏密封装置属于油井井口设备,是由内螺纹连接头、对中调偏装置和防喷盒依次连接构成,所述的对中调偏装置自下而上由万向连接头、主盘根筒和副盘根筒依次连接构成,万向连接头与主盘根筒的下口螺纹连接,所述的主盘根筒的上口与副盘根筒的下口螺纹连接,所述的副盘根筒的上口与防喷盒的下口螺纹连接;主盘根筒和盘根筒上均设有水平的密封孔,密封孔从内到外依次插装有密封块和滑块,推力转盘卡于滑块外并与其旋转配合。本装置,可实现自动对中调偏功能,可以自动平移对中14mm,自动调偏2度,主盘根筒和副盘根筒中的密封块对光杆在盘根筒内进行强制定中,解决了盘根和盘根盒的偏磨问题,同时,调偏和固中相结合,增大了调偏角度。增大了调偏角度。增大了调偏角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油井井口自动对中调偏密封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油井井口设备,特别是涉及到一种油井井口自动对中调偏密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抽油机井偏磨问题日益突出,盘根盒作为有杆抽油机的井口密封装置,是整机最薄弱的环节,其密封性能饱受偏磨影响。由于抽油机安装不可能达到绝对的精准对中,井口与光杆不对中造成光杆严重偏磨,导致盘根盒使用寿命缩短和耗电量增大。同时据统计,有杆抽油井80%都存在3

10mm的轴线偏移现象,导致光杆盘根偏磨严重,从而降低了盘根的使用寿命,甚至造成盘根盒与光杆摩擦造成光杆刮毛,更严重者密封件磨损后油井内的压力就会携带井中的油气从密封盒处冒出来污染井口或井场。同时,现有的密封装置需停井更换盘根,导致停产时间长。
[0003]专利号为2021200755327的公开文献,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上述问题,但其是
ꢀ“
由同轴筒状的防喷头、密封筒、封井器和调偏节自上而下依次连接构成”,由于在其结构上设有封井器,导致安装麻烦,费用高,同时光杆无法固中,无法克服盘根盒偏磨问题,而且其调偏效果有限,只能调0.5度。另外,其对对含水高井、稠油井也无能为力,其盘根密封不住,无法制止漏油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对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油井井口自动对中调偏密封装置。
[0005]本专利技术的油井井口自动对中调偏密封装置,是由内螺纹连接头、对中调偏装置和防喷盒依次连接构成,光杆穿过通孔并置于其中,所述的防喷盒上面设有防喷盒盖,防喷盒上部腔体内设有防喷球,对中调偏装置包括万向连接头,所述的万向连接头是由下部的万向头和上部的万向杆构成;在内螺纹连接头的上端面座有环形垫片骨架,万向连接头的万向头座于垫片骨架上,万向头边沿向上翘起,调中压盖压紧万向头边沿并与垫片骨架相配合,大压盖压紧调中压盖并与内螺纹连接头螺纹配合。所述的对中调偏装置自下而上由万向连接头、主盘根筒和副盘根筒依次连接构成,万向连接头与主盘根筒的下口螺纹连接,所述的主盘根筒的上口与副盘根筒的下口螺纹连接、并在其中设有O形圈

,所述的副盘根筒的上口与防喷盒的下口螺纹连接、并在其中设有油池垫;所述的主盘根筒为外径从上到下依次增大的上连接段Ⅰ、中密封段Ⅰ和下连接段Ⅰ,下连接段Ⅰ的下口与万向杆螺纹连接、并在其中设有连接垫,中密封段Ⅰ上设有水平贯穿中密封段Ⅰ的密封孔Ⅰ,通孔两侧的密封孔Ⅰ从内到外依次插装有密封块Ⅰ和滑块Ⅰ,推力转盘Ⅰ上口套于中密封段Ⅰ、下口卡于滑块Ⅰ外并与其旋转配合,固定丝套Ⅰ的下端面压在推力转盘Ⅰ的上端面上并与主盘根筒外部螺纹连接;所述的副盘根筒的下口与主盘根筒的上连接段Ⅰ螺纹连接,在副盘根筒的筒体上设有扩径的限位盘,限位盘下部的筒体上设有水平贯穿筒体的密封孔Ⅱ,通孔两侧的密封孔Ⅱ从内到外依次插装有密封块Ⅱ和滑块Ⅱ,推力转盘Ⅱ上口套于筒体上、卡紧滑块Ⅱ、下口置于限位盘上,并从下到上依次套装了固定丝套Ⅱ、加力盘、注料盘将推力转盘Ⅱ压紧。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中密封段Ⅰ上的不同高度上分别设有两条水平贯穿中密封段Ⅰ的密封孔Ⅰ,该两条密封孔Ⅰ呈十字交叉结构。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副盘根筒的筒体的不同高度上分别设有两条水平贯穿筒体的密封孔Ⅱ,该两条密封孔Ⅱ呈十字交叉结构。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推力转盘Ⅰ和推力转盘Ⅱ均内棘轮结构,密封块Ⅰ和密封块Ⅱ其前部为弧形密封部、其尾端为燕尾榫,滑块Ⅰ和滑块Ⅱ的前部为燕尾槽与燕尾榫相匹配,其尾部端面为弧形的推杆与相应的推力转盘相旋转配合。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防喷盒是由上部的腔体段和下部的连接段Ⅲ构成,连接段Ⅲ与副盘根筒的上口螺纹连接,在连接段Ⅲ上设有水平贯穿筒体的密封孔Ⅲ,通孔两侧的密封孔Ⅲ从内到外依次插装有密封块Ⅲ和滑块Ⅲ,推力转盘Ⅲ卡套在滑块Ⅲ上并与腔体段相配合,固定丝套Ⅲ与防喷盒外部螺纹连接将推力转盘Ⅲ紧固。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推力转盘Ⅲ为内棘轮,密封块Ⅲ为弧形块,滑块Ⅲ前端的嵌入部与弧形块相匹配嵌入、其尾部端面为弧形的推杆Ⅲ与推力转盘Ⅲ相配合。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环形垫片骨架的截面为L型,在L型的环形垫片骨架上座有环形调偏垫,环形调偏垫的厚度高于环形垫片骨架,环形调偏垫顶端的形状与万向头的底部相吻合,且万向头的底部外缘坐在环形调偏垫上。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垫片骨架的下底环周开有环形凹槽,在环形凹槽嵌有调中盘垫,调中盘垫与内螺纹连接头的上端面滑动配合。
[0013]本专利技术的油井井口自动对中调偏密封装置,结构设计合理,实现了不停机注入盘根粒料,增加了单井原油产量,提高了抽油生产时率,平均单井节能20

35%;可实现自动对中调偏功能,可以自动平移对中14mm,自动调偏2度,主盘根筒和副盘根筒中的密封块对光杆在盘根筒内进行强制定中,解决了盘根和盘根盒的偏磨问题,同时,调偏和固中相结合,增大了调偏角度,可广泛适用于正常井、偏斜井、高含水井、稠油井等。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推力转盘Ⅰ和推力转盘Ⅱ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推力转盘Ⅲ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主盘根筒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图4中A向剖面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副盘根筒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图6中A向剖面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防喷盒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图8中A向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密封块Ⅰ和密封块Ⅱ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滑块Ⅰ和滑块Ⅱ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密封块Ⅲ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滑块Ⅲ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4为本专利技术加力盘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本专利技术的油井井口自动对中调偏密封装置,是由内螺纹连接头1、对中调偏装置和防喷盒3依次连接构成,光杆依穿过内螺纹连接头1、对中调偏装置和防喷盒3的通孔并置于其中。
[0016]所述的对中调偏装置包括调偏段和定中段,自下而上是由万向连接头6、主盘根筒7和副盘根筒8依次连接构成,如图1所示。
[0017]调偏段包括万向连接头6、垫片骨架11、环形调偏垫16、调中盘垫17、调中压盖12和大压盖13。
[0018]所述的万向连接头6是由下部的万向头9和上部的万向杆10构成;在内螺纹连接头1的上端面座有环形垫片骨架11,所述的环形垫片骨架11的截面为L型,在L型的环形垫片骨架11上座有环形调偏垫16,环形调偏垫16的厚度高于环形垫片骨架11,环形调偏垫16顶端的形状与万向头9的底部相吻合,且万向头9的底部外缘坐在环形调偏垫16上,万向头9边沿向上翘起,调中压盖12的上口压紧万向头9的边沿、下口罩在垫片骨架11的外缘并与其相配合,大压盖13压紧调中压盖12并与内螺纹连接头1的螺纹配合,同时大压盖13外壁环周设有一个以上的焊接耳块52。为增加本装置的调偏效果,在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油井井口自动对中调偏密封装置,是由内螺纹连接头(1)、对中调偏装置和防喷盒(3)依次连接构成,光杆穿过通孔并置于其中,所述的防喷盒(3)上面设有防喷盒盖(4),防喷盒(3)上部腔体内设有防喷球(5),对中调偏装置包括万向连接头(6),所述的万向连接头(6)是由下部的万向头(9)和上部的万向杆(10)构成;在内螺纹连接头(1)的上端面座有环形垫片骨架(11),万向连接头(6)的万向头(9)座于垫片骨架(11)上,万向头(9)边沿向上翘起,调中压盖(12)压紧万向头(9)边沿并与垫片骨架(11)相配合,大压盖(13)压紧调中压盖(12)并与内螺纹连接头(1)螺纹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对中调偏装置自下而上由万向连接头(6)、主盘根筒(7)和副盘根筒(8)依次连接构成,万向连接头(6)与主盘根筒(7)的下口螺纹连接,所述的主盘根筒(7)的上口与副盘根筒(8)的下口螺纹连接、并在其中设有O形圈

(14),所述的副盘根筒(8)的上口与防喷盒(3)的下口螺纹连接、并在其中设有油池垫(15);所述的主盘根筒(7)为外径从上到下依次增大的上连接段Ⅰ(18)、中密封段Ⅰ(19)和下连接段Ⅰ(20),下连接段Ⅰ(20)的下口与万向杆(10)螺纹连接、并在其中设有连接垫(21),中密封段Ⅰ(19)上设有水平贯穿中密封段Ⅰ(19)的密封孔Ⅰ(22),通孔两侧的密封孔Ⅰ(22)从内到外依次插装有密封块Ⅰ(23)和滑块Ⅰ(24),推力转盘Ⅰ(25)上口套于中密封段Ⅰ(19)、下口卡于滑块Ⅰ(24)外并与其旋转配合,固定丝套Ⅰ(26)的下端面压在推力转盘Ⅰ(25)的上端面上并与主盘根筒(7)外部螺纹连接;所述的副盘根筒(8)的下口与主盘根筒的上连接段Ⅰ(18)螺纹连接,在副盘根筒(8)的筒体上设有扩径的限位盘(30),限位盘(30)下部的筒体上设有水平贯穿筒体的密封孔Ⅱ(31),通孔两侧的密封孔Ⅱ(31)从内到外依次插装有密封块Ⅱ(32)和滑块Ⅱ(33),推力转盘Ⅱ(34)上口套于筒体上、卡紧滑块Ⅱ(33)、下口置于限位盘(30)上,并从下到上依次套装了固定丝套Ⅱ(35)、加力盘(36)、注料盘(37)将推力转盘Ⅱ(34)压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亚祥孟德冲王珊杜春龙刘罡姚兴洪王丹王东陈琳李昊洋
申请(专利权)人:王亚祥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