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皖南医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医疗诊疗影像的图像采集装置及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45819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6 17: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医疗诊疗影像的图像采集装置及使用方法,包括:图像采集头,所述图像采集头端部设置有用于主图采集的主图像采集端,所述图像采集头的外壁转动有带动图像补充模块公转调节拍摄方位的公转调节单元,所述主图像采集端与所述公转调节单元之间滑动连接有带动所述传动转动连接座自转的自转控制单元;该医疗影像的处理方法与收集装置将总图像和局部图像进行结合形成针对性、关联性的结合图像,结合图像对后续数据库补充数据更加全面,对与病源具有连接性和相关性的图像一体化呈现,缩小图像尺寸,保证特征展现最大化,同时小尺寸的图像补充,可以缩小结构大小,降低对图像采集头1的尺寸影响,使一些新手医师也可以快速上手。可以快速上手。可以快速上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医疗诊疗影像的图像采集装置及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用影像处理
,具体是一种基于医疗诊疗影像的图像采集装置及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影像处理大部分都针对于CT图像进行处理,经过图像分割比对,将CT图像的异常点突出化,便于医疗诊断,由于CT图像拍摄十分全面,采用该方式可以精确的判断处异常点情况,由于异常点并非独立异常,也会出现并列关系,而内窥镜的图像采集由于受到环境限制,使内窥镜本身体积不能设计过大,从而导致前方图像采集区域有限,当病变区以及并列特征区无法完全显示时,往往通过镜头的改变,将病变区图像转移至并列特征区进行采集,该方式使图像的对比并列比对比较困难,使对图像比对的准确率降低,同时也伴随比对过多造成处理速度过慢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医疗诊疗影像的图像采集装置及使用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医疗诊疗影像的图像采集装置及使用方法,包括:图像采集头,所述图像采集头端部设置有用于主图采集的主图像采集端,所述图像采集头尾部通过伸入管与控制把手连接,所述图像采集头的外壁转动有带动图像补充模块公转调节拍摄方位的公转调节单元,所述图像补充模块的数量至少为一个,所述公转调节单元外部转动连接有带动所述图像补充模块转动调节拍摄角度的传动转动连接座,所述主图像采集端与所述公转调节单元之间滑动连接有带动所述传动转动连接座自转的自转控制单元。
>[0005]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控制把手的两侧均安装有控制机构、自动调节机构、手动调节切换机构,所述手动调节切换机构位于所述控制机构、所述自动调节机构之间,驱动所述自动调节机构转动的驱动单元安装在所述控制把手的外部,所述手动调节切换机构以所述控制机构圆心为中心环形滑动在所述控制把手的表面,所述控制机构与所述手动调节切换机构之间通过传动连接组件传动连接,所述传动连接组件远离所述控制机构的一端与所述自动调节机构啮合连接。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伸入管内部滑动连接有牵引所述自转控制单元上下移动的自转牵引绳,所述图像采集头的下方转动连接有公转调节单元的下方转动连接有公转控制单元,所述公转控制单元的下方转动连接有连接单元,所述连接单元沿所述图像采集头轴向滑动,所述伸入管内部滑动连接有牵引所述连接单元上下移动的公转牵引绳,所述自转牵引绳、所述公转牵引绳收卷在两个所述控制机构的收卷辊上。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自转控制单元的底面具有与所述传动转动连接
座外壁齿轮啮合的齿纹,所述公转控制单元与所述图像采集头螺纹连接,所述公转调节单元与所述公转控制单元垂直滑动连接。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图像采集头的外壁固定连接有侧包围壳,所述侧包围壳包括对所述图像补充模块让位的弧形面、用于所述弧形面与所述主图像采集端平滑过渡的前过渡弧面、以及用于所述伸入管与所述侧包围壳平滑过渡的尾过渡弧面。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一种基于医疗诊疗影像的图像采集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S1:将内窥诊疗影像图片按照患病区域进行分类储存,采用数据缩放旋转、亮度增强、高斯噪声、伽马校正、镜像反转、弹性变换后对影像数据扩增,建立数据集;S2:将诊疗状态下图像采集头采集的影像图片边缘区的特征点采集后与数据集进行特征对比;S3:对异常特征点,根据图像位置通过图像补充模块补充采集,获得诊疗影像与异常特征点补充影像的结合图像,使异常特征点在结合图像中异常特征点且边缘清晰。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医疗影像的处理方法与收集装置将总图像和局部图像进行结合形成针对性、关联性的结合图像,通过结合图像对后续数据库补充数据更加全面,同时对与病源具有连接性和相关性的图像一体化呈现,缩小图像尺寸,保证特征展现最大化,同时小尺寸的图像补充,可以缩小结构大小,降低对图像采集头的尺寸影响,使一些新手医师也可以快速上手。
附图说明
[001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2]图1为一种基于医疗诊疗影像的图像采集装置及使用方法的处理示意图;图2为一种基于医疗诊疗影像的图像采集装置的处理装置的主视示意图;图3为一种基于医疗诊疗影像的图像采集装置的手动、自动调节切换示意图;图4为一种基于医疗诊疗影像的图像采集装置中图像采集头的主视剖面示意图;图5为一种基于医疗诊疗影像的图像采集装置的采集图像示意图;图6为一种基于医疗诊疗影像的图像采集装置的图像处理后的示意图;图中:1、图像采集头;11、主图像采集端;12、侧包围壳;121、弧形面;122、前过渡弧面;123、尾过渡弧面;13、公转调节单元;14、自转控制单元;141、自转牵引绳;15、公转控制单元;16、连接单元;161、公转牵引绳;2、伸入管;3、控制把手;4、控制机构;5、自动调节机构;51、驱动单元;6、手动调节切换机构;61、传动连接组件;7、图像补充模块;71、传动转动连接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13]参考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在本专利技术的处理实施例中:S1:将内窥诊疗影像图片按照患病区域进行分类储存,采用数据缩放旋转、亮度增
强、高斯噪声、伽马校正、镜像反转、弹性变换后对影像数据扩增,建立数据集;由于现有的图像数据库较少,因此需要建立数据集,为后续的图像对比提供参考数据,而在数据库数量较少的前提下,首先通过数据缩放旋转、亮度增强、高斯噪声、伽马校正、镜像反转、弹性变换后对影像数据扩增,同时后续的图像填补后,继续安装上述方式进行扩增,进而快速增加数据库内容,并且基于U

net采用了低分辨率网络和高分辨率网络两个同体系的骨架网络,低分辨率网络比高分辨率网络的编解码层数少,分割的语义层级较低,同时使用DUsampling结构代替网络解码层路径中的传统上采样方法,DUpsampling 结构利用分割标签空间中的冗余优势,能从相对粗糙的CNN输出中准确地恢复逐像素预测,同时,它使得解码器能够将融合的特征下采样至较小的分辨率,这不但减小了解码器的内存占用而且将待融合的特征与最终预测解耦,帮助提取图像病灶边缘的特征信息,利用分割标签空间中的冗余优势恢复编码路径中丢失的细粒度信息,加快网络收敛速度,增大特征图的分辨率,图像随机裁剪呈若干个面积相同的局部分割样品图像,从数据集分别抽取若干个局部样本块。每一轮训练选取80%用于训练,剩余的20%用作验证,采用Adam算法对目标函数进行优化,低分辨率网络与高分辨率网络分路径快照集成,在单次循环余弦退火训练中收集多个模型为CNN创建模型快照集成健壮准确的神经网络,为后续的特征比对做准备。...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医疗诊疗影像的图像采集装置,包括:图像采集头(1),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采集头(1)端部设置有用于主图采集的主图像采集端(11),所述图像采集头(1)尾部通过伸入管(2)与控制把手(3)连接,所述图像采集头(1)的外壁转动有带动图像补充模块(7)公转调节拍摄方位的公转调节单元(13),所述图像补充模块(7)的数量至少为一个,所述公转调节单元(13)外部转动连接有带动所述图像补充模块(7)转动调节拍摄角度的传动转动连接座(71),所述主图像采集端(11)与所述公转调节单元(13)之间滑动连接有带动所述传动转动连接座(71)自转的自转控制单元(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医疗诊疗影像的图像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把手(3)的两侧均安装有控制机构(4)、自动调节机构(5)、手动调节切换机构(6),所述手动调节切换机构(6)位于所述控制机构(4)、所述自动调节机构(5)之间,驱动所述自动调节机构(5)转动的驱动单元(51)安装在所述控制把手(3)的外部,所述手动调节切换机构(6)以所述控制机构(4)圆心为中心环形滑动在所述控制把手(3)的表面,所述控制机构(4)与所述手动调节切换机构(6)之间通过传动连接组件(61)传动连接,所述传动连接组件(61)远离所述控制机构(4)的一端与所述自动调节机构(5)啮合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医疗诊疗影像的图像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入管(2)内部滑动连接有牵引所述自转控制单元(14)上下移动的自转牵引绳(141),所述图像采集头(1)的下方转动连接有公转调节单元(13)的下方转动连接有公转控制单元(15),所述公转控制单元(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婷婷叶明全卢小杰俞家旺左倩倩
申请(专利权)人:皖南医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