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肢体康复训练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康复训练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肢体康复训练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患者在身体出现病变时,肢体需要进行康复训练,肢体康复训练装置康复主要就是帮助患者开展运动和日常活动,提高患者肢体康复的效率和效果,促进康复的设备。
[0003]现有技术中的肢体康复训练装置功能较为单一,只能对手部肢体或腿部肢体进行单独辅助康复训练,使得训练时动作不协调,不仅无法同时进行手腿肢体的同步训练,而且使得训练的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肢体康复训练装置及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肢体康复训练装置功能较为单一,只能对手部肢体或腿部肢体进行单独辅助康复训练,使得训练时动作不协调,不仅无法同时进行手腿肢体的同步训练,而且使得训练的效率降低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多功能肢体康复训练装置,包括:
[0007]底座;
[0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肢体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固定座(2),固定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一侧;训练槽(201),其设有两个,均开设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移动座(3),其设有两个,分别滑动连接于两个所述训练槽(201)的底壁上;配重座(4),其设有两个,分别固定于两个所述移动座(3)内;调节槽(203),开设于所述固定座(2)的内部中间处;移动块(5),滑动连接于所述调节槽(203)内,所述移动块(5)的一侧端开设有安装槽(501);第三转轴(14),转动连接于所述安装槽(501)的上下内壁之间,所述第三转轴(14)的圆周表面固定有第三工字导向轮(141);第一拉绳(6),其套设于所述第三工字导向轮(141)的表面,且所述第一拉绳(6)的两端均活动贯穿所述固定座(2)的一侧端并分别与两个所述移动座(3)的一侧端固定;滑动板(11),设置于所述固定座(2)的上侧;第二拉绳(10),其一端与所述滑动板(11)固定,另一端活动贯穿所述调节槽(203)的一侧内壁并与所述移动块(5)固定;以及手部拉伸机构,与所述滑动板(11)连接以实现拉动滑动板(11)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肢体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四角处均固定有支撑杆(101),四个所述支撑杆(101)的顶部固定有连接框架(102),所述连接框架(102)的底部固定有U形支撑板(16),所述U形支撑板(16)的顶部开设有两个T形滑槽(161),所述滑动板(11)的底部固定有两个T形滑块(111),两个所述T形滑块(111)分别嵌入滑动连接于两个所述T形滑槽(161)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肢体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部拉伸机构包括:斜撑板(13),其设有两个,均固定于所述U形支撑板(16)的一侧端;第四工字导向轮(131),转动连接于两个所述斜撑板(13)之间;第三拉绳(12),其一端固定于所述滑动板(11)的一侧端,另一端贴与所述第四工字导向轮(131)的表面并垂直向下;以及第四拉绳(121),其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第四拉绳(121)的一端均与所述第三拉绳(12)的垂直端固定,两个所述第四拉绳(121)的另一端均固定有把手(12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肢体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组第一导向机构,两组所述第一导向机构均与所述第一拉绳(6)连接以实现改变所述第一拉绳(6)两端力的方向,其中:每组所述第一导向机构均由两个第一导向工字轮(7)和第一转轴(701)组成,两个所述第一转轴(701)均转动连接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两个所述第一导向工字轮(7)分别固定于两个所述第一转轴(701)的圆周表面,所述第一拉绳(6)贴合于两个所述第一导向工字轮(7)的表面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肢体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导向机构,所述第二导向机构与第二拉绳(10)连接以实现改变所述第二拉绳(10)力的方向,所述第二导向机构包括: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淑芳,于艳杰,郑义,陈玉杰,赵鑫鑫,李媛媛,马玉华,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黄海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