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LCD面板的驱动Buffer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45372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6 16: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LCD面板的驱动Buffer电路,包括极性OP、极性切换开关、衬底切换开关,所述极性OP的输入端连接有周期性正负信号,其输出端连接所述极性切换开关的输入端,所述极性切换开关用于将周期性正负信号切换至两个source通道输出上,所述极性切换开关的输出端与所述衬底切换开关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衬底切换开关用于切换输出正信号或负信号。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用于LCD面板的驱动Buffer电路,通过设置极性切换开关,使得Source通道输出正负变化,使得液晶扭转角度周期性正负变化从而保护液晶,衬底切换开关有防过压保护功能。衬底切换开关有防过压保护功能。衬底切换开关有防过压保护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LCD面板的驱动Buffer电路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LCD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LCD面板的驱动Buffer电路。

技术介绍

[0002]LCD面板的每个像素点均包括三个TFT MOS管和液晶分子,对应R、G、B,每一列TFT MOS管的源端由一根source线控制,即source通道输出,每根source线由一个Buffer电路进行控制和驱动。所有液晶分子的一端连接在一起,称为VCOM端,即公共端。
[0003]source通道输出和VCOM端的压差导致液晶扭转,液晶长时间向一个方向扭转会导致极化而损坏,所以有必要提出一种能够防止LCD面板的液晶极化损坏并且能够防止过压的驱动Buffer电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LCD面板的驱动Buffer电路,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液晶长时间向一个方向扭转会导致极化而损坏的缺陷,实现防止LCD面板的液晶极化损坏并且能够防止过压。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LCD面板的驱动Buffer电路,包括极性OP、极性切换开关、衬底切换开关,所述极性OP的输入端连接有周期性正负信号,其输出端连接所述极性切换开关的输入端,所述极性切换开关用于将周期性正负信号切换至两个source通道输出上,所述极性切换开关的输出端与所述衬底切换开关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衬底切换开关用于切换输出正信号或负信号。
[0006]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LCD面板的驱动Buffer电路,所述极性OP、极性切换开关和衬底切换开关均为两路。
[0007]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LCD面板的驱动Buffer电路,所述极性OP包括基于轨对轨运放电路和浮动偏压电路构成的输入级电路以及class

AB运放构成的输出级电路。
[0008]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LCD面板的驱动Buffer电路,所述输出级电路还包括密勒补偿电路。
[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LCD面板的驱动Buffer电路,一路所述极性OP的输入电压范围为0~6V,另一路所述极性OP的输入电压范围为0~

6V。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LCD面板的驱动Buffer电路,所述极性切换开关包括压控电阻P11、压控电阻P12、压控电阻P21、压控电阻P22,所述衬底切换开关包括开关K11、开关K12、开关K21、开关K22,所述压控电阻P11与开关K11连接,所述压控电阻P12与开关P22连接,所述压控电阻P21与开关K21连接,所述压控电阻P22与开关P22连接,所述压控电阻P11、压控电阻P12分别连接一路所述极性OP的输出端,所述压控电阻P21、压控电阻P22连接另外一路所述极性OP的输出端,所述开关K11、开关K12的输出端连接一个source通道输出,所述开关K21、开关K22的输出端连接另外一个source通道输出。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LCD面板的驱动Buffer电路,还包括偏置电压产生电
路,所述偏置电路产生电路输出偏置电压Vcon_p和偏置电压Vcon_n至所述极性切换开关。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LCD面板的驱动Buffer电路,所述偏置电压产生电路还用于根据负载调整偏置电压Vcon_p的电压值和偏置电压Vcon_n的电压值。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LCD面板的驱动Buffer电路,所述根据负载调整偏置电压Vcon_p的电压值和偏置电压Vcon_n的电压值,包括:
[0014]当空载时,令偏置电压Vcon_p的电压值为0,令偏置电压Vcon_n的电压值为6V;
[0015]当负载为LCD面板,且所述LCD面板的走线寄生电阻的阻值大于5K时,令偏置电压Vcon_p的电压值为0,令偏置电压Vcon_n的电压值为6V;
[0016]当负载为LCD面板,且所述LCD面板的走线寄生电阻的阻值小于5K时,根据走线寄生电阻的阻值调整偏置电压Vcon_p的电压值和偏置电压Vcon_n的电压值;
[0017]当负载为纯电容负载构成的测试机时,根据所述电容负载调整偏置电压Vcon_p的电压值和偏置电压Vcon_n的电压值。
[0018]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用于LCD面板的驱动Buffer电路,通过设置极性切换开关,使得Source通道输出正负变化,使得液晶扭转角度周期性正负变化从而保护液晶,衬底切换开关有防过压保护功能。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LCD面板的驱动Buffer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0021]图2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极性OP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2]图3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极性切换开关的原理图;
[0023]图4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偏置电压产生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0024]附图标记:
[0025]1‑
极性OP、2

极性切换开关、3

衬底切换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LCD面板的驱动Buffer电路的电路原理图;参照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LCD面板的驱动Buffer电路,包括极性OP1、极性切换开关2、衬底切换开关3,所述极性OP1的输入端连接有周期性正负信号,其输出端连接所述极性切换开关2的输入端,所述极性切换开关2用于将周期性正负信号切换至两个source通道输出上,所述极性切换开关2的输出端与所述衬底切换开关3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衬底切换开关3用于切换输出正信号或负信号。
[0028]所述极性OP1、极性切换开关2和衬底切换开关3均为两路。
[0029]如图2所示,所述极性OP1包括基于轨对轨运放电路和浮动偏压电路构成的输入级电路以及class

AB运放构成的输出级电路。具体的,所述输出级电路还包括密勒补偿电路。一路所述极性OP1的输入电压范围为0~6V,另一路所述极性OP1的输入电压范围为0~

6V。极性切换开关2将输出切换到Sn和Sn+1上,n大于等于0,使得输出正负变化。输入电压模块用的是6V器件,而输出是0~6V和0~

6V,总压差12V,因此,衬底切换开关3有防过压设计:如需要输出0~6V,则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LCD面板的驱动Buffer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极性OP、极性切换开关、衬底切换开关,所述极性OP的输入端连接有周期性正负信号,其输出端连接所述极性切换开关的输入端,所述极性切换开关用于将周期性正负信号切换至两个source通道输出上,所述极性切换开关的输出端与所述衬底切换开关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衬底切换开关用于切换输出正信号或负信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LCD面板的驱动Buffer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性OP、极性切换开关和衬底切换开关均为两路。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LCD面板的驱动Buffer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性OP包括基于轨对轨运放电路和浮动偏压电路构成的输入级电路以及class

AB运放构成的输出级电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LCD面板的驱动Buffer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级电路还包括密勒补偿电路。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LCD面板的驱动Buffer电路,其特征在于,一路所述极性OP的输入电压范围为0~6V,另一路所述极性OP的输入电压范围为0~

6V。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LCD面板的驱动Buffer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性切换开关包括压控电阻P11、压控电阻P12、压控电阻P21、压控电阻P22,所述衬底切换开关包括开关K11、开关K12、开关K21、开关K22,所述压控电阻P11与开关K11连接,所述压控电阻P12与开关P22连接,所述压控电阻P21与开关K21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贵荣孙添平戴庆田许建超陈世超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爱协生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