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催化伯胺
‑
丙烯酸酯双加成反应的方法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聚合物电解质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催化伯胺
‑
丙烯酸酯双加成反应的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传统化石能源的快速消耗带来的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限制了科技的进一步发展,当今可持续、无污染的可再生能源仍具有一定的使用局限性。因此,锂电池作为新兴的绿色储能设备,凭借着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宽工作电压范围等优点,引领了新能源技术革命。目前商用锂电池采用的液态电解质存在安全隐患,而高安全性的固态电解质的电化学性能不够理想。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结合了液态电解质和固态电解质的优点,成为具有大规模应用潜力的准固态电解质材料。
[0003]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浇筑成膜法和原位成膜法。其中,浇筑成膜法需要消耗大量的有机溶剂,并且在组装电池后,固态界面的不相容特性会降低电池性能。原位成膜法不仅具有更简单的操作流程、无需去除溶剂,其电解质与电极间优异的界面稳定性还能有效抑制锂枝晶生长,延长电池的使用寿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催化伯胺
‑
丙烯酸酯双加成反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伯胺类单体和丙烯酸酯类单体的反应体系中引入锂盐作为催化剂,所述锂盐解离出的锂离子与所述丙烯酸酯类单体中的羧基进行配位,降低双键的电子云密度,从而催化所述伯胺类单体和所述丙烯酸酯类单体发生单加成反应后生成的仲胺类单加成中间产物进行第二步加成反应,得到叔胺类双加成产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盐为高氯酸锂、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锂、双氟磺酰亚胺锂、六氟磷酸锂、四氟硼酸锂、二氟草酸硼酸锂、碘化锂、溴化锂、氯化锂、氟化锂和硝酸锂中的至少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伯胺类单体为正丙胺、异丁胺、正戊胺、正己胺、3
‑
氨基
‑1‑
丙醇、2
‑
氨基戊烷、1,3
‑
丙二胺、1,5
‑
二氨基戊烷、胱胺、4,7,10
‑
三氧杂
‑
1,13
‑
十三烷二胺、聚乙烯亚胺和聚醚胺D中的任意一种;所述丙烯酸酯类单体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正丙酯、丙烯酸
‑4‑
羟基丁酯、1,4
‑
丁二醇二丙烯酸酯、1,6
‑
己二醇二丙烯酸酯和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中的任意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1
‑
3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伯胺类单体中的氨基与所述丙烯酸酯类单体中的双键的总摩尔比为1:2,所述锂盐与所述丙烯酸酯类单体的摩尔比为(5~20):1。5.根据权利要求1
‑
3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加成反应的温度为30℃~60℃,所述双加成反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志刚,张驰,王计嵘,周兴平,解孝林,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