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有香专利>正文

一种适用于热水器的新型换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45357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6 16: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热水器的新型换热装置,包括:箱壳,及安装于箱壳的热交换器;热交换器穿设有换热管路;箱壳呈上下贯通的筒体结构设置,箱壳围设形成有燃烧室;箱壳设置有混热腔室,换热管路的出水端与混热腔室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存在换热装置盘管结构,则不需要担心换热装置盘管硬内外温差产生冷凝水而快速腐蚀的问题;不需要增设混水装置,节约成本及热水器内部空间,且更为美观;混热腔室内的水一方面,可实现对燃烧室热量的二次换热吸热作用,另一方面,混热腔室可吸收箱壳的热量,并随管路的流动带走热量,从而有效降低换热装置的温度变化,降低损坏热水器内部元件的风险。的风险。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热水器的新型换热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供暖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热水器的新型换热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热水器主要由风机组件、热交换器组件和燃烧器组件组成。通过燃烧器组件点燃燃气加热穿设缠绕在热交换器组件上的换热管,再利用风机组件将烟气排出。热交换器和燃烧室组合后形成的箱体结构称为换热装置,现有的热水器一种在换热装置外缠绕有盘管;一种采用多层中空风冷结构。但是,现在的换热装置和换热结构存在以下问题。
[0003]其一,换热装置盘管外表面由于内外温度差导致盘管表面凝结了冷凝水,冷凝水能够快速腐蚀盘管。
[0004]其二,热水器短暂停止再启动时,热交换器的余热使管路内水吸热后温度持续上升导致出水温度超高,有烫伤的安全隐患。因此,现有的热水器,会在水管出水口位置设置一个混水装置,使输出的热水在混水装置内混合,均衡温度后再送出。但是,增设的混水装置即占用热水器内部空间,也使热水器内腔不美观,混水装置还增加生产成本。
[0005]其三,换热装置在换热过程中,燃烧室表面温度过高存在损坏热水器内部元件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适用于热水器的新型换热装置。
[0007]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适用于热水器的新型换热装置,包括:箱壳,及安装于所述箱壳的热交换器;
[0008]所述热交换器穿设有换热管路;所述箱壳呈上下贯通的筒体结构设置,所述箱壳围设形成有燃烧室;
[0009]所述箱壳设置有混热腔室,所述换热管路的出水端与所述混热腔室连通。
[0010]可选的,所述混热腔室包括位于所述箱壳相对两侧的两个主混热腔,两侧所述主混热腔通过若干个混热流道连通。
[0011]可选的,所述混热流道穿设于燃烧室。
[0012]可选的,所述箱壳的相对两侧均设置有第一外壳壁及内壳壁,所述第一外壳壁与内壳壁围设形成有所述主混热腔;所述混热流道的两端分别安装于两个所述内壳壁。
[0013]可选的,所述箱壳还设置有第二外壳壁,所述第二外壳壁与内壳壁围设形成所述燃烧室;所述混热流道位于所述第二外壳壁朝所述燃烧室的一侧。
[0014]可选的,所述混热腔室还包括末尾混热腔、混热腔入水口及混热腔出水口;两个所述主混热腔分设为第一混热主腔和第二混热主腔;所述第一混热主腔与末尾混热腔位于箱壳的同一侧;
[0015]所述混热腔入水口设于所述第一混热主腔,并与所述换热管路的出水端连通;所述第一混热主腔与第二混热主腔通过若干个所述混热流道连通;所述第二混热主腔与末尾混热腔通过若干个所述混热流道连通;所述混热腔出水口设于所述末尾混热腔。
[0016]可选的,所述混热腔入水口位于所述第一混热主腔的底部,所述混热腔出水口位于所述末尾混热腔的顶部;所述混热腔出水口的高度高于所述混热腔入水口的高度。
[0017]可选的,所述混热腔入水口位于所述第一混热主腔远离所述混热流道连通口一侧的底部。
[0018]可选的,所述第一外壳壁和内壳壁设有若干个凹凸结构。
[001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取消了换热装置盘管结构,而是在换热装置的箱壳中设置混热腔室,混热腔室与热交换器换热管路的出水端连通。本技术,由于不存在换热装置盘管结构,则不需要担心换热装置盘管硬内外温差产生冷凝水而快速腐蚀的问题;并且,热交换器的高温水进入混热腔室,在混热腔室内与滞留的水混合并均衡温度后,再输出换热装置,不需要增设混水装置,节约热水器内部空间,且更为美观;此外,混热腔室设置于箱壳,靠近燃烧室设置,混热腔室内的水一方面,可实现对燃烧室热量的二次换热吸热作用,另一方面,混热腔室可吸收箱壳的热量,并随管路的流动带走热量,从而有效降低换热装置的温升,降低损坏热水器内部元件的风险。
[0020]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和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做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0021]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22]图1为本技术其中一实施方式适用于热水器的新型换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图1中适用于热水器的新型换热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图1中适用于热水器的新型换热装置的正视图;
[0025]图4为图3中沿V1

V1的剖视图;
[0026]图5为图1中适用于热水器的新型换热装置的俯视图;
[0027]图6为图5中沿V2

V2的剖视图。
[0028]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0029]10、箱壳;11、第一外壳壁;12、内壳壁;13、第二外壳壁;14、凹凸结构;20、热交换器;21、换热管路;30、燃烧室;40、混热腔室;41、主混热腔;411、第一混热主腔;412、第二混热主腔;42、末尾混热腔;43、混热腔入水口;44、混热腔出水口;50、混热流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30]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技术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
[003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
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003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3]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还可以是一体成型;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所属
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4]实施例
[0035]参照图1至图6,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适用于热水器的新型换热装置,包括:箱壳10,及安装于箱壳10的热交换器20;
[0036]热交换器20穿设有换热管路21;箱壳10呈上下贯通的筒体结构设置,箱壳10围设形成有燃烧室30;
[0037]箱壳10设置有混热腔室4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热水器的新型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壳(10),及安装于所述箱壳(10)的热交换器(20);所述热交换器(20)穿设有换热管路(21);所述箱壳(10)呈上下贯通的筒体结构设置,所述箱壳(10)围设形成有燃烧室(30);所述箱壳(10)设置有混热腔室(40),所述换热管路(21)的出水端与所述混热腔室(40)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热水器的新型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热腔室(40)包括位于所述箱壳(10)相对两侧的两个主混热腔(41),两侧所述主混热腔(41)通过若干个混热流道(50)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热水器的新型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热流道(50)穿设于燃烧室(30)。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热水器的新型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壳(10)的相对两侧均设置有第一外壳壁(11)及内壳壁(12),所述第一外壳壁(11)与内壳壁(12)围设形成有所述主混热腔(41);所述混热流道(50)的两端分别安装于两个所述内壳壁(1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适用于热水器的新型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壳(10)还设置有第二外壳壁(13),所述第二外壳壁(13)与内壳壁(12)围设形成所述燃烧室(30);所述混热流道(50)位于所述第二外壳壁(13)朝所述燃烧室(30)的一侧。6.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有香
申请(专利权)人:刘有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