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麦粉自动化加工用多级研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45297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6 16: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小麦粉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小麦粉自动化加工用多级研磨装置,包括:驱动机构、下层研磨机构、中层研磨机构和上层研磨机构,其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箱体。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驱动机构、下层研磨机构、中层研磨机构和上层研磨机构,可以实现对小麦粉的多级研磨,同时在一次研磨后,较细的胚乳通过过滤环网滤下进行后一步的研磨,而未通过过滤的小麦通过分流槽进行二次研磨,之后汇集到中层研磨板和下层研磨板之间进行三次研磨,而细度达标的小麦粉直接用过滤网板从排料槽排出,未达标的在最后一次研磨后通过落料槽排出,研磨过程中采用两次提前排放达标小麦粉的操作,可以大大提高后续小麦的进入,提高研磨效率。提高研磨效率。提高研磨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麦粉自动化加工用多级研磨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小麦粉加工
,具体为一种小麦粉自动化加工用多级研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小麦粉是用小麦加工的面粉,一般是指提取麸皮后的面粉,小麦粉中含有蛋白质、淀粉、脂肪、维生素和无机盐等。小麦粉中的蛋白质含量比其他谷物产品高,一般在11%以上,高的可达15%
‑‑
20%,由麦醇溶蛋白和麦谷蛋白组成,它们吸水后可揉成具有粘弹性的面筋质,因此用小麦粉可制成独特品质和风味的食品。小麦粉中碳水化物含量在70%以上,主要由淀粉、纤维素和其他糖类组成,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
[0003]现有小麦粉加工研磨一般采用逐级研磨工序,制粉过程一般设置皮磨、心磨、渣磨和清粉等系统,但在研磨工序中,往往会有部分胚乳在心磨、渣磨工序中已经接近清粉状态,如若按照工序进行正常研磨,则在其中会浪费一定的时间,不利于提高研磨的效率,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小麦粉自动化加工用多级研磨装置,可以在研磨工序中将提前合格的部分胚乳接入下一工序,以此来提高小麦粉的研磨效率。
专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麦粉自动化加工用多级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机构(100),包括箱体(110)、开设于所述箱体(110)上用于进料的进料口(120)、设置于所述进料口(120)侧的漏斗(130)、安装于所述箱体(110)内的驱动电机(140)、连接于所述驱动电机(140)驱动端的齿轮一(150)、传动连接于所述齿轮一(150)上侧的减速机(160)、连接于所述减速机(160)另一侧的齿轮二(170);下层研磨机构(200),设置于所述箱体(110)内,所述下层研磨机构(200)包括安装于所述箱体(110)内的下层研磨板(210)、开设于所述下层研磨板(210)中部的螺纹孔(220)、开设于所述螺纹孔(220)侧用于排料的排料槽(230)、固定于所述下层研磨板(210)且位于所述排料槽(230)上方的滤网板(240)、螺纹连接于所述滤网板(240)内的调节轴一(250)、连接于所述调节轴一(250)底部用于调节的调节组件(260)和开设于所述下层研磨板(210)且贯通所述排料槽(230)的落料槽(270);其中,所述调节组件(260)包括连接于所述调节轴一(250)的从动齿轮(261)、啮合连接于所述从动齿轮(261)的主动齿轮(262)和连接并驱动所述主动齿轮(262)转动的调节电机(263),所述箱体(110)的上部还设有另一组调节组件(260);中层研磨机构(300),包括螺纹连接于所述调节轴一(250)的中层研磨板(310)、开设于所述中层研磨板(310)上的输料槽(320)、设置于所述中层研磨板(310)内且固定在所述调节轴一(250)上的固定组件(330)、开设于所述固定组件(330)中部的中孔(340)和安装于所述中层研磨板(310)侧用于转动的齿环一(350);其中,所述固定组件(330)包括安装于所述调节轴一(250)上的固定轴承(331)、固定于所述固定轴承(331)外的支撑板(332)、开设于所述中层研磨板(310)且供所述支撑板(332)卡接的限位槽(333)、固定于所述支撑板(332)侧且位于所述固定组件(330)内的滚轮(334)和开设于所述支撑板(332)中部的落料口(335);上层研磨机构(400),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方喜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喜丰面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