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盲孔法残余应力检测的适应性打孔钻台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钻孔设备
,具体的说,涉及了一种用于盲孔法残余应力检测的适应性打孔钻台。
技术介绍
[0002]残余应力是材料及其制品在铸造、焊接、各种机加工、热处理等过程中产生的平衡于材料和制品内部的一种不稳定的应力状态,当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作用应力与残余应力相互作用,使其某些局部呈现塑性变形,内部应力重新分布;当外力作用去除后,整个物体将发生形变。
[0003]目前对结构中残余应力的检测方法应用最广泛的便是盲孔法,盲孔法检测残余应力主要是按照标准要求在应力分布区钻下直径¢1.5mm深度1.8~2mm的圆孔,释放孔周围一定区域内的应力,由预先贴好的电阻应变片来检测应变的变化。
[0004]由以上盲孔法检测残余应力的实现步骤可知,按照既定要求钻出符合要求的孔,即确保钻孔与应变花上圆心的同心度,和每次钻孔深度的变差在标准范围之内,是提高检测精度的关键要素。
[0005]因此,使用盲孔法检测残余应力的钻孔过程往往需要通过辅助钻孔的工具来保证钻孔精度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盲孔法残余应力检测的适应性打孔钻台,其特征在于:包括钻台、圆筒、调平组件和支撑组件;所述圆筒固定于钻台上,所述圆筒的轴线与钻台垂直,所述圆筒的内部圆孔穿过钻台;所述调平组件包括可垂直活动的安装于钻台上的至少两根活动指针,两根所述活动指针的下端位于钻台下方,所述活动指针的指示端头用于标记高度;所述支撑组件包括至少三个用于支撑钻台的支腿,各支腿的上部铰接于钻台上,各支腿的长度可调节,各支腿的底端设置有活动支脚,所述支腿上部的铰接处、各活动支脚处和各支腿的长度调节处均设有锁定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盲孔法残余应力检测的适应性打孔钻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台呈平面状,所述支腿等角度的分布于所述钻台的四周,所述钻台的边缘靠近圆筒边界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盲孔法残余应力检测的适应性打孔钻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台呈L形,所述圆筒设置于钻台的平面台,所述圆筒与钻台的平面台垂直,所述活动指针设置于钻台的平面台,所述活动指针的下端位于钻台的平面台的下方,所述钻台的平面台至少设置两个支腿,所述钻台的竖直台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支腿,所述钻台的平面台的边缘靠近圆筒边界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用于盲孔法残余应力检测的适应性打孔钻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指针的一侧面上设置有齿条,所述钻台上对应齿条设置有调节旋钮,所述调节旋钮的转轴上设置有与齿条啮合的齿轮,所述齿条的斜齿角度小于摩擦角设置以实现自锁。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盲孔法残余应力检测的适应性打孔钻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指针的顶端设置指示端头,所述指示端头朝向圆筒,所述圆筒上设置刻度,所述活动指针的底端设置为球面,所述活动指针的数量为四个,所述活动指针绕圆筒等角度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盲孔法残余应力检测的适应性打孔钻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腿包括螺套、螺杆、滚花高螺母、锁止螺母、蝶形螺母和不脱头螺钉;所述螺杆的顶端螺纹部旋拧在所述螺套中,所述滚花高螺母的内端与螺杆顶部的外端固定,所述螺套的侧部通过一组由不脱头螺钉、蝶形螺母和铰接页板构成的第一铰接件铰接于钻台上,所述活动支脚通过一组不脱头螺钉和蝶形螺母构成的第二铰接件铰接于螺杆底端,所述第一铰接件的铰接方向与第二铰接件的铰接方向相同或不同。7.一种用于盲孔法残余应力检测的适应性打孔钻台,其特征在于:包括钻台、圆筒、调平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彦杰,马卫平,印兵胜,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机械研究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